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为体重秤上的数字、肚子上的赘肉烦恼过?现在,真得重视起来啦!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超一半成年人已迈入“超重”行列,肥胖更成为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多种疾病的“隐形推手”。别担心,今天为你支招,从判断胖瘦到健康瘦身全攻略,带你解锁科学减重密码!
图源:pexels
01 我胖不胖?
首先,我们需要判断自己胖不胖。推荐一个简单工具:身体质量指数(BMI)。你可以测出自己的身高、体重,带入公式进行判断:
对于老年人,BMI适当胖一点:65岁以上,理想BMI为20-26.9;80岁以上,理想BMI为22-26.9。
中心性肥胖是肥胖的一种,表现为腹部脂肪堆积。它比全身均匀肥胖更易导致心脏病、糖尿病等,关注它有助于早期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风险。
腰围和腰臀比(即:腰围÷臀围的比值)是判断中心性肥胖的有效指标,结合BMI一起,能更准确判断成年人的体重健康程度。
如果你的腰围超过女性85cm、男性90cm这个数值,就说明你已经符合“中心性肥胖”的诊断标准,要控制体重了!
02 科学减重目标
减重的核心目标应当是消减体内多余的脂肪,而非肌肉。当前,许多减重策略在有效降低脂肪的同时,往往伴随肌肉的流失,这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危害,例如不合理的节食。那么,如何科学地管理体重,实现脂肪减少和肌肉增加呢?
首先要设定合理减重目标,循序渐进。较为理想的减重目标是在6个月内减少当前体重的5%~10%,合理的减重速度为每月减重2~4公斤。其次是进行饮食管理和培养健康生活习惯。
03 饮食管理指南
1. 吃多少?
控制总能量摄入和维持合理膳食是体重管理的关键。根据不同人群的每日能量需求(如下表),推荐每日能量摄入平均降低30%~50%或减少500~1000kcal;或建议男性每日能量摄入控制在1200~1500kcal,女性在1000~1200kcal之间。因个体差异较大,可咨询临床医生或营养科医师制定个性化减重方案。
2. 吃什么?
主食选择
鼓励以全谷物作为主食,如糙米、燕麦、全麦面包等,并适当增加粗粮比例,减少精白面的使用。全谷物富含膳食纤维,能增加饱腹感,延缓血糖和脂肪的吸收,有助于控制体重。但即使是全谷物,在减重期间也不能过量食用,需根据总能量摄入来控制全谷物的量;同时食用红薯、土豆等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时,要相应减少主食量。
图源:Pixabay
果蔬摄入
每天应摄入300~500克蔬菜和200~350克新鲜水果。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等营养成分,且能量较低,能提供饱腹感,还可促进肠道健康。蔬菜的烹饪方式尽量选择生食、凉拌、水煮或清蒸,减少油脂摄入,像紫甘蓝、西兰花、生菜等都是很好的选择。水果方面,要减少高糖水果的摄入,如榴莲、荔枝、芒果等,可选择苹果、草莓、梨等含糖量较低的水果。
蛋白质来源
优选瘦肉、去皮鸡胸肉、鱼、虾等低脂肪食材,低脂或脱脂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是增肌的关键,对于需要减重且想要增肌的人群,一般建议每千克体重每天摄入蛋白质1.2~1.8克,以支持肌肉修复与生长,提高基础代谢率,防止减重过程中肌肉流失导致的基础代谢率下降和体重反弹。
其他营养
素确保食物中含有健康的不饱和脂肪来源,如深海鱼、坚果和植物油,其中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能促进肌肉蛋白质的合成,对增肌有益。
还要保证维生素D的摄入,多吃富含抗氧化营养素的食物,如胡萝卜、番茄、紫甘蓝和西兰花等深色蔬果,它们可抵抗运动后产生的自由基,减少肌肉疲劳和损伤,对肌肉骨骼健康生长和恢复尤为重要。
限制高能量密度食物
减少油炸食品、含糖烘焙点心、糖果和肥肉等高能量密度(每100克超过400kcal)的食物。这些食物容易使人不知不觉地摄入过多热量,从而引发或加重肥胖问题。
建议: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烹调用油控制在20~25克,添加糖最好不超过25克。减重期间应严格限制饮酒,因为酒精的能量密度高达7kcal/克。
3.怎么吃?
优化进餐顺序
优先食用饱腹感强、能量密度低的食物,然后再摄入能量较高的食物。建议按照“汤—蔬菜—肉类—主食”的顺序进餐,有助于降低整体的食物和能量摄入。
避免进食过晚
重视早餐,避免漏餐。晚餐不宜过晚,建议在17:00~19:00进食晚餐,晚餐后避免进食,但可饮水。过晚进食会打乱生物钟,增加肥胖的风险。
避免进食过快过饱
每餐进食时间应超过20分钟,吃到七分饱或八分饱。相同的食物,如果细嚼慢咽,可减缓进餐速度,减少总食量,有助于增加饱腹感,降低饥饿感。过快过饱的饮食往往会导致摄入大量的能量或食物,造成能量超标。
避免过多零食或随意进食
尽量做到饮食有节制、科学搭配,避免暴饮暴食,控制随意进食零食和喝饮料,避免夜宵。
04 坚持运动和健康作息
对于肥胖人群,减重的运动原则应以中低强度有氧运动为主,辅以抗阻运动。每周通过运动消耗2000千卡以上的能量。
图源:pexels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150~300分钟,至少每隔一天进行一次,如慢跑、骑行、游泳、乒乓球。
抗阻运动:每次10~20分钟,每周2~3次,如卧推、俯卧撑、引体向上、平板支撑。
运动减重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选择和培养自己喜爱的运动方式,使其融入日常生活。
尽可能减少静坐和被动观看屏幕的时间,每天将这类活动的时间控制在2~4小时以内。对于长期静坐或伏案工作的人群,每小时定时起身活动3~5分钟。
此外,熬夜、睡眠不足和作息不规律会导致内分泌失调,脂肪代谢异常,增加肥胖风险,形成“过劳肥”。建议应遵循生物节律,确保每天约7小时的睡眠时间,建议在夜间11点之前睡觉。
减重是一场马拉松,科学减重需要耐心和坚持,从调整饮食到规律运动,每一步都是为健康加分,愿大家收获更轻盈的身体和更有活力的自己!
供稿单位:重庆科技馆
作者介绍:陈梦婷,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院主治医师,医学博士,国家注册营养师。
审核专家:李春藜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4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