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里的“蒙汗药”真存在吗?“本尊”是晒干磨粉后的曼陀罗

武侠小说里,江湖中人几乎或多或少要遇上被迷药迷倒的情况,这些迷药中,免不了都会出现蒙汗药的身影,所谓蒙汗药有种说法就是利用其曼陀罗花晒干以后,再磨制成粉。其实曼陀罗内部含有一种名叫东莨菪碱的有着强烈麻醉和致幻作用的植物碱,其化学式为C17H21NO4,服用东莨菪碱能迅速让人昏迷。随着气温回暖,趁着春天去山上挖野菜的人逐渐增多,但大部分人对野菜与有毒植物的辨识能力有限,万一采摘后误食,后果很严重,其中也包括曼陀罗,它全株含有东莨菪碱,开出的花也被称为世界上最毒的花之一。

图源:Pixabay

曾经,山东省淄博市6人食用了自行采集的野菜后约0.5~3h,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恶心、呕吐、口干、视力模糊、瞳孔散大等症状。其中1人无恶心、呕吐,但神经兴奋,躁动不安,吞咽及排尿困难。后经检查发现,其采集的野菜中混有曼陀罗叶。

曼陀罗,其茎直立,淡黄至深紫色。叶柄2~6cm,叶片5~20cm×4~5cm,椭圆形或长圆形;叶脉4~6对,叶面呈深绿色,背面呈浅绿色。花漏斗形,白色、淡黄色或淡紫色,直立生长,花冠14~20cm,花梗1cm,花萼呈管状(4~9cm),花药1~1.2cm。果实为蒴果,有柔软的刺,直径3cm,含有多达200个种子,种子肾状(2~3mm)。被压碎或挤压时,气味难闻,每年3-12月开花结果[1]。

误食曼陀罗中毒,表现为副交感神经抑制和中枢神经兴奋症状,如口干、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皮肤干燥、潮红、发热,心动过速、呼吸加深、血压升高、头痛、头晕、烦躁不安、谵妄、幻听、幻视、神志模糊、哭笑无常、便秘、瞳孔散大、肌肉抽搐、共济失调或出现阵发性抽搐等,严重患者可昏迷,甚至死亡[2]。

曼陀罗中毒后可采取以下措施:

现场急救

•催吐:中毒者意识清醒时,可刺激其咽喉部,用手指、筷子等刺激舌根部,引发呕吐反射,尽量排出胃内尚未吸收的毒物。

•洗胃:洗胃的时机没有统一的标准,但由于曼陀罗种子不易消化,种子摄入后16~36h,仍然可以在洗胃液中检出"。因此,即使在摄入后1h以上,仍有可能从胃中清除。如果中毒后时间较长,或者症状较重,不建议催吐或洗胃。

后续治疗

•就医: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就医时最好携带曼陀罗的样本或相关信息,以便医生准确判断中毒情况。

参考文献

[1]. 张劲松,孙承业,邱泽武.急性曼陀罗中毒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2]. 张永慧,吴永宁.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与案例分析

供稿单位:重庆科普作家协会

作者:重庆市南岸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杨琴助理工程师、曹小庆助理工程师,陈金琼主管技师,邹老师的科普花园邹静波主任技师

审核专家:李涵斌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4091.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7日 上午10:01
下一篇 2025年5月7日 上午10:02

相关推荐

  • 食品安全 | 长期吃外卖,这些毛病或许已经缠上你

    无论是忙碌的工作日 还是慵懒的周末 动动手指就能享受美食的便利 让越来越多人对外卖产生了依赖 然而,长期依赖外卖 可能在不知不觉中给我们的健康埋下隐患 一些毛病或许已经悄悄缠上了你 肠胃功能紊乱 外卖食品为了追求口感和出餐速度,往往在食材的新鲜度和卫生处理上难以保证。很多蔬菜可能清洗不彻底,残留的农药、细菌等容易随着食物进入人体,增加肠胃感染的风险。 而且,…

    2025年4月1日
    7500
  • 养黏菌成新潮流?年轻人的“新宠”究竟是个啥?

    说到宠物,你能想到什么?猫?狗?仓鼠?蜥蜴……近年来,宠物界不断迎来新奇成员,从“纸盒狗”的创意风潮,到“宠物石头”“芒果核”的另类选择,无不彰显着年轻一代对个性与创新的追求。而近期,一种名为“黏菌”的生物悄然走红,成为年轻人宠物清单上的新宠。 图源:小红书@charlotteeee 黏菌:自然界的神秘居民 黏菌,这一名字听起来既陌生又神秘,它既不是真菌,也…

    2024年12月4日
    31000
  • 生活百科 | 厨房油污难清理?那是你方法不对

    厨房,是美食诞生的地方,可也是油污的 “重灾区”。锅碗瓢盆、炉灶台面、抽油烟机…… 但凡在厨房待过一段时间,就会发现这些地方总是被一层黏腻的油污所覆盖。 很多人在清理厨房油污时,总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效果却不尽人意。其实,厨房油污难清理,往往是因为方法不对。 ;;;; ;;;;; 常见的错误清理方法及弊端 很多人觉得油污只要用水多冲几遍就能干净,然而这种方法…

    2025年3月24日
    6700
  • 啥?竟然想用“海豚语”教会海豚什么是围巾?

    在本月14日的世界海豚日,谷歌宣布,他们开发了一个帮助解码海豚交流的人工智能模型:DolphinGemma。 这是第一个尝试理解海豚语言的大语言模型。他们不仅想知道海豚到底在说什么,还试图创造出豚言豚语来和海豚交流。 AI真的能让我们跟海豚说上话吗? 他们对海豚做了什么 DolphinGemma是谷歌与“野生海豚计划”(Wild Dolphin Projec…

    2025年4月21日
    4200
  • 今年的风怎么这么大?是要把人人吹成哪吒同款发型吗?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陈德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上上周,北京遭遇极端性大风上了热搜,局地区域甚至出现了陆地上罕见的13级大风。万万没想到,打工人蛇年春节假期结束后收到的第一个快递是北风特快。甚至有人(本人)调侃道:“这风一吹,轻松get大吒同款造型”。 今天,我们就用科学拆解这场“极寒快递”背后的秘密,看这13级大风是如何被送到…

    2025年2月18日
    14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