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与疯子一线之隔?这句话被西湖大学一项研究“证实”

曾在精神病院治疗的梵高,一生饱受精神分裂症困扰的经济学家约翰·纳什,把抑郁比作内心“黑狗”的丘吉尔……

这些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取得极大成就的名人们似乎总在佐证“天才与疯子,一线之隔”这句名言。

名人事迹的总结也许不够具有普世意义,但近日,这句话有了细胞层面的科学证明。

3月20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发表了一篇论文,由西湖大学、西湖实验室、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杨剑课题组开发的新技术方法定位了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相关细胞在大脑内的分布。

论文截图 本文图片由西湖大学供图

结论显示,与精神分裂症关联的一类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大脑的背侧海马区域,这个位置与智商相关的细胞位置非常接近,甚至有一部分重叠。

“细胞导航”如何组成?

当我们凝视大脑CT影像时,那些看似均匀的灰质区域,实则暗藏着决定命运的密码。

杨剑团队开发的技术方法被取名为“gsMap”,从名称上,我们就可以了解大概:他们像是为世界提供了从疾病的细胞的导航图,可以从本质上找到与疾病最相关的细胞有哪些,这些细胞分布在我们身体的哪些地方。

我们的大脑有着“人体中最神秘器官”的设定,一直到现在,人类对大脑的认知始终笼罩在迷雾中,即便是最先进的7T磁共振,也难以捕捉精神分裂患者脑内细微的分子风暴。这就像经济学家拥有全球卫星图,却无法从航拍画面中识别即将爆发的金融危机。

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神经细胞在成年小鼠海马CA1区沿腹-背轴的分布

在数据洪流时代,杨剑实验室巧妙地将全球最大的遗传数据库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和另一项空间转录组(ST)进行了结合。

“可以说,我们将一本记录了数百万人的遗传变异与疾病关联的‘基因记事本’和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大脑细胞组成‘地图’,合成了一个‘导航图’。”杨剑介绍。

那些“刻在DNA”里的事

人的行为特征比如爱喝咖啡、生理特征比如高矮胖瘦,以及更容易得什么病,大多都是受到基因的影响。

这次,当团队将“导航”对准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一种名为谷氨酸能的神经元,显露出了惊人的双面性。

海马体背侧的神经元群同时关联着高智商与精神分裂风险;蜷缩在前额叶深部的另一群神经元,其突触可塑性异常正对应着抑郁症患者的情绪沼泽。

临床抑郁症药物的使用反证了团队的研究。

结合现有药物数据库,团队发现,与抑郁症密切相关的内侧前额叶皮层深部,集聚着大量精神药物的靶点,是其他大脑皮层区域的16倍。

西湖大学博士研究生宋立阳(后排左一)和陈文浩(后排右二)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西湖大学生命科学院、西湖实验室、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杨剑教授(后排左二)为通讯作者。科研助理侯俊任(后排右一)和郭敏敏(前排)在论文的可视化网站建设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技术开源”:希望早日造福人类

“目前,像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自闭症等精神类疾病,哪怕用上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都无从知晓病因,”杨剑举例,“不止精神类疾病,很多复杂病变往往不会表现得如斑块、结节、囊肿那么显著,而是悄悄发生在更隐秘的细胞角落里。”

而这项新技术方法将有能力为这些复杂疾病的机制研究和精准干预提供更高效率和全新视角。

此次论文的发表将只是故事的开始。目前,研究团队已经将gsMap算法开源,就像把火种投入科学的篝火堆,希望能变成许许多多课题组的工具。

“由于gsMap没有物种的限制,我们惊喜地看到,论文发布前已经有植物研究领域的科学家应用了我们的方法。”杨剑说道。

精准药物开发、癌症、阿尔兹海默症等疾病原理探索……目前,团队也和西湖大学或国际上诸多实验室课题组建立了合作联系,期许那些曾经模糊的致病机制,能在gsMap“导航”的坐标系中显形,照亮人类认识自我的漫漫长路。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1646.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12日 下午1:03
下一篇 2025年4月12日 下午1:03

相关推荐

  • “百毒不侵”的秃鹫:没谁比我更能胜任“清道夫”了

    在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上,一场激烈的搏斗刚刚结束。狮子捕杀了一只羚羊,但它并没有吃完,留下一具庞大的尸体。这时,一群秃鹫从天而降,它们迫不及待地开始享用这顿“免费”午餐。 秃鹫,一种体格巨大、雄壮矫健的鹰科猛禽,以食用腐肉为生。身长大约1.2米的成年秃鹫,张开两只翅膀时,翼展可以达到惊人的3米左右。大多数秃鹫头顶秃秃的,脖子上几乎也没有羽毛,这让人们对它们的第一…

    2024年12月25日
    22700
  • 争热门“楼盘”,弃“烂尾楼”,寄居蟹如何成为“房产交易”大亨?

    寄居蟹的体型小巧,外形介于虾和蟹之间,身体较长,分为头胸部和腹部;除最后胸节外,头胸部都被头胸甲所包裹;腹部修长柔软,一般左右不对称,大多可蜷曲于螺壳中;为保护螺壳不被抢走,它的尾节已进化为钩状,可牢牢钩住螺壳内部。这种结构使得寄居蟹在移动时能够灵活地调整身体姿态,以适应不同大小和形状的螺壳。 寄居蟹的体型相对较小且柔软,但也因为腹部柔软,寄居蟹很容易成为被…

    2024年12月12日
    21000
  • 宇宙正在疯狂“变胖”?宇宙加速膨胀可能是“超新星”惹的祸……

    20 世纪 20 年代末,爱德文·哈勃发现星系退行速度与它们和地球的距离成正比,这就是著名的“哈勃定律”,它表明宇宙不是静态的,而是在不断地膨胀。这一发现是宇宙大爆炸理论的关键证据之一。 但是一直以来,天文学家认为宇宙膨胀的速度正在减慢。但是直到上世纪末,天文学家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它犹如一颗重磅炸弹震撼了科学界,那就是宇宙很可能在加速膨胀。 要解释宇宙为什…

    2025年2月28日
    14100
  • 婴儿喝米汤就能健康成长?“零添加”的食品更健康?2025年3月科学领域流言榜来了→

    1.用米汤代替母乳和配方奶粉,也能让婴儿健康成长? 流言:米汤营养丰富,能够代替母乳和配方奶粉让婴儿健康成长。 真相:这种说法大错特错,千万不要相信。有大量证据表明,母乳是新生儿最完美的食物,除了能提供水分和热量,还含生物活性成分、维生素和矿物质,能促进婴儿生长发育、预防疾病,降低未来肥胖和糖尿病风险。配方奶粉虽然比不上母乳,但经科学调配,尽可能模拟母乳成分…

    2025年4月22日
    3400
  • 健康小贴士丨“鬼压床”到底咋回事?科学解释来了

    许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从睡眠中醒过来,意识还是清醒的,但整个身体却无法动弹,喊也喊不出来。有的人甚至还会出现片段的幻觉……这就是民间俗称的“鬼压床”。 经历过鬼压床,心生害怕。有的人比较幸运,一次鬼压床就清醒了,随着症状消失,重新夺回对自己身体的控制权。但有的人要反复“醒”好多次才能真正摆脱鬼压床,一次次反复挣扎间不断放大了恐惧。 鬼压床到底是怎么回事?…

    2025年4月2日
    6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