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住的房子,为什么会“老”得特别快?

不知道你有没有见过农村那些空置的老房子,如果长时间没有人住,房子会坏得特别快,有的老屋甚至不出几年就有可能房倒屋塌。这好像和我们的惯常思维有点矛盾,为什么有人住的房子寿命更长,没人住的房子反而先坏掉呢?是不是所有的房屋都这样呢?

不知道你有没有见过农村那些空置的老房子,如果长时间没有人住,房子会坏得特别快,有的老屋甚至不出几年就有可能房倒屋塌。

这好像和我们的惯常思维有点矛盾,为什么有人住的房子寿命更长,没人住的房子反而先坏掉呢?是不是所有的房屋都这样呢?

房屋不维护,确实老得快


我猜你最容易想到的是人对房屋的日常维护。没错,很多农村的老房子都是用土、木、石等自然材料建造的,屋顶的瓦片也常常是小青瓦之类小块的、固定不太牢靠的材料。这样的建造体系要想经久耐用,日常的维护维修是至关重要的。

比如四川省阿坝州阿坝县的藏族夯土民居,屋顶晒台使用黄泥铺面,每年都需要进行修补,以确保屋顶的防水和平整。的墙体外表有细泥制作的抹面保护层,大约每隔十年就要整体修复一次,修复的时候村里的乡里乡亲都会过来帮忙,这也成为了乡村聚落中重要的公共活动和联络感情的纽带。

在云南昆明的大摆衣村,传统建筑大多是土坯房或夯土房。以前的村民们会用泥或者石灰抹面来保护土墙,再加上维护得当的小青瓦屋顶遮风避雨,土房子用上 100 年妥妥的没有问题。但墙体抹面每隔几年就需要维护翻新,屋顶的小青瓦如果被风雨或者小动物损坏,一定要及时修补。否则一旦雨水长时间沿着土墙持续冲刷,墙体受到严重的损伤,可能会危及房屋的安全。

在寒冷地区,大量积雪也许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虽然大部分的建筑都会根据当地的气象数据进行结构设计,确保建筑物能够承受积雪的重量。但如果建筑本身无人居住且年久失修,再加上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不断加剧,空置的房屋被积雪压坏甚至压塌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除此之外,现在很多老房子也通水通电了,建筑内部的水管、电路等系统设备也需要日常的维护。如果长时间没有使用和检修,可能会损坏,甚至引发火灾之类的安全事故,使房屋毁于一旦,这一点无论是老房子还是现代建筑都是如此。
传统社会中,人们用心地组织工匠,修缮房屋,把它当成一种生活方式,甚至一种仪式。这个过程不仅是对居住空间的营造,更是关乎归属感、尊严、荣耀的精神建构。而现代社会和城市化的冲击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人的价值观,以往那些充满仪式感的建筑修缮工作如今在追求效率的现代人眼里变得麻烦,花费高,吃力不讨好。逐渐空心化的村落中,房屋也随着人们的离去而快速老去。

图片
年久失修外墙抹面已经脱落的云南土房子。摄影:万丽

日积月累,生物的力量


生物可以适应环境,也可以改变环境,对建筑也是如此,很多建筑的老化是生物引起的。

如果建筑采用竹、木、动物皮毛等有机材料建造,那么防霉防腐是重要的一环。很多传统木构建筑中都有火塘或者炉灶。人们在室内生火取暖,熏烤食物产生的烟气会持续熏烤建筑内部构件,保持干燥的同时形成一层黑黑的保护层,避免构件发霉、虫蛀。如果长时间没人居住使用,自然也就没有了这种“烟火气”,建筑构件会更快地腐朽。
此外,白蚁的危害已经众所周知,如果不人为检查和及时干预,后果不堪设想。而在北美地区,萌萌的浣熊已经泛滥成灾。它们入侵住宅,破坏墙壁、天花板和屋顶,拆家能力比二哈还要强上数倍。人们需要时常检查住宅周围的环境,修剪树枝,密封垃圾,防止浣熊入侵。如果已经无法自己处理,只能花钱请专业的公司驱离(这里顺便说一下,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浣熊并不是合适的宠物)。

植物的种子,也很容易随风掉落到屋顶或墙体的缝隙,生根发芽。如果没有人类的清理维护,大气中的灰尘、鸟类的粪便、垃圾都会成为基质,为植物提供生长条件。久而久之,植物的根系会破坏屋顶和墙体,造成建筑的损坏。

有些植物虽然没有直接长在建筑上,但如果距离建筑物太近,植物的根、枝、叶都有可能影响建筑。植物的地上部分掉落的枝叶如果长时间积累在屋顶,可能造成过大的负重。植物的根系产生的一些化学物甚至会损害和分化建筑基础。

比如十九世纪被引进欧洲的日本虎杖,是一种能开出一串串乳白色小花的园艺植物,但因为合适的土壤、气候和没有天敌的环境,被英国环境署列为了入侵物种,甚至得到了“房屋杀手”的别称。

因为虎杖的根系非常强大,可以穿透柏油、混凝土、空心砖等材料。任何一点缝隙都能成为它的生长空间,一旦钻入,就会在生长的同时将裂缝撑大,不及时处理的话很容易造成房屋漏水、管线破坏,甚至影响结构安全。日本虎杖泛滥的地区,房价也会下跌,人们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的方法进行去除。

钢筋混凝土

就可以高枕无忧吗?


农村的老房子就像人一样,难免会有磕磕碰碰,小病小灾,需要细心照顾。有人照顾的房子用得久,没人照顾的房子坏得快,比较容易理解。而城市里的现代建筑早已更新换代,使用工业化材料了,那么城市建筑没人住的话还会坏得快吗?

的确,工业化材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都有了大幅度提升,不需要像农村老房子那样经常维护翻新了,但如果长时间没人居住,依然会有不少的问题。

说到这儿笔者想起了前几年,父母搬到了我所在的城市,老家的商品房空着一直没人住。有一次妈妈回去办事,回到家一看,厨房的吊柜已经摇摇欲坠,台面也裂开了大口子。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除了对房屋进行检修维护,人的居住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让房屋内的温度和湿度维持在一个比较舒适的范围内。

虽然房子本身不会“感觉”到舒适或不舒适,但如果长时间没人住,室内环境会随着外界气候的变化而大幅度波动。夏天闷热潮湿,冬天寒冷干燥,反复的干湿循环,热胀冷缩,会导致室内的家具、装修材料、电器设备、管道产生发霉、开裂、变形、脱落等问题。


这还不算完呢!美国著名的科学作家和记者艾伦·韦斯曼(Alan Weisman)写过一本书叫《没有我们的世界》(The World Without Us),讨论如果人类突然消失,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他认为如果没有了人类,水和火会慢慢摧毁一座现代化的城市。

暴雨会堵塞管道,洪水会流入地铁、地下停车场等低洼地区,腐蚀城市的根基。柏油马路和混凝土会因为反复的结冰和解冻而开裂。随着水分的渗入,混凝土里的钢筋将会生锈膨胀,最终撑破混凝土,让建筑破碎坍塌。煤气等易燃物可能泄漏引起火灾,没有消防措施的情况下,大火可能蔓延到成片的街区。

没想到在我们的心目中牢不可破的“水泥森林”在没有人的使用维护以后竟是如此脆弱,而塑料垃圾这样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东西却能在人类消失后继续存留数十万年。更为危险的是那些储存原油、有毒化学品、放射性物质的容器,如果失去人的维护,可能产生破损和泄漏,对生态环境造成大量的污染甚至灾难。

千百年来,人类和建筑早就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在传统社会中,不管是建造房子还是修葺房子,都是人类生产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通过分工统筹,协力互助,在对居所的营建和维护活动中传承了技艺和智慧,也维系了凝聚力和归属感。而到了现在,追求发展的同时咱们也要想一想,如何照顾这些人为建造,让千百万人得以容身的庞然大物,做一个负责任的使用者。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3811.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3日 上午10:02
下一篇 2025年5月3日 上午10:02

相关推荐

  • 一文读懂采血全流程,告别紧张与误区

    撰稿: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许银银主管技师、张晓丽主任技师,邹老师的科普花园邹静波主任技师 “护士,我一看到抽血就头晕,我是不是晕针哟?抽我这么多血,到底有啥用呀?该不会是拿来卖吧?会不会很疼?”还有那些在采血窗口惊慌失措、哭哭啼啼的孩子甚至是大人,即使最好脾气的护士每天面对这些近乎相同问题和大声哭闹的喧嚣场景的时候,都难免会心情烦躁,其实采血真没你想的…

    2025年3月20日
    13800
  • “僵尸玉米”到底是啥?吃了所谓的“僵尸玉米”会有什么问题?一文说清!

    博主口中的“僵尸玉米”指的就是真空玉米和冷冻玉米这种保质期超长的加工玉米,现在在各大商超都有售卖。这类加工玉米相较鲜食玉米来说,不仅能够满足我们365天随时想吃玉米的心,还能帮我们省去很多烹饪前的繁琐步骤,甚至开袋即食。 近日,一条博主爆料二道贩子卖“僵尸玉米”的视频突然在网络上刷屏。他说大家买来的玉米全是科技与狠活,不仅刷了小甜水,还存在冻了许多年的“僵尸…

    2025年3月24日
    10500
  • 国际权威期刊发布:超大规模对比实证阿兹夫定临床疗效优于P药

    近期,国际历史悠久(创刊于1869年)且极具影响力的科学杂志Nature旗下顶级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影响因子高达40.8)刊发了迄今规模最大的阿兹夫定对比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Paxlovid)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Real-world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2025年3月10日
    17200
  • 每天5分钟!这样呼吸后,睡眠悄悄变好

    咱们每天都在呼吸,可你有没有想过,呼吸方式不对,可能影响健康,而换种呼吸方式,竟能收获超多好处? 你是胸式还是腹式呼吸? 先问问大家,平常呼吸时,是胸廓起伏明显,还是肚子起伏明显呢?医学上把呼吸分为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胸式呼吸主要靠肋间肌收缩,带动胸廓动,肚子基本没什么动静;腹式呼吸则是以膈肌上下运动为主,肋间肌帮忙,肚子起伏特别明显。 胸式呼吸的出现和人类…

    2025年4月4日
    7100
  • 知名公司员工深夜猝死!长期熬夜加班,出现8个征兆别硬抗

    4月23日晚,某知名公司一员工猝死在公司内,这一消息很快冲上社交媒体热搜。据了解,去世的老师李某2020年从武汉某知名高校本科毕业,进入该公司工作。在今年4月份,李某与未婚妻领取结婚证,计划五一举行婚礼。年仅二十六岁的他,却突然倒在了工作岗位上,生命戛然而止...... 近几年,“猝死”事件频发,一次又一次敲响职场健康的警钟。高强度工作、熬夜加班、长期亚健康…

    2025年4月27日
    2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