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仅需5分钟,降压又“续命”!还有人不知道

“5分钟运动快充”这类运动确实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增强心肺功能,培养运动习惯,还能起到缓解压力的作用。

每天仅需几分钟,就能降压、降低心脏病风险,你愿意吗?最近一项研究发现,5分钟的“碎片化”运动,就能降低心血管死亡、全因死亡风险!

每天仅需5分钟,降压又“续命”!还有人不知道

健康时报资料图

每天5分钟运动,

降压又“续命”

每天抽出5分钟时间来运动,听起来有点微不足道,能对健康有多大影响?

1、每天运动5分钟,降低死亡风险

2025年4月,《循环》期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短暂的偶然性运动也能“续命”!每天仅4.6分钟剧烈强度的偶然性运动,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分别降低25%、38%、24%相关。

偶然性的运动,比如爬楼梯、追公交、为了上班不迟到的奔跑等,这些生活中“碎片化”的运动,也可以为我们的健康增益。

每天仅需5分钟,降压又“续命”!还有人不知道

研究截图

这项研究分析了2.4万余名不运动者,平均年龄为62岁。结果发现:

(1)短时间的高强度或中等强度偶然性的“碎片化”活动,也能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的风险。

(2)其中,1分钟的高强度偶然性运动,相当于2.8至3.4分钟的中等强度偶然性运动,或34.7至48.5分钟的低强度偶然性运动,可带来相似程度的心血管风险降低。

总之,“碎片化”运动也大有益处,每天仅约5分钟的剧烈运动,就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全因死亡风险。①②

2、每天运动5分钟,有助于降血压

2024年,《循环》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每天额外进行5分钟提高心率的运动,如爬楼梯、跑步或骑自行车等,可使收缩压降低0.68毫米汞柱,舒张压降低0.54毫米汞柱。

可见,每天多运动5分钟就有助于降低血压。此外,每天额外运动20-27分钟,收缩压、舒张压就会出现临床意义的改善,或可在人群水平上降低28%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

每天5分钟,

最推荐这几种“碎片化”运动

提高心率的“碎片化”运动有很多。上海海洋大学体育部专任教师、中国体能训练师王丽2025年在接受工人日报采访时表示,“5分钟运动快充”这类运动确实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增强心肺功能,培养运动习惯,还能起到缓解压力的作用。

推荐几种“碎片化”运动或活动方式:

1、跳跃开合

站立,双脚并拢。迅速跳起,双脚向两侧分开,宽度略大于肩,同时双手在头顶上方击掌。再次跳起,双脚回到并拢状态,双手放回身体两侧。注意保持背部挺直,避免驼背。这个动作能全面锻炼肌肉,提升心肺功能。

每天仅需5分钟,降压又“续命”!还有人不知道

图自凤凰大健康

2、波比跳

波比跳结合了深蹲、俯卧撑及跳跃动作,是全身性的高强度训练。从站立姿势开始,下蹲,双手撑地,双脚向后跳跃至俯卧撑姿势。完成一个俯卧撑后,迅速收回双腿至深蹲状态,然后用力跳起。此动作能锻炼核心肌群、腿部、手臂、腹部、臀部及背部等多个部位。

3、原地高抬腿

站立,原地进行高抬腿动作,每次抬腿高度至少离地20厘米,大腿尽量与躯干成直角。两腿交替快速抬起,保持节奏。高抬腿不受场地、气候、年龄或运动经验限制,且运动强度易于控制。

4、爬楼梯

爬楼梯是一种很好的中高强度运动,如果每天需要上下多层楼,尝试放弃电梯,选择爬楼梯,将显著提升日常运动量。

5、

快走时可以尝试保持每分钟130~140步的速度,同时控制心率在中强度运动范围内(100~140次/分钟),这样能有效提升心肺功能。对于通勤距离5公里内的人来说,步行是个不错选择。

6、骑行

快速骑行不仅是一种中高强度运动,还能有效锻炼大腿肌肉群和心肺能力,同时避免交通拥堵,享受户外的清新空气。如果通勤距离在5~10公里,可考虑骑自行车。

本文综合自:

①Dose Response of Incidental Physical Activity Against 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Mortality.Circulation.

②2025-05-10医诺维《碎片化运动也能续命!顶刊最新研究,每天仅5分钟,或可降低心脏病、心血管死亡、全因死亡风险》

③Device-Measured 24-Hour Movement Behaviors and Blood Pressure:A 6-Part Compositional Individual Participant Data Analysis in the ProPASS Consortium.Circulation.

④2025-01-12工人日报《乐健康 | 职场人“5分钟运动快充”,管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6005.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22日 下午4:00
下一篇 2025年5月22日 下午4:01

相关推荐

  • 科学饮水,健康相随:日常饮水的正确打开方式

    水不仅是构成人体组织的主要成分,还具有参与体内新陈代谢、维持体液正常渗透压及电解质平衡、调节体温、润滑等多种生理功能。 科学饮水,健康相随 生命的延续离不开水。水不仅是构成人体组织的主要成分,还具有参与体内新陈代谢、维持体液正常渗透压及电解质平衡、调节体温、润滑等多种生理功能。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饮水量不足已成为我国居民当中的普遍现象。科学研究…

    2025年3月11日
    13600
  • 高铁网速这么慢,是因为信号追不上吗?

    连不上网,是因为高铁跑太快了信号追不上吗? 坐高铁时你或许有过这样的体验:想打开电脑办公或刷手机打发时间,却半天加载不出来一个网页;打个语音电话也断断续续,甚至无法和对方连续对答一个回合。 连WiFi、切热点,一顿操作下来,信号依然稳定的差。 无奈之余,你转头看向窗外眨眼间便切换的景色,或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连不上网,是因为高铁跑太快了信号追不上…

    2025年2月27日
    16500
  • 2025年2月“科学”流言榜:“春断食”能实现“速瘦”?

    2025年2月“科学”流言榜揭晓!来看看流言和真相 1.“可降解塑料”随便丢掉就能自然降解 流言: “可降解塑料”可以随意丢弃,反正这些塑料在自然界中就会自然降解。 真相: “可降解塑料”这个名字其实误导了大多数的普通消费者。大家往往认为这是一种“环保材料”,用完的这些“可降解塑料”制品可以随手扔掉。其实,很多人并不了解的是,所谓“可降解塑料”的降解条件其实…

    2025年3月1日
    13200
  • “嗡嗡嗡”又活跃起来了!民间流传的“驱蚊大法”靠谱吗?

    随着气候逐渐温暖湿润,蚊子、蟑螂、蜱虫等能传播疾病的“害虫”开始活跃起来。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因蚊子传播的蚊媒传染病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70万,2024年全球报告登革热病例1400余万例,创历史新高。 国家疾控局介绍,我国蚊媒传染病将进入流行季,今年以来登革热输入病例数量比去年同期明显上升,4~5月出现登革热本土病例的风险将上升,部分省份存在发生聚集性疫…

    2025年5月3日
    2800
  • 瘙痒人人都有,但这位华人学者做出了世界级的科学发现

    初夏时节,杨花柳絮与蚊虫侵扰交织,皮肤瘙痒成为挥之不去的痛苦。这种看似普通的生理反应,实则是生命进化镌刻的生存密码。一个常见的痒,在华人科学家陈宙峰关注之前只是个冷门领域,但随着陈宙峰的开创性研究,世人开始发现,痒觉里蕴含着丰富的学问,比如痒觉到底是不是痛觉?为何看别人挠痒自己也痒?挠痒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挠破了还想挠?…… 现任职于深圳湾实验室暨深圳医学…

    2025年4月29日
    4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