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肺“健康呼吸”了吗?三个居家就能做的健康小测试

人们常说“人活一口气”,这口气全指望肺这个“呼吸小马达”。就像手机电量有备用一样,我们的肺也有“备用电池”,但40%的备用能力出问题时,我们根本察觉不到。等到爬楼喘不上气、咳嗽不停才去医院,就像手机用到自动关机才充电,往往已经耽误了最佳时机。

这里有三个在家用日常物品就能自测肺功能的方法:

一、吹蜡烛小实验(全家都能玩)

一般情况下,健康的成年人能将肺内的气体迅速地呼出,比如可将放置在距离15厘米-20厘米处的蜡烛火焰吹偏40度-45度。如果需要靠近甚至距离已少于15厘米时才能把蜡烛吹偏,或者吹得嘴唇都发酸,感到气促,那可得注意啦!说明我们的“小马达”可能亮红灯了,该保养啦!

二、爬楼梯小挑战(年轻人试试看)

平时走路不喘的朋友,可以试着以正常速度爬楼梯。能一口气爬三层不歇气,说明您的“小马达”动力十足。如果爬到两层就气喘吁吁,或者比以前少爬了一层,就像手机电量告急一样,提醒您“小马达”该养护了。特别提醒,有心脏病史的朋友要量力而行哦!

三、躺着看肚皮(中老年人必学)

睡觉前平躺在床上,放本薄薄的杂志在肚子上。闭上眼睛慢慢呼吸,健康人的肚子会像气球一样鼓起来又瘪下去。如果发现吸气时肩膀一耸一耸的,肚子却不动弹,就像给轮胎打气总漏气,这说明呼吸方式不太对,得注意锻炼啦!

日常养肺小妙招:

唱歌也能健身:日常空闲在家可以唱唱歌,或者跟着音乐吹口哨,既能练歌喉又能锻炼肺活量。注意要挺直腰板当麦霸,效果更好哦!

深呼吸训练法:在安静舒适的地方,闭上眼睛,放松身体,先像闻花香一样用鼻子慢慢吸气4秒,感觉肚子鼓起来;再像吹蒲公英那样噘嘴慢慢呼气6秒。反复深呼吸练习,每次持续几分钟,呼吸会越来越顺畅哦。

有氧运动:跑步、游泳、骑车、练八段锦、打太极拳、跳广场舞等,这些有氧运动可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肺泡对氧气的摄取和利用能力,还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素质。

健康小贴士:这三个测试就像给肺做“体检”,每月测一次记录变化。如果发现您的“小马达”动力不足了,一定记得去医院做个肺功能检查。养护肺部就像给绿植浇水,平时多注意,关键时刻才够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4700.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11日 上午10:02
下一篇 2025年5月11日 上午10:05

相关推荐

  • 一人洗碗全家致癌,到底是哪里出错了?警惕黄曲霉毒素的致癌“侵袭”

    由于不当的洗碗习惯,导致家中餐具上黄曲霉毒素含量超标的新闻屡见不鲜。近期,又有一家人因此中毒,其中一名家庭成员甚至被确诊为肝癌。这类事件突显了黄曲霉毒素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并提醒我们即使是日常家务也可能隐藏着健康危机。下文,我们将探讨黄曲霉毒素的来源、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在生活中防范这一隐形杀手。 什么是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

    2024年12月25日
    22300
  • 黄瓜病毒病的识别与防治

    黄瓜病毒病的病毒可以到达除生长点以外的任何部位,一般在夏秋季节容易发生。主要毒源是黄瓜花叶病毒(CMV)和黄瓜绿斑花叶病毒(CGMMV)两种。 黄瓜病毒病的病毒可以到达除生长点以外的任何部位,一般在夏秋季节容易发生。主要毒源是黄瓜花叶病毒(CMV)和黄瓜绿斑花叶病毒(CGMMV)两种。 【症状】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生,可危害叶片、茎蔓、果实等部位。叶片发病,苗…

    2025年4月13日
    5300
  • 一生病就喝板蓝根?男子因此中毒昏迷!服用注意这5点→

    近日,40岁的张先生因胸闷、乏力、口渴被送进医院。入院后,他逐渐出现意识不清、昏迷等症状。经过医生的及时救治,张先生的生命体征才稳定下来,而这一切的起因竟是8包板蓝根颗粒。 当前,正值多种呼吸道疾病高发期 不少人会自行服用板蓝根颗粒 以提前预防 更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表示随随便便将板蓝根当饮料喝 板蓝根颗粒是常见的中成药 也是很多家庭的常备药物之一 为何服用后…

    2024年12月22日
    24500
  • 脊髓损伤如何治疗,这一顶刊有新思路!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王飞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编者按:为了解前沿科技动态,科普中国前沿科技项目推出“带你读懂科学顶刊”系列文章,精选权威期刊的优秀论文,第一时间用通俗语言进行解读。让我们透过顶刊之窗,拓宽科学视野,享受科学乐趣。 脊髓损伤作为日常生活中难以完全避免的严重外伤类型,其成因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交通事故、高空坠落及运动意外,这些均可导致脊髓受损并进…

    2024年12月15日
    25300
  • 揪出让你悄悄长胖的五大隐藏陷阱!看看要避哪些坑?

    您有没有半夜点外卖、每天走不够5000步、熬夜刷手机到凌晨...这些不起眼的生活习惯?这些正在偷偷给人们"贴膘"。 当前,我国肥胖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最新数据显示:成年人的肥胖症患病率达16.4%。 作为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肥胖症已成为我国第六大致死致残主要危险因素。 2025年3…

    2025年3月4日
    15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