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宝石”朱鹮——从濒危到重生

东方宝石——朱鹮

“东方宝石”朱鹮——从濒危到重生

朱鹮古称朱鹭、红朱鹭、红鹤,在地球上已经生存超过6000万年,鹈形目鹮科朱鹮属的涉禽,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被称作“东方宝石”“吉祥之鸟”。

“东方宝石”朱鹮——从濒危到重生

朱鹮,中等体型,体羽白色,后枕部有长的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皮肤裸露,呈鲜红色;繁殖期时用喙不断啄取从颈部肌肉中分泌的灰色素,涂抹到头部、颈部、上背和两翅羽毛上,使其变成灰黑色。

“东方宝石”朱鹮——从濒危到重生

朱鹮是中等体型涉禽,雌雄外形相似 来源: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

据文献记载,朱鹮历史上属广布种,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北起西伯利亚的布拉戈维申斯克,南到中国台湾,东至日本的岩手县,西抵中国甘肃。大陆境内,朱鹮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和中西部地区,共有15个省市曾有过朱鹮分布的记录。

孤僻而沉静

朱鹮较孤僻而沉静,除起飞时鸣叫外,一般活动时不鸣叫。

“东方宝石”朱鹮——从濒危到重生

朱鹮与白鹭齐舞 来源:北京日报纪事

朱鹮常单独或成对或呈小群活动,极少与别的鸟合群。行动时步履迟缓,飞行时两翅鼓动亦较慢,头、颈向前伸直、两脚伸向后,但不突出于尾外。平日里朱鹮栖息于溪流、沼泽、稻田,主要以小鱼、虾蟹、甲壳类、昆虫等无脊椎动物和小型脊椎动物为食。

非典型迁徙鸟类

在我们的印象中,好像大多数鸟类都会根据季节变化进行迁徙,然而,朱鹮并非典型的迁徙鸟类。

“东方宝石”朱鹮——从濒危到重生

它们通常会在同一地区内生活并繁衍后代,不会进行长距离的迁徙。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食物短缺或栖息地环境恶化时,朱鹮也可能会被迫进行短距离的迁移以寻找更适宜的生存环境。

与人共生

朱鹮较为亲人,朱鹮的觅食能力和对栖息地的适应性虽然不及食性相近的鹭科动物,但它们的习性较为亲人,在稻田中觅食更具相对竞争优势。在朱鹮的栖息地,农业生产、旅游活动与保护相得益彰。

“东方宝石”朱鹮——从濒危到重生

朱鹮和人类共生的场景

上图为朱鹮和人类共生的场景,体现生态空间,和人类的生产生活空间的天人合一。

从极度濒危到逆袭重生

朱鹮曾广泛分布于北至俄罗斯远东地区、南至中国台湾的广阔天地里,但这个美丽物种的数量在20世纪上半叶急速下降,一度“命悬一线”。

1981年5月,研究人员在陕西洋县发现了当时世界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路宝忠介绍,洋县是非常难得的朱鹮家园,因为朱鹮对环境的选择非常严格,要在大树上做窝,要在水田、河流湿地里面觅食。洋县处于温暖湿润的气候带,另外沿汉江的南北有河流有80多座水库,然后还有1万多公顷的水稻田。在这么一种环境,所以朱鹮能够长期选择且能在这稳定的生存繁衍。

“东方宝石”朱鹮——从濒危到重生

被发现的首批朱鹮

40年后,经过就地保护、人工繁育、野化放归三步走,洋县的朱鹮开枝散叶,至2022年12月,全球的朱鹮已扩展到9000余只,栖息地的面积由不足5平方公里扩大到了约1.6万平方公里,在陕西宁陕、山东东营、浙江德清、日本佐渡、韩国昌宁郡等多个历史分布地重现。

朱鹮的种族重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工作的全球奇迹,从7只扩充到全球上万只,朱鹮在2000年以后成了替代熊猫的新国礼。

诗词里的朱鹮

古人的诗词歌赋中不乏各种鸟的身影,而朱鹮,频频成为诗人们歌咏的对象。朱鹮的羽毛白里透红,人们称它为“红鹤”,“鹤”与“火”谐音,即“红火”。

唐代诗人张籍专门写过一首《朱鹭诗》,“翩翩兮朱鹭,来泛春塘栖绿树”,引发人的无限遐想。西汉时的苏武曾用“金堤晒羽翮,丹水浴毛衣。非贪葭下食,怀恩自远归”的诗句,借朱鹮表达自己坚贞不屈、效忠汉廷的心志;唐朝诗人刘禹锡用诗句“赤玉雕成彪炳毛,红绡剪出玲珑翅”来赞扬朱鹮之美。

“东方宝石”朱鹮——从濒危到重生

湖州市德清县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拍摄的朱鹮。(图片来自中新社)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4202.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4年12月4日 上午10:51
下一篇 2024年12月4日 上午10:51

相关推荐

  • 辩“德”论“风” 点燃青春之光

    辩“德”论“风” 点燃青春之光 ——第三届“海科杯”海南省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辩论赛综述 ; ; ; ; ; ; 9月至12月期间,第三届“海科杯”海南省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辩论赛各赛程陆续举办,一场场关于“科学道德 学风建设”的盛宴如火如荼地展开,青年学子用辩论场上的博与奕,点燃青春之光。; 第三届“海科杯”海南省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辩论赛决赛现场 ; ; ; …

    2024年12月28日
    21200
  • 爱分享的奶茶:一路走来的传播史!

    一杯饮品的穿越奇缘 两千年前,在古老又遥远的高原上,一位游牧民族的族长正熬煮着一锅热气腾腾的奶茶。而现在,这杯奶茶,不仅仅是一杯饮品,也是一段跨越千年大陆的旅程。今天,我们就来追溯下这款风靡全球的饮品——奶茶的一路历史。 一.远古起源:茶与奶的初遇 奶茶的诞生要追溯到公元前2737年,一个被称为"神农氏"的中国人。根据《神农本草经》记载,…

    2024年12月17日
    25200
  • 火星“豹纹”,可能是最给力的“生命证据”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毅力号”火星车日前发现了可能存在远古生命的迹象。科学家称,这是迄今火星存在生命的最有力证据之一。 火星岩石上的“豹纹”可能是微生物参与化学反应的证据。图片来源:NASA/JPL-Caltech/MSSS 研究人员在 3 月 12 日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举行的月球与行星科学会议上表示,火星车去年研究的一块岩石上的“豹纹”可能是火星…

    2025年3月18日
    7300
  • 跨越数十亿英里,这对“双胞胎”如何叩开星际空间之“门”?

    作者:黄湘红 段跃初 在人类对宇宙的漫长探索旅程中,有一对闪耀的“双子星”——NASA 的旅行者号探测器,它们宛如无畏的先锋,跨越数十亿英里,为我们揭开了太阳系边缘及星际空间那神秘面纱的一角,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宇宙边界的认知。 《科学美国人》杂志在 2024 年 12 月 13 日刊登的一篇由 Meghan Bartels 撰写的文章,深入讲述了旅行者号的传奇…

    2024年12月18日
    20900
  • 2025顶尖科学家讲坛 | 张启发作《用现代生命科学治理健康》主题报告

    “米饭煮得太早了,会场里都是饭香味了”,讲台上的院士欣然笑道。会场内的师生一边嗅着饭香味,一边聆听他娓娓道来“治未病”的中医养生之道。一场特别的讲坛揭开了帷幕。 3月20日,由海南省科协联合海南大学举办的2025年顶尖科学家讲坛(第5期)在海南大学开讲。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张启发作题为《…

    2025年3月31日
    8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