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奇痒、喷嚏不止?别烦恼!五字口诀教你轻松应对柳絮过敏季

春日暖阳,本是外出踏青的好时节,街头巷尾却“雪花” 纷飞。纷纷扬扬的柳絮不仅影响出行,还让不少人喷嚏连连、皮肤瘙痒。为何柳絮年年准时现身?它如何引发人体过敏?从防护妙招到环境管理,本文教你安稳度过飞絮季。

绿意轻旅

柳絮是柳树雌株繁殖的自然现象。柳树分雌雄,雌株开花后会结出带有白色绒毛的种子(称为蒴果),成熟后蒴果裂开,绒毛携种子随风飘散以传播后代。这种白色絮状物质地轻盈,随风飞舞时如同“春雪”。

图源:杭州发布

在浙江地区,柳絮的活跃期集中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中旬。例如杭州的柳絮通常在4月中下旬随风飞扬,若遇晴朗大风天气会加剧飘散。此时段的气温升高、光照充足、风力较强,符合柳絮扩散的气象条件。

除了柳絮,还有别的其他飞絮:

梧桐絮:4月初出现,主要为棕黄色果毛或白色害虫分泌物,飘散范围较近,与柳絮的形态和颜色明显不同。

杨絮:5月中旬登场,形态与柳絮相似但稍晚,且杨树在浙江种植较少,因此影响较小。

为什么柳絮可能导致过敏?

01柳絮自身的成分与物理特性

柳絮中含有油质和多糖类物质,这些成分容易黏附在皮肤表面或鼻腔、呼吸道等黏膜处,通过一系列反应激活人体免疫系统,引发过敏反应。此外,柳絮质地轻盈,表面积大,容易吸附空气中的灰尘、花粉、细菌甚至病毒,形成复合过敏原。例如,柳絮携带的花粉颗粒会诱发过敏性鼻炎,而吸附的病原体可能加重呼吸道炎症。

02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

过敏体质者的免疫系统会将柳絮中的物质误判为“有害物质”,释放组胺等炎症因子,导致打喷嚏、流涕、皮肤瘙痒等症状。研究发现,现代人饮食中高蛋白、高热量的摄入可能增强抗体的亢进状态,加剧过敏反应。

03环境与气候的协同作用

柳絮高发期(4-5月)常伴随气温升高、空气干燥、风速较大的气象条件,这些因素加速了柳絮的扩散和悬浮时间,使其更易被吸入或接触。此外,环境污染(如PM2.5)可能削弱人体黏膜屏障功能,增加柳絮过敏的风险。

如何预防柳絮的不利影响?01个人防护措施减少接触机会

调整外出时间:避开柳絮高发时段(上午10点至下午4点),选择清晨、傍晚或雨后出行。少去树木茂盛的地方,更不要直接去闻花草,减少上呼吸道和眼睛受到花粉刺激的机会。

穿戴防护装备:佩戴口罩(阻隔飞絮颗粒)、护目镜(防止飞絮入眼)、长袖衣物及帽子,避免皮肤直接暴露。

归家后清洁:及时用温水清洗面部、鼻腔和裸露皮肤,更换外衣,防止柳絮残留室内。使用生理盐水或淡盐水冲洗鼻腔,清除过敏原。

饮食调整

补充抗过敏营养素:增加富含维生素C(柑橘、西红柿)和维生素E(坚果、橄榄油)的食物,增强免疫力。

避免高蛋白饮食:减少鸡蛋、海鲜等高致敏食物的摄入,降低抗体亢进风险。

遵医嘱用药:过敏性鼻炎患者可在发病前一周左右开始使用抗过敏药物,如口服抗过敏药物+鼻喷雾剂,使鼻腔内药物浓度能够与高浓度的致敏物质抗衡,从而减轻过敏反应。但一定要先咨询专业医生,遵医嘱,勿盲目!

环境管理

关闭门窗: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室内飞絮,保持湿度在50%-60%以减少悬浮。

减少室内飞絮残留:定期用湿布擦拭家具和地板,避免干扫扬尘。

02其他注意事项

警惕火灾风险:柳絮富含油脂,遇明火易引发火灾,需避免在飞絮密集区吸烟或使用明火。

区分过敏类型:季节性症状(如仅在4-5月发作)更可能由柳絮引起,而常年性过敏需排查其他过敏原(如尘螨、霉菌)。

增强长期免疫力: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如瑜伽、游泳)可调节免疫平衡,降低过敏易感性。

总之,柳絮过敏是免疫系统对柳絮成分及其携带污染物的过度反应,需通过物理隔绝、环境控制、饮食调整和药物干预多管齐下预防。对于易感人群,建议结合个体差异制定防护方案,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疗支持。随着科技发展(如抑制剂注射、树种改良),未来可能从源头减少柳絮困扰。

担心记不住?五字口诀助你全方位防护飞絮

躲:室外活动尽量避开10时至16时杨柳絮飘飞高发时段,可选择早晨、傍晚或雨后等飞絮较轻的时段。

捂:外出可佩戴一次性防尘口罩、墨镜、防护镜、纱巾等,对飞絮进行有效物理遮挡。皮肤和飞絮接触后不要抓挠,因为人的面部皮肤娇嫩,口、眼、鼻等处的黏膜防病能力较弱,揉搓和抓挠容易造成其破损,并让飞絮携带的病菌和手上的病菌趁机而入,加大危害。

扫:居家注意关闭纱窗,避免飞絮飞入室内;若有飞絮飘入,可用吸尘器及时清理,或喷水湿化后清扫。

防:飞絮容易被引燃,户外勿乱扔烟头,发现飞絮积存要及时清理,以防发生火情。

清:外出回家后用清水及时清洗面部,用生理盐水清理鼻腔、口腔。

部分内容来源:国家应急广播、杭州发布

审核专家:宦才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浙一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浙江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秘书

靠谱出品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1888.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15日 上午10:04
下一篇 2025年4月15日 上午10:07

相关推荐

  • 全球首例!基因编辑猪肝脏移植到人体

    北京时间 3 月 27 日凌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一项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院士、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窦科峰带领研究团队完成了国际首个基因编辑猪肝脏人体异种移植研究工作。 北京时间 3 月 27 日凌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一项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院士、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

    2025年3月31日
    7800
  • 关节不好,吃氨糖管用吗?氨糖里的MSM有毒被禁用?

    “氨糖里的MSM被禁用,不能吃” 网上有传闻称,氨糖里有一种 MSM 的禁用成分,不能吃,对肝脏负担大,会损伤胃黏膜,引起恶心呕吐等问题。 流言分析 并非如此。 一些氨糖类产品中会有 MSM 即甲基磺酰甲烷等其他成分。研究认为 MSM 有很好的抗发炎作用。目前我国和国际上都没有把它作为禁用成分。实际上,MSM 是一种天然物质,存在于自然界和人体内,目前没有研…

    2025年4月1日
    7000
  • 食盐吃不对,心血管遭罪!多项研究揭示:低钠盐是“救星”?

    盐,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为食物增添风味,也是人体生理功能的必需品。然而,过量摄入食盐,尤其是其中的钠成分,却成为心血管健康的隐形杀手。中国人的饮食口味普遍偏重,食盐摄入量长期超标。据统计,我国居民每日食盐摄入量普遍超过6 g,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5 g以下。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而钠是导致血压升高的关键因素。过量摄入钠会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增加心…

    2025年3月4日
    18200
  • 3亿患者的春日困扰:一把鼻涕一把泪,过敏难题如何破?

    过敏性疾病又称变态反应性疾病,是指人体在接触到某些特定的过敏原后,机体会产生一系列过度的免疫反应,从而引发各种临床症状。 目前,我国约有3亿过敏患者 过敏性疾病 往往呈现慢性反复发作的病程 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 你是否正为此困扰? 如何应对春季过敏? 一起来看! 过敏性疾病又称变态反应性疾病,是指人体在接触到某些特定的过敏原后,机体会产生一系列过度的免…

    2025年3月16日
    9100
  • 为什么年轻人会对“特种兵”旅行上瘾?

    “特种兵”旅行是近年来在部分年轻人中流行的一种高强度、快节奏的旅行方式。其紧凑程度和体力消耗堪比军事训练,致力于在极短时间内高效打卡多个景点,追求“用最少的时间和金钱,玩最多的地方”。“特种兵”旅行需要充沛的体力、无畏的心态和快速恢复的能力,让不少尝试过的年轻人直呼“痛并快乐着”。其爽点究竟在哪儿,又体现出年轻人怎样的生活姿态? “特种兵”旅行是近年来在部分…

    2025年3月18日
    8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