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耶,在这座小岛,演化真能用肉眼“看见”!

短短几十代,模样大不同。

美丽的科斯特群岛(Koster Islands)位于瑞典西海岸,是瑞典阳光最充足的地方之一,每年吸引着近 10 万名游客前来观光。这里海风轻拂、风光秀丽,还盛产虾、牡蛎、螃蟹等海鲜。

然而,即便是这样美好的地方,也难逃生态危机。1988 年 5 月,一种有毒藻类——多鳞金色藻(Chrysochromulina polylepis)突然爆发式繁殖,对当地海洋生物造成严重冲击,广泛分布于北大西洋沿岸的岩石玉黍螺(Littorina saxatilis)就是其中一种。它们的数量骤然锐减,一些小岛上的种群甚至直接灭绝。哪怕 4 年过去,有些地方依然难觅它们的踪影。

1992 年,瑞典哥德堡大学(University of Gothenburg)的海洋生态学家谢斯廷·约翰内松(Kerstin Johannesson)提出:能否将岩石玉黍螺重新引入那些它们已经灭绝的小岛?就这样,一项长达 30 年的生态实验悄然开启。

令人惊喜的是,除了恢复种群,这项实验还揭示了一个更大的发现——演化可以快得惊人。短短几十年,甚至在更短的时间内,岩石玉黍螺竟已发生肉眼可见的变化。这项研究成果近期发表于《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

海浪与螃蟹

岩石玉黍螺通常生活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中:一种是螃蟹密集的海岸,另一种是螃蟹稀少但海浪猛烈的迷你岩石小岛。不同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生存策略,栖息在这两种环境中的岩石玉黍螺,也在体型、壳形、壳色甚至行为上展现出了明显差异。

生活在螃蟹众多区域的岩石玉黍螺,被称为“螃蟹生态型”(Crab ecotype):它们体型较大,壳厚且坚固,壳口狭小而细长,壳面大多没有图案;而且为了躲避捕食者,它们的行为也更为谨慎。相反,生活在浪涛拍打区域的“海浪生态型”(Wave ecotype)则显得轻巧许多:它们体型较小,壳薄、壳口宽大而圆,壳上常带有独特的色彩和图案,行为也更大胆。在科斯特群岛,这两种生态型的岩石玉黍螺都存在,甚至可能在同一座小岛上比邻而居,或仅相隔几百米的海域。

“螃蟹生态型”和“海浪生态型”岩石玉黍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图片来源:原论文)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约翰内松开启了她的实验。她打算将“螃蟹生态型”的岩石玉黍螺引入一个原本属于“海浪生态型”的栖息地。换句话说,她想看看,当一群原本适应螃蟹环境的玉黍螺,被放入强浪拍打的陌生环境中,会发生什么?

1992 年 5 月,约翰内松等人从螃蟹密集的海岸线上采集了大约 700 只“螃蟹生态型”的成年岩石玉黍螺。离这片海岸线仅 320 米处,有一块仅约 3 平方米大的海中岩石小岛,上面原本的玉黍螺种群也一直未能恢复。而这座小岛距离最近一处仍栖息着“海浪生态型”玉黍螺的岛屿,也相隔了约 160 米。

图 A:科学家移植了“螃蟹生态型”岩石玉黍螺的海中岩石小岛;图 B:科学家从采集“螃蟹生态型”玉黍螺的区域拍摄的海中岩石小岛;图 C:科学家采集“螃蟹生态型”玉黍螺的区域距离海中岩石小岛约 320 米,而小岛距离最近一处仍栖息着“海浪生态型”玉黍螺的岛屿约 160 米;图 D:“螃蟹生态型”和“海浪生态型”玉黍螺样本(图片来源:原论文)

这座孤零零的小岛成了实验的现场。研究人员将那 700 只成年螺移植到岛上,等他们一个月后再回来查看时,发现只剩下了大约 50 只。当然,或许也有一些肉眼不可见的幼体已经被释放到了小岛上。从那以后,研究团队开始不定期返回小岛采样。这些螺每年可繁殖一至两代,因此 30 年下来,大约经历了 60 代的演化过程。

令人惊讶的是,移植来的玉黍螺很快就显现出了对新环境的适应性。研究人员表示,他们观察到的大部分变化甚至在最初的 3 年内就完成了。而 30 年过后,小岛上的岩石玉黍螺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它们变得更像“海浪生态型”:壳口更宽、壳体更薄更光滑,颜色也更加丰富,近一半螺壳上出现了纹路。如今,它们与附近岛屿上的“海浪生态型”种群几乎难以区分。

30 年间,岩石玉黍螺发生的变化(图片来源:奥地利科学技术研究所)

除了外形上的显著变化,这些岩石玉黍螺的基因组也发生了与研究人员预期一致的调整:它们的染色体中出现了许多在“海浪生态型”中更常见的基因倒位。研究人员指出,这些遗传特征并非凭空演化而来。毕竟,对于一个种群来说,如果个体数量有限、世代更替速度较慢,从头演化出全新的适应性特征通常需要很长时间,因为在短时间内很难积累足够多的有益突变。

那为何这些玉黍螺能在短短几十代内发生如此显著的改变?研究人员认为,可能有两方面因素。一方面,他们最初采集“螃蟹生态型”个体的区域,附近就分布着大量“海浪生态型”种群。因此,基因流动可能早已悄然发生,导致这些“螃蟹生态型”个体也携带了一些与海浪适应相关的等位基因,只是比例较低。另一方面,附近其他岛屿上的“海浪生态型”个体也可能漂流至这座岩石小岛,带来了新的遗传变异。

如今,这座曾经荒芜的小岛已重新被玉黍螺占据,它们的种群数量增长至约 1000 只,成为了一个稳定而繁荣的新群体。这个实验也为我们揭示了一个重要事实:在面对环境剧变时,物种的快速演化并非遥不可及,它可以在短短几十代之内快速发生。

事实上,人类活动也在改变物种的演化进程。这也给我们带来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人类改造地球的速度如此之快,留给这些生物的时间还够吗?

参考文献

[1]https://en.wikipedia.org/wiki/Koster_Islands

[2]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p2102

[3]https://ista.ac.at/en/news/evolution-in-real-time/

策划制作

来源丨环球科学(ID:huanqiukexue)

责编丨钟艳平

审校丨徐来 林林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0668.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1日 下午4:00
下一篇 2025年4月1日 下午4:00

相关推荐

  • 省科协召开2024年年度考核工作会议

    1月20日下午,省科协召开2024年年度考核工作会议,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许振凌出席并讲话,省科协一级巡视员王胜、二级巡视员吴钟海、机关及所属事业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会议。会议由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徐伟主持。; ;;;; ;;;; 机关各部门、各直属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逐个述职,对2024年的工作进行了“回头看”,全面盘点、总结成绩、找出问题、查找差距,并对…

    2025年2月7日
    14200
  • 健康小贴士 | 冬天到了,羊肉怎么吃更健康?

    到了冬天 说起大受欢迎的暖身食物 必须有羊肉的一席之地 涮羊肉、羊肉汤、羊肉串、烤全羊 …… 光是报菜单 就足以让人垂涎 那么你是否知道 羊肉要怎么吃,才会更健康? ; 羊肉营养价值高,富含优质蛋白质和血红素铁。冬天食用羊肉,最大的好处就是,帮助抵御寒冷。 此外,羊肉可保护胃壁,增加消化酶的分泌,帮助消化。羊肉对治疗产后贫血、肺结核、夜盲、白内障、青光眼等症…

    2024年12月16日
    20700
  • 生活百科 | 教你轻松辨别优质大米,煮出香喷喷的米饭

    米饭作为餐桌上的常客 是许多人不可或缺的主食 但你知道吗? 不同品质的大米 煮出来的口感大相径庭 学会辨别优质大米 掌握正确的煮饭方法 能让你每天都享受到香喷喷的米饭 ;;;; ; ;;;; 如何辨别优质大米?有三个小技巧: 一是看外观:优质大米颗粒饱满、大小均匀,色泽清白透亮,无明显的黄粒、碎粒和杂质。米粒表面光滑,没有裂纹或斑点。例如东北大米,颗粒圆润饱…

    2025年3月20日
    8500
  • 洛杉矶山火烧毁十几万人的家,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国会发生类似事件吗?

    自1月7日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多地连续突发山火并持续肆虐。1月18日,中新社引美国媒体报道,此次洛杉矶野火死亡人数已升至27人,仍有18人失踪,超过1万栋房屋损毁。 央视新闻的报道 事实上,加利福尼亚州一直是山火高发地区。例如2017年加州三地大火同时发生,烟云遮天蔽日。 摄于2017年12月5日的卫星图,红框部分是山火所形成的烟雾 今天我们就从气象与…

    2025年2月6日
    19300
  • 一次可以结出1000个香蕉的植物,你见过吗?

    你能想象一棵香蕉树 最多可以结出多少根香蕉吗? 200、300、400,甚至1000? 一般说来,一棵香蕉树结香蕉果能有100个就很厉害了。 但在琼海市大路镇湖仔村“世界热带水果之窗”里,就有一种植物,名叫千层蕉,别名象鼻蕉或千指蕉。 这种芭蕉太壮观了,简单说就是长、多、重! 密密麻麻的小香蕉堆叠在一起,每一层有20多根,一共有80多层,长达2米多! ; 千…

    2024年12月14日
    29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