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呼吸,最简单的长寿动作!连内脏都锻炼到了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呼吸容易变得浅快,这可能导致体内缺氧、呼吸肌疲劳。

每次呼吸,人体呼吸肌群都在默默工作,通过调节呼吸的节奏和深度,确保身体获得足够的氧气。

然而,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呼吸容易变得浅快,这可能导致体内缺氧、呼吸肌疲劳。

如果能经常做几个深呼吸,就可以让更多气体进入胸腔肺泡,更好地给机体组织供氧,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心肺功能。

深呼吸,最简单的长寿动作!连内脏都锻炼到了

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01

深呼吸,一项极简养寿法

常做深呼吸,不仅有助于维持身体机能,还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益处。

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

深呼吸就像做一次“肺部大扫除”,能增加肺通气量,帮助人体更高效地排出二氧化碳,提高气体交换效率,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

有助于降低血压

规律的呼吸训练有助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担,仿佛给心脏做一次“轻柔的按摩”。

改善睡眠

经常深呼吸能够放松大脑,调节神经系统,放松身心,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缓解疲劳

深呼吸是缓解疲劳最直接的方式。特别是使用腹式呼吸法,可改善腹部的血流状况。

舒缓心情

压力大时,呼吸会变快变浅,令人心跳加速,产生焦虑感。反之,缓慢、深沉的呼吸可以刺激副交感神经活跃度,使大脑释放内啡肽这种“解压物质”,从而有利于身心放松,缓解焦虑情绪。

02

掌握正确的呼吸方式

有统计显示,90%以上的成年人不会有意识地调节呼吸。对身体较弱、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掌握正确的呼吸方式更为重要。

吸气

将一只手放在胸部,另一只手放在腹部(肋骨下方)。

闭上嘴,用鼻吸气使腹部隆起扩张,感受横膈膜下压,即放在胸部的手不该有感觉,而放在腹部的手应随着空气的进入而膨胀。

呼气

通过嘴巴呼气,收紧肌肉(感受腹壁下陷)迫使空气排出。

循环往复,尽量使呼吸均匀,细心体会腹部的一起一落。熟悉之后,可以解放双手,随时随地都能练起来。

深呼吸时要鼻吸口吐。吸气时动作要缓,可有意识地凸腹;吐气时收缩腹部,尽量吐净。

深呼吸时做一些动作,还可有效刺激相关肌群,提高肌肉弹性。通过运动与呼吸的配合,可刺激腺体、按摩内脏,达到松弛神经、伸展肌肉、强化体质的效果。

图片

新华社发(宁文武摄)

呼吸时用到的肌肉分成吸气肌群(如锁骨周边的僧帽肌和肋骨下部的横膈肌)和呼气肌群(如腹部的腹直肌和肋骨内的内肋间肌)。

现代人普遍呼吸浅,用到肌肉的次数少,相关肌肉退化。以下锻炼三步连续做完为一遍,反复做数遍至十几遍不等,可强化肌肉力量。不便久站的人士也可坐着做。

图片

深呼吸锻炼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吸气时尽量深吸入肺,让气体充满肺泡,然后缓慢有力地吐气,将废气全部排出胸腔;

2.多用鼻部、少用嘴部吸气,因为用鼻部吸气时,鼻毛和鼻腔黏膜能过滤空气中的尘埃,调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使其以适宜的状态进入肺部,而长期用嘴部呼吸,会加重肺部负担;

3.大口呼吸、使劲憋气、猛喘粗气等都不利于健康,进行深呼吸练习时,动作要尽量缓慢均匀。

03

这几类人不适合做深呼吸

深呼吸也有禁忌,不是所有人都适合。

剧烈的深呼吸会增加胸腔和腹腔的压力,虽然看起来增加了氧气的摄入量,但大脑、心脏、肾脏等重要器官的血流量会大幅减少。

发生动脉硬化的老年人,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适宜频繁做深呼吸。有慢性气道疾病的患者宜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呼吸功能锻炼。

如果深呼吸练习过程中出现恶心、胸痛、头晕、呼吸特别困难、过度气喘、咯血、剧烈咳嗽、头痛、心悸、站立不稳等情况,立刻停止,必要时就医。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1851.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15日 上午10:00
下一篇 2025年4月15日 上午10:00

相关推荐

  • 血管畸形不再神秘:一文读懂诊断与治疗新策略

    作者:申刚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刘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主任医师 在人体复杂的脉管系统中,血管畸形犹如一道不易察觉的暗流,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健康。这些先天性的异常,虽不如心脏疾病那样广为人知,但其带来的困扰却不容小觑。从新生儿的青紫斑块到成人难以解释的肿胀,血管畸形可能在任何年龄阶段显露端倪。 血管畸形,本质上是一种血管发育…

    2024年12月17日
    21700
  • 最新研究:轻断食会使人头秃?科学保养方法大揭秘!

    间歇性禁食作为一种流行的饮食模式,因其能够帮助减肥和促进健康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兵团队在《细胞》杂志上发表的研究论文指出,间歇性禁食会通过诱导毛囊干细胞凋亡,抑制毛囊再生,从而导致毛发量减少。简单来说,“轻断食”会让人头秃。 起初,张兵团队在小鼠实验中发现,接受间歇性禁食的小鼠毛囊再生能力显著受损,毛发难以再生。为了验证这一现象是否在…

    2024年12月19日
    27200
  • 诺如病毒进入高发期!做好这些防护,远离“恐怖分子”

    近期,全国多地疾控部门发布预警:诺如病毒感染进入高发季节。据国家疾控中心统计,今年2月以来,全国报告诺如病毒感染病例较去年同期增长30%,托幼机构、学校、养老院等集体单位成为重点防控场所。 作为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感控科,我们特别整理了一份科学防护指南,助您和家人远离病毒侵袭。 一、了解诺如病毒 冬季(寒季)的"隐形刺客" 诺如病毒具有潜伏…

    2025年3月6日
    13900
  • 胃石:饮食埋下的“定时炸弹”,拆解攻略在此!

    胃石,并非自然界中真正的石头误闯胃部领地,而是在特定的饮食因素作用下,于胃内悄然孕育而生的固体凝结物。它就像一个潜藏在暗处的“捣乱分子”,不动声色地对胃部健康发起挑战,随时可能引发一系列令人困扰的健康问题。 胃石形成的“罪魁祸首”,往往就隐匿在我们习以为常的日常饮食之中。像柿子、山楂、黑枣等水果,它们富含鞣酸这一特殊成分。当我们空腹且大量食用这些水果时,鞣酸…

    2024年12月16日
    22400
  • 警惕!全网热传的的AI截图可能正在成为新的谣言制造机!

    值得警惕的是,考虑到 AI 生成内容的速度,谣言可以被更高效率地制造和传播,这很可能让网络环境进一步恶化。 在社交媒体、朋友圈上,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 AI 回答的截图。这些截图通常展示了一段有趣、机智甚至令人惊叹,或者惊恐的对话,让人觉得“现在的AI真了不得”!比如“震惊!AI 支持人类灭绝计划”“AI 承认 xx 有毒”“AI算出了养老…

    2025年2月28日
    10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