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意味着得癌了吗?

对于癌症的诊治公众也有很多疑惑,比如癌症会不会遗传?细菌和病毒感染会不会引发癌症?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意味着得癌了吗?

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初步建成国家、省、市、县四级癌症防治网络,已建立覆盖全国的人群肿瘤登记体系,肿瘤登记点覆盖全国98.6%的区县,为癌症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意味着得癌了吗?

癌症早诊早治工作提质扩面,我国制定发布了食管癌、胃癌、肺癌和结直肠癌、子宫颈癌、乳腺癌等系列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覆盖人口年均超过8000万人次,妇女“两癌”筛查区县覆盖率达98%,重点地区重点癌种早诊率超过55%的预期目标。

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意味着得癌了吗?

我国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由2015年的40.5%上升至2022年的43.7%。根据健康中国癌症防治专项行动要求,到2030年,我国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将达到46.6%的主要目标,患者疾病负担得到有效的控制。

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意味着得癌了吗?

据了解,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不健康生活方式等因素叠加,癌症仍是我国城乡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癌症导致的死亡约占总死亡的23.9%,癌症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国家卫生健康委表示,下一步重点要解决癌症防治资源不平衡的矛盾,推动提升区域癌症防治服务保障能力,持续扩大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的覆盖面,不断推进癌症防治关口前移。

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意味着得癌了吗?

癌症具有遗传性 科学看待肿瘤标志物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通过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治愈。对于癌症的诊治公众也有很多疑惑,比如癌症会不会遗传?细菌和病毒感染会不会引发癌症?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意味着得癌了吗?

从人的体质上来讲,肿瘤它有遗传性。大致上15%~30%的肿瘤,它是因为自己的基因组发生了变化,胎中带来的基因。从引起肿瘤的外界因素来说,它是具有传染性的,比如说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癌,肝炎病毒是有传染性的;又比如说HPV引起的宫颈癌,HPV是有传染的。

除了乙肝病毒、人乳头瘤病毒等一些已知的病毒感染和癌症相关,某些细菌感染其实和癌症也有直接关系。

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意味着得癌了吗?

专家介绍,肝癌它有两种,一种是肝细胞肝癌,一种是胆管细胞肝癌。胆管细胞肝癌的发生发展就跟炎症有关系,长期结石、胆囊结石或者肝内胆管结石,反复刺激感染等等,所以在临床当中也会给这样的病人一个建议,比如说胆囊结石,如果是保守治疗没法排石,建议要切除胆囊。

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意味着得癌了吗?

现在公众对于体检越来越重视,一些人还会做专门针对癌症的体检,最被广泛熟知的就是肿瘤标志物检查,专家介绍,目前我国的肿瘤标志物检查中包括蛋白质、酶、激素以及基因标志物。如果查这些标志物升高,其显著升高时,可能和癌症存在密切的关联性,但不能和癌症画等号。

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意味着得癌了吗?

体检中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包括: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癌抗原125、前列腺特异抗原、鳞状细胞癌抗原等,其中有一些特异性和灵敏度非常高的标志物,比如甲胎蛋白反映肝癌、前列腺特异抗原反映前列腺癌,这些标志物指标明显升高一定要重视。

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意味着得癌了吗?

其他一些常见的灵敏度较低肿瘤标志物,也可能是良性的问题,比如感染、炎症、酗酒、吸烟等。单一的肿瘤标志物监测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医生往往采用多个指标联合检测,从而提高肿瘤的检出率和协助判断身体内肿物的性质。

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意味着得癌了吗?

专家表示,如果其他的标志物升高只是比正常值高一点点,可以去咨询专业的医生,或者去其他的医院再复核,再复查一次,它还在升高,我们可以动态观察它,但是一定要找医生,可以配合其他检查,超声、CT等去判断,这样就能对这些病人有益。

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意味着得癌了吗?

“95%以上初次发现的肺结节是良性的”

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排名第一的癌症。在我国,肺癌新增和死亡病例均位居恶性肿瘤的首位。随着胸部CT的普及,肺结节、磨玻璃这些名词越来越被大家熟知,那么,体检发现肺结节就一定是肺癌吗?肺结节是不是要立刻手术?

专家介绍,2毫米以上的结节都能在CT上发现,6毫米以下的结节,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肺结节不等于肺癌,而且绝大多数是良性的,胸部CT检查初次发现肺结节先不要恐慌,应根据医生医嘱定期复查,观察肺结节的变化。

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意味着得癌了吗?

专家指出,如果是第一次做胸部CT发现的肺小结节,目前国内外的资料告诉我们,95%以上是良性的,所以肯定不建议做手术。就是观察,我们就是一个底板,随着以后的观察,看它大小的变化、边缘的变化、密度的变化,是从一个曲线观察。只要曲线往上升有改变,我们再把以前一年的复查间隔时间缩短为半年,半年的复查间隔时间缩短为三个月。

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意味着得癌了吗?

虽然大部分的肺结节是良性的不需要临床治疗,但近些年来,40到50岁左右的肺癌患者明显增多。专家介绍,由于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70%~80%的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从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肺癌患者的生存率与癌症分期有很大关系,越早发现就意味着长期生存率更高。

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意味着得癌了吗?

专家介绍,早期发现的早期肺癌,就可以使整体的肺癌的5年生存率提升20到30个百分点。如果通过早期的筛查发现的是早Ⅰ期的肺癌,它的手术后的5年生存率接近100%,10年生存率都在90%以上,所以我也建议那些有肺癌的高危因素的中老年朋友,特别要重视参与肺癌的筛查。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4429.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4年12月12日 下午12:46
下一篇 2024年12月12日 下午12:47

相关推荐

  • 不能混吃!正大量上市,医生提醒→

    山楂、黑枣等食物也含有大量鞣酸和果胶,过量食用同样存在风险。 柿子应该怎么吃? 服饰混搭、叠穿 可以让着装更具层次感 但有些食物 却不能“混搭”食用 近日 武汉的代先生 将柿子、牛奶混着吃 结果催生了胃结石 腹痛不止 01 空腹吃柿子喝牛奶 胃里长出鸡蛋大小的结石 “以后再也不敢一次性吃这么多柿子了。”4日,63岁的代先生回想起刚做的碎石微创手术,…

    2024年12月30日
    3500
  • 血管瘤知多少?一文带你了解它的类型、危害与治疗

    作者:申刚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刘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主任医师 血管瘤分为多种类型,它的危害也不容小觑,从仅仅是局部的美观问题到可能危及生命,它都可能成为我们健康路上的“拦路虎”。 血管瘤的分类基于发生部位、生长速度、消退特性等多个维度,其中,婴幼儿血管瘤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血管瘤病例的95%以上,并表现出特定的生长…

    2024年12月17日
    5400
  • 口呼吸会导致下巴后缩?儿童尤其需要注意

    审核专家:彭国球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 习惯性用嘴巴呼吸可能会影响颜值?下巴后缩是“腺样体面容”的特征?这些说法想必不少人都有听说过。有人认为这种现象尤其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更为突出,因为他们的面部骨骼和软组织正处于发育阶段。 为什么会出现口呼吸 口呼吸,即睡眠时张口呼吸的简称。通常人体的呼吸是通过鼻腔完成的,然而,儿童上气道疾病高发,会引…

    2025年1月7日
    2300
  • 感染甲流之后,还需要接种疫苗吗?

    已经感染过甲流,接种疫苗依然有效!因为流感病毒不单单只有甲流一种,每一种流感病毒都可能会引起流感。因此,就算已经得过甲流了,也还是建议接种流感疫苗。 秋冬季节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以甲流为主的流感“来势汹汹”,多地的甲流阳性率持续攀升。很多小伙伴表示,已经不幸“中招”,发烧、头痛、肌肉酸痛,好像比新冠还难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那么感染甲流之…

    2024年12月14日
    6000
  • 胃,真的会越吃越大吗?节食会缩水吗?真相是...

    吃的越多,胃就越大。吃的少了,胃就会缩水。那这是真的吗? 胃真的会越吃越大吗? 流 “吃的越多,胃就会越大” 人们在饱餐之后往往感觉胃口大开,饭量似乎也随之增长;而减少进食次数,又似乎能轻松让饭量缩减。所以有人就说:吃的越多,胃就越大。 言 流言分析 其实,并非如此。 胃的扩张并非无限制。当食物被消化并排空后,胃会恢复到原来的大小。这种变化是胃的正…

    2024年12月30日
    3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