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已至,气温逐渐攀升,接下来的几个月将是压力性损伤的高发期。
压力性损伤,也被称为压疮或褥疮,是因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致使持续受压的组织严重缺血、缺氧以及营养不良,进而出现局部组织溃烂坏死的情况。这种压力既可能来自外部,像床铺、轮椅等;也可能源于内部,例如骨折后的肿胀。常见的风险因素包括长期卧床、年老体弱、大小便失禁、水肿,以及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长期卧床会使身体局部持续受压,影响血液循环;年老体弱人群皮肤弹性差、修复能力弱,更易因受压受损;大小便失禁会让皮肤长期处于潮湿环境,降低皮肤抵抗力,增加压力性损伤的风险。
为何夏天更易出现 “压伤” 呢?天气炎热时,长期卧床病人比春秋天出汗更多,皮肤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就更容易破损。高温会使血管扩张,导致受压部位供血不足,这就好比农田的进水口堵塞,农田会因缺水而干涸坏死。与此同时,天气炎热会让长期卧床患者翻身意愿降低,定时翻身对于预防压力性损伤至关重要,如同经常松土能保证农田土壤透气性、促进农作物生长一样,勤翻身勤护理才能防止皮肤 “受损溃烂”。
预防压力性损伤,要牢记 “三要”:
一要勤翻身。建议每2小时翻身一次,可借助手机定时提醒,夜间至少翻身1次-2 次。侧卧时,在腰背、膝盖间垫上枕头,通过改变身体受力点,增加缓冲,有效分散压力,减少局部组织所承受的压强。
二要勤检查。每天重点检查尾骨、脚后跟、肩膀等骨头突出的部位。若发现皮肤发红,需及时处理,这就如同发现中暑先兆要立即降温一样。
三要勤清洁。每天用32℃-34℃的温水擦洗身体,出汗后及时擦干。清洁时,应选用温和的pH平衡清洁剂,避免刺激脆弱的皮肤。
此外,还要做到 “三不要”:
一不要使用爽身粉,因其可能堵塞毛孔,加重皮肤潮湿。
二不要用力擦洗,受压皮肤如同晒伤皮肤般脆弱,需轻柔对待。
三不要使用环形坐垫,使用环形坐垫会阻碍血液循环。
夏天护理压力性损伤,降温有妙招。可在皮肤下垫防水垫,既能降温又能减压。选择透气性好的床单,推荐纯棉或医用防褥疮面料。开空调时,将室温保持在26℃左右,注意避免直吹。
在营养补充方面,也不可忽视。日常应多摄入优质蛋白,像鸡蛋、牛奶、鱼肉等,有助于受损皮肤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西瓜、猕猴桃等,维生素C能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增强皮肤的弹性和韧性。同时,每天需少量多次饮水,饮水量约为1500ml-2000ml。
倘若发生了 “压伤”,也不必慌张。指压红斑不褪色,是1期压力性损伤的典型表现,此时家属应立即解除对患者皮肤的压迫,可涂抹凡士林或老菜油保护患者皮肤,并增加患者翻身频率。若发现患者皮肤已经破皮,这表明已发展为2期压力性损伤,可先用生理盐水清洁患者皮肤,待干后用水胶体敷料保护,随后立即就医,遵循专业人士的后续处理建议。中暑不能耽误,严重压力性损伤同样需要及时就医!
预防压力性损伤如同对抗高温,关键在于坚持和细心。多一次翻身,就能少一分痛苦。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4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