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高血压日|你的血压正常吗?关于高血压的“十问十答”

导语:

2025年5月17日是第21个世界高血压日。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很多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科普中国联合新华网、中华医学会,邀请权威领域医学专家,为您解答高血压的认知误区和预防控制。

01 为何血压会呈现明显的昼夜节律?

正常人24小时血压呈“两峰一谷”的昼夜节律变化,即早晨6-8点、下午4-6点左右为两个血压值高峰,夜间血压开始下降,凌晨2-3点血压降到最低谷。

血压昼夜节律是人体生物钟与自主神经系统精密调控的结果,就像身体里的“作息表”。早晨醒来后,皮质醇、肾上腺素等“清醒激素”分泌增加,血压随之升高,白天工作运动或走路也都会促进血液循环,让血压保持在一定的水平;晚上这类激素减少,血压跟着回落。

——罗太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 副主任医师

02 如果父母有高血压,子女一定会得高血压?

不会绝对遗传,但风险会增加,遗传与环境存在复杂交互作用。父母单方患病子女风险约28%,双方患病风险升至40%,但非必然遗传。有家族史的人,建议25岁后每年量血压,重点看两个数——早上起床血压(<135/85mmHg)、上下压差值(>55mmHg要警惕血管硬化)。

即使有遗传风险,做到以下三点,能降低一半以上高血压风险:

✓ 少吃咸(每天盐不超过1啤酒瓶盖)

✓ 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

✓ 每周运动5天,每次快走30分钟

——罗太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 副主任医师

03 高血压是“胖人”的专利,瘦人不必担心?

高血压与遗传、精神压力、饮食结构、年龄等多种因素有关,肥胖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生风险,减重可以一定程度降低血压水平,但高血压并不是“胖人”的专利,瘦人也同样需要警惕。

——邢云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老年医学科 主任医师

04 明明没有相关症状,为何却被确诊了高血压?

高血压的诊断是根据血压的测量值,而不是主观症状来决定的,高血压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但同样会引起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因此即使血压正常,也需要定期检查,以便及早发现问题。

——邢云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老年医学科 主任医师

05 得了高血压,就要少吃盐、少吃肉吗?

减少盐的摄入有助于控制血压,但非完全禁盐。每日盐摄入量应逐步降至5克以下 ,相当于一平啤酒瓶盖的量。这包括烹调用盐、调味品(如酱油、腐乳)及加工食品中的隐形盐 。肉类富含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等,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可以优先选择深海鱼、去皮禽类、瘦牛肉等,减少动物内脏、肥肉、腌制肉类等荤食。且长期不吃肉容易造成贫血,进而可能影响血压稳定。

——党爱民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特需医疗中心副主任

06 高血压患者运动有危险,最好避免运动?

高血压患者并非必须避免运动,但需根据病情分级、血压控制情况及并发症风险选择科学合理的运动方式。合理运动不仅有助于降压,还能改善心血管健康。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并长期坚持。

建议首选选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太极拳等。但血压显著升高(如>180/110mmHg)或波动大时应暂停运动。

——党爱民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特需医疗中心副主任

07 高血压患者必须终身服药吗?血压正常后停药行不行?

是否需要终身服用降压药,需要根据类型、年龄、血压水平、服药效果以及个体差异等综合决定,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多数高血压患者为原发性高血压,需要长期服药控制血压。少部分早期高血压患者可以通过改善生活习惯控制血压,如果血压稳定,医生会建议尝试减少甚至停止服药。还有部分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原发病痊愈后,血压恢复正常,可能停用降压药。患者应遵医嘱定期监测调整治疗方案。

——唐芹 中华医学会科普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健康科普专家

08 降压药有副作用,能不吃就不吃?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高血压被称为“隐形杀手”,很多患者并无明显症状,但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持续损害血管和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导致心脏病、脑卒中、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通常情况下,多数患者对降压药的耐受良好,部分降压药确实可能出现一定的副作用或不良反应,需要遵医嘱进行药物更换或调整。规范用药,科学控压,是守护健康的关键。

——唐芹 中华医学会科普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健康科普专家

09 高血压目前都不能彻底根治?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高血压就是由遗传和多种环境因素,比如吃得太咸、不爱运动、失眠、精神压力大、肥胖等一起共同导致的血压增高,一般来说这种高血压是不可以根治的,要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上,长期服用适当的降压药物把血压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继发性高血压就是其他疾病导致的血压增高,如果这个疾病治疗了,一部分人的高血压可以得到根治。

——王鸿懿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高血压专业 心内科 主任医师

10 如何正确监测血压?

正确的监测血压要注意几个方面:

✓ 选择经过验证的上臂式的电子血压计,上臂太粗或太细,要选择相应的大号或小号袖带;

✓ 测量血压时,捆绑袖带上臂的中点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要选择有靠背的椅子,坐直,双腿放松、落地。

✓ 每次血压测量都要连着测量2-3次,间隔1分钟,记录后两次血压和心率的平均值。通常,早上测量要在服药和早餐之前,晚上在晚饭后或上床睡觉前。不论早上,还是晚上,测量血压前均应注意排空膀胱。

✓ 初诊和调药阶段,每次看医生前一周每天早、晚测量,血压稳定后可以每周测量一天。

✓ 如果有头晕等不适,当时测量血压。

——王鸿懿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高血压专业 心内科 主任医师

养成平衡膳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定期监测血压

对于保持身体健康尤为重要

希望大家都能血压正常,健康生活!

策划:阎冬

联合出品:科普中国×新华网×中华医学会

本文图片及封面图片来自版权图库,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5494.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17日 上午10:03
下一篇 2025年5月17日 上午10:03

相关推荐

  • 划重点!中国载人航天大事记|中国航天日

    1970 年 4 月 24 日,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 2016 年起,每年 4 月 24 日正式成为“中国航天日”。 1970 年 4 月 24 日,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

    2025年4月25日
    4600
  • 这种香料真的适合在冬天多吃!原因超有趣

    在寒冷的冬天,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胡辣汤,辛香四溢的滋味瞬间驱散了寒意,身体也暖了起来。不只是胡辣汤,就是在普通面条里加点胡椒,吃着也会觉得热乎乎的。 这种让人驱寒的“魔力”,其实就藏在胡椒中。你知道吗?小小的胡椒不仅是调味的高手,还能让身体感到温暖,它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吃了胡椒 为什么身体觉得“暖暖的”? “胡椒”原产于印度、泰国、菲律宾等热带地区。由于…

    2024年12月24日
    28200
  • 过了50别躺平!每天坚持这个动作,大脑越练越年轻,有效预防脑萎缩!

    舌神经连接大脑与舌头,经常活动舌头可间接刺激脑部及面部神经,减缓大脑萎缩、防止面部神经肌肉老化。 皮肤老了,会长出皱纹、老年斑,我们能看到;头发老了,会慢慢变白,我们也能看到;但是,大脑老了、萎缩了,如果不去医院检查,我们就不能直接看到。 而这不能直接看到的地方,恰恰是最重要的! 动动舌头,可活跃脑细胞 研究发现,人类老化主因是脑萎缩,显著症状为舌头僵化、表…

    2025年5月8日
    2700
  • 生花生VS熟花生,哪个更营养?

    花生是一种广受欢迎的坚果,无论是追剧时的零食伴侣,还是节日里的下酒小菜,花生总以它那多变的风味,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味。 但你知道生花生和熟花生,到底哪个更营养?别急着下结论,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清楚吧! 营养成分大比拼 首先,生花生和熟花生在营养成分上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含有丰富的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有很多益处,碳水化合物还能…

    2024年12月20日
    23400
  • 45 岁绝经 vs 55 岁绝经,哪个更健康?

    比月经还难搞的,是它突然不来了。 身边不少女性朋友说,虽然被月经搞得神烦,但只要它每个月都来,心里就还踏实点, 一旦它停了,就忍不住开始焦虑:是不是老了?是不是身体提前走下坡路了? 比月经还难搞的,是它突然不来了。 身边不少女性朋友说,虽然被月经搞得神烦,但只要它每个月都来,心里就还踏实点, 一旦它停了,就忍不住开始焦虑:是不是老了?是不是身体提前…

    2025年5月12日
    2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