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约束”是重症医学科中最令人心痛却又必要的措施之一。到底什么是“保护性约束”?约束=捆绑吗?作为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一名重症医学科的护士,今天,我想揭开这层神秘面纱,帮助患者家属和公众理解这一特殊护理手段背后的医学考量与人道关怀。
一、为什么ICU患者需要约束?
在ICU环境中,约束通常出于以下原因:
1.防止拔管:气管插管或深静脉导管对治疗至关重要,但意识模糊的患者可能无意识地拔除这些“生命线”。
2.避免自伤:谵妄状态患者可能抓伤自己、撞头或试图从床上跌落。
3.确保治疗:防止患者在关键治疗(如CRRT)过程中干扰设备运行。
4.保护医护人员:少数躁狂发作患者可能无意识地伤害照顾他们的医务人员。
二、什么是保护性约束?
保护性约束是指在特定医疗情况下,为预防患者自伤或伤害他人,保障治疗顺利进行,由专业医护人员实施的临时性身体限制措施。这不是惩罚,而是一种“不得已的关爱”。
约束≠捆绑:
ICU约束的类型有很多,现代医学中的约束措施已远非简单的“捆绑”,而是科学化、人性化的系统。
最常用的就是物理约束,如腕部约束:特殊软垫材质,允许一定活动度;肩部约束:防止患者坐起;腿部约束:防止踢蹬等等。在ICU,实施约束有着严格的规范和流程:
1. 评估必要性:首先会有专业的医生和护士共同病情的评估,确认无替代方案
2.知情同意:在确定需要后,就向家属详细解释原因和风险,签署同意书
3.选择适当方式:在实施过程中,会使用最小限制性措施
4.专业操作:由受过培训的护士执行,确保不影响血液循环
5.持续监测:每15-30分钟检查约束部位血液循环和皮肤状况
6.定期评估:每4小时评估是否仍需约束
7.及时解除:一旦条件允许立即解除约束
三、家属最关心的五个问题
第一,“约束会伤害患者吗?”
专业实施的约束极少造成伤害,我们会使用软垫保护,并定时检查皮肤状况。风险确实存在(如压疮、关节僵硬),但与不约束可能导致的危险(如拔管窒息)相比,利大于弊。
第二,“为什么不能一直陪着防止他乱动?”
即使家属在场,专业约束仍是必要的。许多危险动作发生在一瞬间,且ICU环境复杂,非专业人员难以防范所有风险。
第三,“约束要持续多久?”
取决于患者状态。我们以“小时”为单位评估,目标是尽早解除。
第四,“患者反抗约束怎么办?”
适度反抗是正常反应,证明患者有保护本能。我们会调整约束方式,必要时使用轻度镇静剂减轻痛苦。
第五,“约束会不会留下心理创伤?”
多数患者康复后对约束期记忆模糊。我们会在患者清醒后解释原因,必要时提供心理支持。
在ICU,保护性约束承载着我们对生命的敬畏与守护。它看似冷酷,内里却是医者对“不伤害”誓言的坚守。我们期待每一位患者安全度过这段特殊时期,早日挣脱所有束缚,重获健康自由。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 重症医学科 周凯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4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