深海魅影现身:巨型乌贼首次在自然栖息地被“目击”

一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潜伏在海洋深处的“巨无霸”:一种体重可达半吨的鱿鱼——巨型乌贼(大王酸浆鱿 Mesonychoteuthis hamiltoni )。

今年,恰逢巨型乌贼被确认并正式命名的100周年,施密特海洋研究所公布了迄今为止在其自然深水栖息地拍摄到的巨型乌贼首段视频。不过,视频中捕捉到的这只鱿鱼只是“青年版巨无霸”,体长仅为30cm。

幽灵巨影:南极深海的终极隐匿者

新西兰惠灵顿蒂帕帕博物馆展出的巨型鱿鱼标本

巨型乌贼,又被称为大王酸浆鱿(Mesonychoteuthis hamiltoni )是一种体型巨大的乌贼,是克氏鱿科、中爪枪鱿属动物。

巨型乌贼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大的无脊椎动物,体长可达14米,体重可达500公斤。它们的眼睛是已知动物中最大的,直径可达27厘米,大约相当于一个足球的大小。

这些奇异的生物生活在南大洋的南极海域深处。它们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向海洋更深处移动。

最幼小的鱿鱼生活在约500米深的水下,幼年鱿鱼生活在500至2000米深的水下,而成年鱿鱼则生活在更深的水下。

在已知鱿鱼中,巨型乌贼无疑是最神秘的一种,它最早于1925年被发现。当时海洋生物学家詹姆斯·埃里克·汉密尔顿(James Erik Hamilton)在设得兰群岛(Shetland Islands)附近的一头抹香鲸的胃里发现了它的两条触手。这些碎片被送回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并于同年被正式鉴定为一个新物种。

2007 年在南极洲罗斯海捕获的巨型乌贼

1981年,苏联拖网渔船“尤里卡”号的船员无意中用网捕获了一只近5米长的巨型乌贼。这只乌贼很快就死了,人们认为它还没有完全长大。2003年,一只体长约6米的巨型乌贼尸体在新西兰南海岸附近被发现。

2005年和2007年有人在南大西洋海域和南极洲附近拍摄巨型乌贼被渔线短暂捕获的视频。

而在巨型乌贼被正式命名100年后的今天,人们首次在自然海洋环境中拍摄到巨型乌贼的鲜活身影。

百年寻踪:沉默巨兽终被发现

海洋生物科考船“福克号(Falkor)”

(图片来源:施密特海洋研究所)

海面上的尸体标本和零散的影像资料只能提供有限的信息。为了真正了解这些迷人动物的生活,科学家们需要找到一只生活在深海中的乌贼。

水下机器人探测器 “苏巴斯蒂安”(SuBastian)

(图片来源:施密特海洋研究所)

今年3月9日,在南大西洋南桑威奇群岛附近海域,著名海洋生物科考船“福克号(Falkor)”上的科学家们向深海发射了水下机器人探测器 “苏巴斯蒂安(SuBastian)”。

该探测器能够潜入水面以下约4.8公里的深海,通过系绳控制和微光系统,可以准确辨认鱿鱼物种。最终,它成功地用相机捕捉到了一只游荡在水下约600米的幼年巨型乌贼。

巨型鱿鱼幼体(图片来源:施密特海洋研究所)

人们对巨型乌贼的生命周期知之甚少,本次被拍到的幼年鱿鱼,体长约30厘米,身体透明、眼睛闪着彩虹的光,八条腕足的中间各有标志性的钩爪,以及两条长触手。

这只幼体手臂上红棕色的色素细胞,证明了巨型乌贼幼体可以在完全透明和不透明之间来回切换,而且也能精确地控制自己是否能在身体的某些部位进行这种切换。

冰川玻璃鱿鱼(图片来源:施密特海洋研究所)

此外,今年1月,参加本次科考研究的科学家们还拍摄到了有史以来第一张冰川玻璃鱿鱼 ( Galiteuthis glacialis ) 的镜头,这种鱿鱼此前同样从未在其自然栖息地被观察到过。

幼年冰川玻璃鱿鱼与巨型乌贼在很多方面相似,它们的身体都是透明的,都有十条腕,其中两条较长的触手末端长有锋利的钩状物。但巨型乌贼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其另外八条腕足的中部长有钩状物,这一点是冰川玻璃鱿鱼所没有的。

巨型乌贼的百年探索史,是人类从“恐惧未知”到“理解共生”的成长史。巨型乌贼的故事,本质上是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的缩影。曾几何时,深海被视为“怪物的巢穴”,而现在我们知道,每一种看似奇异的生物,都是演化写在深海的诗篇。

当镜头中的幼体轻轻摆动触手,它不再是科幻小说里的恐怖符号,而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一员,有着与人类截然不同却同样精彩的生存史。

电影《阿凡达:水之道(Avatar:The Way of Water)》剧照

下一个百年,当人类再次回望这段幼体影像,或许会发现:真正的科幻奇迹,不是创造深海怪物,而是守护住这片蔚蓝秘境的每一份神奇。

参考资料:

Schmidt Ocean Institute 2025 Expeditions

https://www.livescience.com/animals/squids/elusive-colossal-squid-finally-caught-on-camera-100-years-after-discovery-in-world-1st-footage-and-its-tiny

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animals/article/colossal-squid-sighting-deep-sea

https://www.abc.net.au/news/science/2025-04-17/first-time-colossal-squid-filmed-natural-habitat/105185924

https://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2476783-first-ever-confirmed-image-of-a-colossal-squid-in-the-deep-ocean/

https://gizmodo.com/colossal-squid-finally-caught-on-camera-in-the-deep-ocean-2000590057

https://www.tepapa.govt.nz/discover-collections/read-watch-play/colossal-squid/colossal-squid-te-papa

编译:杨雨鑫

策划:刘颖 张超 李培元 杨柳

审核专家:王传齐 国家动物博物馆科普主管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3610.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1日 上午10:02
下一篇 2025年5月1日 下午1:01

相关推荐

  • 黄油年糕爆火,不是所有人都能吃——

    审核专家:王晓慧 食品科学领域副高级工程师 食品有意思科普编辑主管 近期,黄油年糕一跃成为“顶流”美食,不仅微博话题冲上热搜榜一,就连众多甜品、糕点店也都在一夜之间卖起了黄油年糕。 据上海媒体报道黄油年糕在某门店一天就能卖掉6000个,有人说它“好吃得吓人”也有人称它为“减肥的绊脚石”,这火爆的黄油年糕究竟是什么?高热量背后还隐藏哪些健康风险?又有哪些人不适…

    2025年3月28日
    7600
  • 乐享春日,这本赏花指南快了解

    三月春意渐浓,春光愈好。时令尝鲜、赏花、踏青出游正当时。我们推出“乐享春日”系列,带大家看春色、品春意、识春趣。今天这一期走进春天的百花园,给大家带来实用赏花指南,一同去邂逅花海浪漫吧! 【1】桃花 【2】油菜花 【3】樱花 【4】杏花 【5】紫荆花 【6】杜鹃花 【7】蓝花楹 【8】梨花 【9】迎春花 【10】郁金香

    2025年3月25日
    10100
  • 多地强风来袭,局地可达13级!谨防城市高楼间的“狭管效应”

    中央气象台4月11日06时继续发布大风橙色预警: 预计,新疆东部和南疆盆地、青海北部、甘肃北部和东部、宁夏、陕西中北部、内蒙古大部及东北地区中南部、华北、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北部、四川盆地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5~7级大风,阵风8~10级,其中,内蒙古中西部、河北北部等地局地阵风风力可达12~13级;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大部海域、东海大部海域将有7~8级、阵风…

    2025年4月11日
    5400
  • 瘦的人也会得脂肪肝,比你想象中更危险丨全国爱肝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呈年轻化趋势。 我们常说的脂肪肝,在医学上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由于这种疾病常与全身性的代谢紊乱密切相关,因此,最新的指南将其称为“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为了方便阅读,在本文我们就统一简称“脂肪肝”。 《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显示,过去20年我…

    2025年3月18日
    8700
  • “千滚水”=“致癌水”?它可能没那么大本事!

    水是地球上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离开食物可以生存约3周,但没有水只能生存3天左右。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注重饮水安全,特别是“千滚水”更是备受瞩目,在各种自媒体平台上,各个大V小V把它描述成“致癌水”,但关于“千滚水”,它真的能致癌吗? 所谓“千滚水”是指经过反复加热或者重复加热的饮用水及生活用水。因为水在反复烧开的过程中,受高温影…

    2025年4月26日
    3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