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仅差15分钟,大脑却天差地别,真相是……

编译:公子欣

一项由复旦大学和剑桥大学研究人员

开展的最新研究表明

相比同龄人

睡眠时间更长且入睡时间更早的青少年

大脑功能更佳、认知表现更出色

即便只差****15分钟

大脑功能也天差地别

研究还发现就算是睡眠习惯较好的青少年

其睡眠时长

仍未达到该年龄段的推荐标准

睡眠对人体机能运转至关重要。科学家认为,睡眠期间大脑会清除积累的毒素,神经连接得到巩固和优化,从而增强记忆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还表明,睡眠能提升免疫力,并改善心理健康

在青少年时期,睡眠模式会发生变化。青少年往往倾向于晚睡且睡眠时间减少,这直接影响生物钟调节。而这一时期恰恰是大脑功能和认知发育的关键阶段。美国睡眠医学会建议,青少年的理想睡眠时间是8-10小时

脑容量模式和功能网络连接性有助于相关的睡眠维度剑桥大学精神病学系教授Barbara Sahakian表示:“虽然青春期是发育关键期,但我们对青少年睡眠状况的了解却远少于成年阶段,比如青少年实际睡眠多长?这对他们的大脑功能和认知表现会产生什么影响?”

传统研究多依赖青少年自述睡眠情况,数据准确性有限。为此,复旦大学和剑桥大学的研究团队创新性地采用了美国“青少年大脑认知发展研究”的数据——这是全美规模最大的儿童脑发育长期追踪项目。研究人员通过3200多名11-12岁青少年佩戴的智能手环获取客观睡眠数据,并与脑部扫描及认知测试结果进行比对。团队还额外验证了两组13-14岁青少年(约1190人)的数据以确认结论。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细胞报告》上发表。

研究发现,这些青少年大致可分为3类:第1组(占39%),平均睡眠时间为7小时10分钟,往往入睡时间最晚,起床最早;

第2组(占24%)平均睡眠时间为7小时21分钟,各项睡眠指标均处于平均水平;

第3组(占37%)平均睡眠时间为7小时25分钟,往往入睡时间最早,且睡眠期间心率较低。

三种生物型青少年认知能力的纵向变化以及脑容量和功能网络连接性的发展

尽管这几组青少年在学业成绩方面未见显著差异,但在词汇、阅读、问题解决和专注力等认知测试中,第3组表现最优,第1组最弱。脑部扫描显示,第3组的脑容量最大、脑功能最佳,而第1组则相反。

Sahakian教授强调:“尽管每组之间的睡眠时长差异相对较小,仅15分钟左右但大脑结构和功能差异已非常明显。这充分说明,在人生这一关键阶段,保证优质睡眠是何等重要。”

研究第一作者、复旦大学的马庆博士指出:“虽然我们的研究不能直接证明青少年大脑功能和认知能力更好是因为他们睡眠更好,但已有大量研究支持这一观点。例如,研究表明睡眠对记忆有益,尤其是对记忆巩固的促进作用,这对学习至关重要。”

研究人员还发现,第3组青少年睡眠期间的心率最低,而第1组的心率最高。较低心率通常意味着更健康的状态,而较高心率往往伴随睡眠不安、频繁觉醒和日间嗜睡等问题。

由于该项目具有长期追踪特性,研究团队发现,这些青少年在睡眠模式、大脑结构与功能,以及认知表现方面的差异,在研究观察时间点的前后两年间是持续存在的

复旦大学资深研究员程炜补充道:“鉴于睡眠的重要性,我们需要探究为何有些孩子比其他孩子睡得更晚、更少。是因为完成学业或是玩电子产品吗?还是他们的生物钟本身就延迟了入睡信号,要到很晚才感到困倦?”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4446.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9日 上午10:03
下一篇 2025年5月9日 上午10:03

相关推荐

  • 【大国粮策】为了人类的一口香甜,菠萝放弃了“爱情”

    菠萝风味独特,价格低廉,能削皮生吃,还能和其他食材搭配炒菜,获得了众多食客的青睐。不少人还发现,菠萝似乎没有种子,不像吃西瓜一样边吃边吐籽,体验感满分!那菠萝到底有没有种子呢? 答案当然是有! 菠萝的种子在哪里? 菠萝其实不是植物学意义上的果实,而是由200多朵花发育而来的“聚花果”。我们看到菠萝的表皮有呈螺旋状排列的“小格子”,每一个“小格子”都是由一朵小…

    2025年2月20日
    23300
  • 冰箱里冷冻的食物能存好几年?冰箱使用常见误区要注意→

    这次315消费者权益日,很多网民纷纷在短视频平台以“315应该曝光我奶奶(妈妈)”等标题,晒出老年人在冰箱里存放若干年前的食物,并表示还能吃,部分大V还将这一现象拍成了段子,在网上引起热传。那么“冰箱里存食物存好几年”得的做法合适吗? 先说结论,这些段子,当做开玩笑乐一乐就可以了,生活中,咱们还是要妥善使用冰箱,别吃过期食物。同时我们还要提醒家里的长辈,并定…

    2025年3月26日
    7800
  • 在隧道开车的这些“怪事”,你遇到过吗?

    上海第二条东西交通“大动脉”北横通道已经通车半年多,前段时间,有市民向上海交通广播《1057大家帮》节目求助:他每次开车经过北横通道江宁路至北翟路出口这一段,总觉得顶部的灯光让人不适,会让自己感到眩晕、昏沉,只有打开遮阳板挡住光线后才会好。他想问问大家,这到底是他个人的感受,还是灯光设置有问题?[1] 图源:上海交通广播 节目播出后,相关部门和专家听取并认可…

    2025年3月20日
    10200
  • 大灭绝后悄然登上海洋“舞台”,它名字带"鳄",却是鱼龙的近亲!

    海生爬行动物在三叠纪时期类群十分庞大,鱼龙类、海龙类和鳍龙类等海生爬行动物在三叠纪快速演化,并在全球广泛分布。但是有一类神秘的海生爬行动物仅在南漳—远安地区被发现,这也就意味着这种生物仅生活在华南特定地区的早三叠世,它就是湖北鳄。 湖北鳄是种已灭绝海生爬行动物,由杨钟健先生研究命名的,其具有较为独特的特征,身长在1米左右,身体呈纺锤形,吻部细长,不发育牙齿,…

    2025年2月27日
    14100
  • 测日影、听蝉鸣…中国古人推算二十四节气的“浪漫”

    前几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标志着夏天的到来。陆游有诗曰:“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立夏》)在古人眼里,节气不仅是季节轮转的标志,也与自然界的生灵密切相关。这恰恰揭示了二十四节气超越单纯历法的本质——它既是古人用天文丈量地球公转轨迹的科学刻度,也是通过草木虫鱼解读自然韵律的文化密码,更是中华文明“天人合一”哲学观的鲜活实践。…

    2025年5月9日
    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