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吃木薯能助眠?别啊!小心中毒!

言流“木薯有助眠作用,吃完倒头能睡 16 个小时”

网上有人说#木薯可以助眠,吃完可以睡 16 个小时#,一时引发网友热议,甚至不少人想要尝试。

流言分析其实,并非如此。

吃完木薯后容易倒头就睡,且睡眠时间长,并非是木薯安神助眠的作用,反而可能是食用木薯后轻微中毒导致的,也可能是餐后血糖波动和激素的影响导致的。因此,千万别乱吃,木薯一定要正确“脱毒”后再食用。

木薯是一种特别“低调”的薯类,在食物来源丰富的现代,吃它的人其实并不多。

很多人是从《甄嬛传》中的木薯粉、广西的木薯糖水以及某些红薯粉中掺杂木薯粉等信息中才开始知晓木薯。因吃起来口感软糯 Q 弹,逐渐被很多人喜爱,近日还有传言说:吃木薯能安神助眠。真的是这样吗?
木薯不能安神助睡眠,小心中毒

在社交平台上,关于“木薯居然可以安眠”这类的话题频繁出现。讲真,出现这种情况要当心,可能并非助眠而是中毒。

民间有句话:吃木薯会醉人。之所以吃了木薯或木薯糖水后整个人会晕乎乎,超级拽能睡,可能是因为木薯处理不当,出现了轻微中毒的情况,人被木薯暂时“撂倒”了。

木薯中含有一种氰苷,为亚麻仁苦苷,这种成分在弱酸作用下会被分解成氢氰酸,氢氰酸有一定的毒性,生物组织细胞内酶的活性可被氢氰酸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对氰化物最为敏感,最终会导致细胞缺氧,组织呼吸不能正常进行,机体发生窒息。

木薯中毒的潜伏期为 1~12 小时,也有的为 6~9 小时。发病开始时,先有口干、苦涩、流涎、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悸、脉频及四肢无力等症状;重者胸闷、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严重者意识不清、呼吸微弱、昏迷、四肢冰冷,继之意识丧失,牙关紧闭,全身阵发性痉挛,心律失常,最后可因呼吸麻痹或心跳停止而死亡。如果是轻微的木薯中毒,则可能会出现晕乎乎嗜睡的情况。

另外,木薯属于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含量为 27.8 克/100 克,几乎是红薯的近两倍,长时间烹煮或加糖煮 GI 值自然不会低。有数据显示,木薯去皮煮沸 30min,冷冻再解冻并重新加热 1min 后,GI 值高达 94。

由此可见,如果是吃木薯或木薯糖水后嗜睡,除了可能轻微中毒之外,也可能是因为食用后血糖升高,大脑内 5-羟色胺水平也升高,它对情绪、精力、记忆力,还有睡眠具有调节作用,进而起到了安神助眠的效果,这和我们平时吃饱饭后容易犯困的道理一样。
所以,吃木薯或木薯糖水后嗜睡别以为是好事儿,可能是血糖波动导致的犯困,也可能是你中毒了哦!

想安全吃木薯,这样来“脱毒”

煮熟后的木薯口感 Q 弹软糯,很多人还挺喜欢吃的,要想安全吃木薯,一定要认真“脱毒”。

1选对品种

木薯有可供食用的甜木薯,也有野生木薯。甜木薯有毒成分较低,经过处理后食用较为安全。切记,不要自己挖野生木薯食用。

2去皮(去干净)

有研究提到,不同品种木薯的薯肉、块根周皮、茎秆、叶片中的氢氰酸含量均有差异,氢氰酸主要集中在木薯叶片、茎秆和块根周皮中。所以,处理木薯时一定要先去皮。

3清洗浸泡

去皮后的木薯要认真清洗,多洗几次,然后切段浸泡在清水中(可多切几段,增加与水的接触面积)。短时间的浸泡作用不大,一般需要长时间浸泡。以往有研究证实,去皮木薯浸泡 1 天后,氰化物降低 45%,浸泡 5 天后降低 90%,需要勤换水。

长时间的浸泡会导致木薯发酵,产生酸味,但这个过程更有利于降低有毒成分。

4开盖蒸煮

木薯块根经水煮后有毒成分去除效果最好,水煮 25分钟氢氰酸的去除率可达到 81.7%。

煮过的木薯再用水泡,再行蒸熟,即可安全食用。并且,蒸煮时打开锅盖更有利于有毒成分的蒸发。

版权图库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除了需要了解木薯的处理和烹调方法之外,还得注意进食量,一定要一次少吃!有数据显示:食用 150g~300g 未经处理的生木薯就有可能引起中毒。

但如果是吃含有木薯粉的食物会相对安全一些,因为木薯被加工成木薯粉的过程能去除大部分氢氰酸,加热和日晒可以使木薯中有毒的生氰糖苷的水解酶失去活性,同时促使已经生成的氰化物随气流挥发掉,所以用合格的木薯粉来制作食物一般可以放心吃。

总结:

吃木薯并不能安神助眠,之所以进食后昏昏欲睡或睡眠时间久,可能是因为餐后血糖波动导致的,也不排除轻微中毒的可能。木薯有毒别乱吃,一定要正确“脱毒”后再食用。

如果真的睡眠不好,可别靠吃木薯来助睡眠哦!想改善睡眠质量,有效方法也不少,比如:睡前别看手机、下午 3 点后不要喝茶或咖啡等让人兴奋的饮品、换上遮光度好的窗帘、盖重一点的被子等。

照“谣”镜

此类谣言具有忽略关键信息、夸大和曲解成分的特点且缺乏科学依据,信息来源也很模糊。如该谣言中,木薯中并无已知的助眠成分(如褪黑素、色氨酸等),且其营养成分以淀粉为主。所以,面对这类谣言,我们要仔细查证信息来源,对比多个可靠平台的信息。

参考文献

[1]王颖,张雅媛,尚小红,等.食用木薯的营养价值及其保健功效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1):22-24.

[2]何东.常见有毒动植物中毒的种类和预防措施[J].广东化工,2018,45(13):144-145.

[3]杨月欣.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1册[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8

[4]https://glycemicindex.com/gi-search/?food_name=cassava&product_category=&country=&gi=&gi_filter=&serving_size_(g)=&serving_size_(g)_filter=&carbs_per_serve_(g)=&carbs_per_serve_(g)_filter=&gl=&gl_filter=

[5]罗瑛,吴善坤,符乃方,等.7个木薯品种的氢氰酸含量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8,34(04):38-42.

[6]蓝天.木薯膳引起的氰化物中毒[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2,(06):371.

[7]田静,朱琳,董朝霞,等.处理方法对木薯块根氢氰酸含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J].草地学报,2017,25(04):875-879.

策划制作

作者丨薛庆鑫 注册营养师

审核丨张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员/博士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6994.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2月21日 上午10:01
下一篇 2025年2月21日 上午10:01

相关推荐

  • 水獭抓了鱼放岸边不吃?你是正经水獭吗?

    现代也有多次欧亚水獭“獭祭”的观察记录。水獭抓到鱼不吃,这是要干嘛? 最近大家有没有追狐主任的《一路前行》第二季里面狐主任讲了个“獭祭鱼”的故事很有意思。那我们先来重新和水獭认识一下—— 中国的三种水獭 Three 水獭”其实不是一种动物,而是食肉目、鼬科、水獭亚科13个物种(包括海獭)的统称。从冰雪覆盖的阿拉斯加海岸,到炎热潮湿的刚果雨林,或是水道错综的东…

    2025年3月1日
    16500
  • 不能混吃!正大量上市,医生提醒→

    山楂、黑枣等食物也含有大量鞣酸和果胶,过量食用同样存在风险。 柿子应该怎么吃? 服饰混搭、叠穿 可以让着装更具层次感 但有些食物 却不能“混搭”食用 近日 武汉的代先生 将柿子、牛奶混着吃 结果催生了胃结石 腹痛不止 01 空腹吃柿子喝牛奶 胃里长出鸡蛋大小的结石 “以后再也不敢一次性吃这么多柿子了。”4日,63岁的代先生回想起刚做的碎石微创手术,…

    2024年12月12日
    28200
  • “唐筛”高风险=新生儿“有问题”?专家:言之过早!

    “唐氏筛查高风险,生出的宝宝一定有问题!” 产检时,有些人在看到唐氏筛查为高风险时,认为将来孩子出生后肯定有问题。 流言分析 这种说法不够严谨。 唐筛只是一种筛查方法,不是诊断报告。孕妇唐筛显示高风险,最合理的步骤是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确认是否真的存在染色体问题。并不意味着孩子一定有问题。 同样,唐筛结果通过只表示胎儿患有染色体异常的可能性较低,但并非完全排…

    2025年3月20日
    8800
  • 阿司匹林:我和酒不是好朋友

    作为医药界赫赫有名的经典老药之一,阿司匹林自问世起便被广泛应用,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它诞生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1897年才发现它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极好,近年来又发现它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的表现也是棒棒哒,成为不少家庭的常备药之一。目前,临床上将它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比如说预防中风、心肌梗死、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等。 所以说阿司匹林虽老…

    2025年3月3日
    14700
  • 这种看似自由的生活态度,正在杀死你的“活人感”......

    周末醒来的早晨,手机弹出了健身教练的课程邀请。犹豫一下,想起要找装备换衣服就觉得好麻烦,于是顺手划掉通知,想着“算了算了,下周再说”; 对话框好友发来消息,邀约去探一家新的咖啡厅。狠狠地心动后,想到要坐七八站地铁,出门的动力就一下子消失了。于是回复:下次吧...... 相信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虽然动了心想去做,最终还是被“怕麻烦”的心理按在原地,回避掉本…

    2025年4月3日
    6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