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宝石”朱鹮——从濒危到重生

东方宝石——朱鹮

“东方宝石”朱鹮——从濒危到重生

朱鹮古称朱鹭、红朱鹭、红鹤,在地球上已经生存超过6000万年,鹈形目鹮科朱鹮属的涉禽,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被称作“东方宝石”“吉祥之鸟”。

“东方宝石”朱鹮——从濒危到重生

朱鹮,中等体型,体羽白色,后枕部有长的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皮肤裸露,呈鲜红色;繁殖期时用喙不断啄取从颈部肌肉中分泌的灰色素,涂抹到头部、颈部、上背和两翅羽毛上,使其变成灰黑色。

“东方宝石”朱鹮——从濒危到重生

朱鹮是中等体型涉禽,雌雄外形相似 来源: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

据文献记载,朱鹮历史上属广布种,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北起西伯利亚的布拉戈维申斯克,南到中国台湾,东至日本的岩手县,西抵中国甘肃。大陆境内,朱鹮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和中西部地区,共有15个省市曾有过朱鹮分布的记录。

孤僻而沉静

朱鹮较孤僻而沉静,除起飞时鸣叫外,一般活动时不鸣叫。

“东方宝石”朱鹮——从濒危到重生

朱鹮与白鹭齐舞 来源:北京日报纪事

朱鹮常单独或成对或呈小群活动,极少与别的鸟合群。行动时步履迟缓,飞行时两翅鼓动亦较慢,头、颈向前伸直、两脚伸向后,但不突出于尾外。平日里朱鹮栖息于溪流、沼泽、稻田,主要以小鱼、虾蟹、甲壳类、昆虫等无脊椎动物和小型脊椎动物为食。

非典型迁徙鸟类

在我们的印象中,好像大多数鸟类都会根据季节变化进行迁徙,然而,朱鹮并非典型的迁徙鸟类。

“东方宝石”朱鹮——从濒危到重生

它们通常会在同一地区内生活并繁衍后代,不会进行长距离的迁徙。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食物短缺或栖息地环境恶化时,朱鹮也可能会被迫进行短距离的迁移以寻找更适宜的生存环境。

与人共生

朱鹮较为亲人,朱鹮的觅食能力和对栖息地的适应性虽然不及食性相近的鹭科动物,但它们的习性较为亲人,在稻田中觅食更具相对竞争优势。在朱鹮的栖息地,农业生产、旅游活动与保护相得益彰。

“东方宝石”朱鹮——从濒危到重生

朱鹮和人类共生的场景

上图为朱鹮和人类共生的场景,体现生态空间,和人类的生产生活空间的天人合一。

从极度濒危到逆袭重生

朱鹮曾广泛分布于北至俄罗斯远东地区、南至中国台湾的广阔天地里,但这个美丽物种的数量在20世纪上半叶急速下降,一度“命悬一线”。

1981年5月,研究人员在陕西洋县发现了当时世界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路宝忠介绍,洋县是非常难得的朱鹮家园,因为朱鹮对环境的选择非常严格,要在大树上做窝,要在水田、河流湿地里面觅食。洋县处于温暖湿润的气候带,另外沿汉江的南北有河流有80多座水库,然后还有1万多公顷的水稻田。在这么一种环境,所以朱鹮能够长期选择且能在这稳定的生存繁衍。

“东方宝石”朱鹮——从濒危到重生

被发现的首批朱鹮

40年后,经过就地保护、人工繁育、野化放归三步走,洋县的朱鹮开枝散叶,至2022年12月,全球的朱鹮已扩展到9000余只,栖息地的面积由不足5平方公里扩大到了约1.6万平方公里,在陕西宁陕、山东东营、浙江德清、日本佐渡、韩国昌宁郡等多个历史分布地重现。

朱鹮的种族重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工作的全球奇迹,从7只扩充到全球上万只,朱鹮在2000年以后成了替代熊猫的新国礼。

诗词里的朱鹮

古人的诗词歌赋中不乏各种鸟的身影,而朱鹮,频频成为诗人们歌咏的对象。朱鹮的羽毛白里透红,人们称它为“红鹤”,“鹤”与“火”谐音,即“红火”。

唐代诗人张籍专门写过一首《朱鹭诗》,“翩翩兮朱鹭,来泛春塘栖绿树”,引发人的无限遐想。西汉时的苏武曾用“金堤晒羽翮,丹水浴毛衣。非贪葭下食,怀恩自远归”的诗句,借朱鹮表达自己坚贞不屈、效忠汉廷的心志;唐朝诗人刘禹锡用诗句“赤玉雕成彪炳毛,红绡剪出玲珑翅”来赞扬朱鹮之美。

“东方宝石”朱鹮——从濒危到重生

湖州市德清县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拍摄的朱鹮。(图片来自中新社)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4202.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4年12月4日 上午10:51
下一篇 2024年12月4日 上午10:51

相关推荐

  • 你以为涪陵只有榨菜?了解下这颗能源界璀璨新星吧~

    图片来自中国石化 作者:黄湘红 段跃初 在当今能源格局风云变幻的时代,每一项重大的能源发现都如同在人类发展的征途上点亮了一盏明灯。涪陵页岩气田,这片承载着能源希望的土地,宛如一颗镶嵌在自然怀抱中的瑰宝,有着独特且复杂的生态环境。它位于山峦起伏、河流蜿蜒的涪陵地区,周边的地形地貌丰富多样,既有高耸的丘陵,其海拔高度在 300 至 800 米之间错落分布,又有幽…

    2024年12月14日
    6000
  • “全民GO科普”·阅科技 跃未来 —— 海南全民科学知识粉丝嘉年华活动举办

    ; ; ; ; ; 点燃科学热情,照亮未来之路。12月30日晚,“全民GO科普”· 阅科技 跃未来 ——海南全民科学知识粉丝嘉年华活动(简称嘉年华活动)在龙湖海口天街1楼B馆外广场举办。海南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王胜出席活动并致辞,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经理、全媒体运营中心主任柏彬出席活动,海南省科协办公室、宣传文化部、科学技术普及部等部门有关人员参加活动。 …

    2024年12月31日
    3300
  • 惊!世界最长环沙漠生态屏障新疆合龙

    挖坑、放苗、填土、压实...... 当最后一棵沙漠玫瑰树苗被稳稳栽种到沙土中 现场人群爆发出热烈欢呼 “合龙了!” 11月28日10时37分,在中国新疆于田县万花园防沙治沙区,随着最后宽50米、长100米空白区被栽上树苗,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合龙。卫星遥感影像显示,这是世界最长的环沙漠绿色生态屏障。 基于多时相亚米级光学遥感…

    2024年12月22日
    5400
  • 做孩子们的宇宙造梦者!一群杭州程序员,在村里建了个智能天文台

    程序员和浩渺星空,这两个完全不搭边的词,近日因一座位于余杭区百丈镇的天文台迎来开台仪式而建立了联系。 曹林和雷斌,是两名杭州程序员,也是天文爱好者。“叔叔,什么时候我们能看到自己的空间站呀?”一次支教活动中,孩子的天真一问,让他们想为此做些什么。 从PPT上的平面方案到CAD建模出天文台雏形,从望远镜第一次在百丈的群山中启动,旋转着指向奔赴星体,再到如今天文…

    2024年12月23日
    4900
  • “无畏”冲向太阳,帕克如何“掠日飞行”?

    作者:黄湘红 段跃初 在人类探索宇宙的宏伟征程中,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帕克太阳探测器始终是一颗耀眼的明星,不断书写着人类对太阳这颗炽热恒星认知的新篇章。如今,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帕克太阳探测器预计于[具体日期]进入掠日飞行轨道,这无疑将成为人类航天史上又一座璀璨的里程碑。 帕克太阳探测器的诞生,凝聚着无数科研人员的智慧与心血。自项目启动以来,…

    2024年12月25日
    5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