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奶牛一天放的屁收集起来,竟然可以烧开20升的水?

全球变暖加剧了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自 2006 年至 2018 年期间每年上升 3.7 毫米,同时也导致更频繁和更强烈的极端天气事件,如飓风和热浪,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构成严重威胁。但奶牛吃什么,跟全球变暖能有什么关系呢?你别说,还真有,今天咱们就来了解一下。

温室气体,和牛有什么关系?

我们知道,全球变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温室气体排放,像二氧化碳(CO₂)、甲烷(CH₄)和氧化亚氮(N₂O),都能通过吸收和储存热量导致全球变暖。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数据显示,自工业化以来,人类活动已使全球温度上升约 1.1°C,其中温室气体排放是主要驱动因素。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能源行业是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占全球排放量的 73.2%,其中电力和供热部门占 42%。而农业活动,如畜牧业、稻田种植等,是甲烷和氧化亚氮的重要来源,占全球排放的 17%。水泥生产等工业过程和化学制造约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 20%。此外,废弃物处理和填埋场产生了约 3%的甲烷排放。这些排放源相互作用,共同推动气候变化。

上面提到农业活动产生的甲烷排放占 17%,其中畜牧业本身就贡献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 14.5%,其中的一大部分就来自牛放屁、打嗝排放出的甲烷。所以说,牛和温室气体排放还真脱不开关系。

为什么牛等反刍动物在消化过程中会产生甲烷呢?这主要是因为其胃部,特别是瘤胃内的微生物在分解纤维素和其他碳水化合物时进行厌氧发酵。这种生物化学反应的副产物之一是甲烷,通过打嗝和放屁排放到大气中。

甲烷的排放量因动物种类、饲料种类和饲养方式而异。以奶牛为例,每头奶牛每天可排放约 250-500 升甲烷,约占反刍动物总甲烷排放的 20%。为了减少这种排放,科学家建议通过调整饲料组成以及改进养殖方式来减缓甲烷的产生,从而降低畜牧业对气候变暖的影响。

如何让牛少打嗝放屁?

考虑到人对牛肉和牛奶的需求,靠不养牛来减少排放并不现实,但人们仍然可以想到别的办法。

2021 年,根据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一项研究表示,科学家在 5 个月的时间内给 21 头牛的饮食中添加了一种红藻(Asparagopsis taxiformis),仅占总饲料量的 0.2%,结果显示甲烷排放量减少了高达 82%。而 2024 年 12 月,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科学家又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新的研究成果。

研究在美国蒙大拿州的半干旱牧场进行,探索添加含红藻的颗粒补充剂对肉牛甲烷排放的影响。24 头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处理组饲料中添加 20%的海藻补充剂,该补充剂含有抑制甲烷生成的溴仿。通过排放监测系统测量牛的甲烷、二氧化碳和氢气排放,并记录体重和饲料摄入量。结果显示,处理组甲烷排放量减少 37.7%,从 182 克/天降至 138 克/天。

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学院院刊》的研究(来源:文献 1)

目前来看,只要溴仿用量被严格控制,并对其代谢与残留进行持续监测,其作为饲料添加剂是安全的,但需要更多研究来支持这些结论,特别是在长期效应和加工副产物方面。

在饲料中添加藻类可以使甲烷排放量下降(来源:作者拍摄)

研究还发现,处理组的氢气排放量显著增加,而二氧化碳排放量略有下降。这表明甲烷生成路径的抑制改变了瘤胃内的代谢过程。总体而言,该研究验证了含溴仿的海藻补充剂在实际牧场条件下减排甲烷的有效性,为实现可持续畜牧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这种方法不会对牛的健康、体重增长或乳产量产生显著影响,同时饲养成本的增加也在可接受范围内,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科学家认为,如果将这种技术推广至全球范围的畜牧业,不仅能够大幅减少甲烷排放,还能在满足全球对牛奶和牛肉需求的同时实现更加可持续的畜牧业生产。此外,与传统的减排措施相比,海藻补充剂的生产与应用具有较低的技术门槛,利于推广到低收入地区。

当然,要给牛“减排”,海藻并不是唯一的选择。比如从反刍动物甲烷产生方式出发通过调整饲粮结构、优化饲养管理、优选适宜品种和生理状态动物以及利用植物次级代谢产物(如单宁、皂苷和精油等)、微生态制剂(如酵母菌、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微生物)、有机酸(如苹果酸、延胡索酸和单宁酸等)、无机化合物(3-NOP)以及藻类(海藻和微藻)等多种减排措施,降低甲烷排放。

研究发现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具有甲烷减排作用,如单宁、皂苷、类黄酮和精油等。单宁可以结合瘤胃中微生物外膜上的多糖、蛋白质成分,从而降低瘤胃微生物的活性,使甲烷气体的产生量降低。还有试验表明,在山羊中使用浓缩单宁可以减少 50%的甲烷。在体外批量培养中,随着皂素剂量的增加,甲烷排放减少 29%,原生动物数量减少 50%。

牛屁竟然能废物利用?

除了通过添加海藻改变饲料成分来减少牛的甲烷排放外,直接收集牛排放的甲烷并加以利用同样是一种有趣且具有潜力的解决方案。阿根廷国家农业技术研究所(INTA)早在 2014 年就提出了一项创新性研究,为牛佩戴塑料背包并通过管子连接其最大的消化器官——瘤胃,从中提取甲烷。

据研究数据,每头牛每天可以收集约 300 升甲烷,这些气体经过处理后可以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使用。可能你会问,区区 300 升甲烷够干什么呢?让我们来简单算一算。

300 升的甲烷是什么概念呢?大家都知道我们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就是甲烷,以甲烷用作烧水为例,我们来做个计算,已知条件如下:

甲烷体积:300 升 = 0.3 立方米。

甲烷的密度:0.656 kg/m³。

甲烷的燃烧热:55.5 MJ/kg。

水的比热容:4.186 kJ/(kg·℃)。

加热效率:假设为 60%。

水的初始温度:20℃。

水的沸点:100℃。

通过以下的步骤我们可以算出,如果一头牛一天放 300 升的屁,这么多甲烷,可以烧开近 20 升的水!

300 升甲烷可以烧开近 20 升的水(来源:作者计算)

尽管这一技术仍处于概念验证阶段,但它的应用前景尤其在偏远地区的农场中显得极具吸引力。阿根廷作为全球重要的牛肉生产国,拥有超过5000万头牛,如果这一技术能够推广到规模化应用,将大幅减少牧业甲烷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总结

奶牛放屁和打嗝所排放的甲烷,看似是日常畜牧业的无害现象,但实际上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不容忽视。科学家们通过创新的技术手段,如改进饲料组成、添加海藻补充剂以及开发甲烷收集设备,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这些研究不仅在理论层面验证了甲烷减排的可行性,更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或许未来随着这些技术的成熟与推广,我们有望在不牺牲畜牧业生产效率的情况下,显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参考文献

[1]Meo-Filho, Paulo, John F. Ramirez-Agudelo, and Ermias Kebreab. "Mitigating methane emissions in grazing beef cattle with a seaweed-based feed additive: Implications for climate-smart agricultur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21.50 (2024): e2410863121.

[2]Roque, Breanna M., et al. "Red seaweed (Asparagopsis taxiformis) supplementation reduces enteric methane by over 80 percent in beef steers." Plos one 16.3 (2021): e0247820.

[3]李高龙,吴兆海,赵连生,等.反刍动物甲烷减排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24,51(11):4812-4823.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4.11.016.

[4]Qiu, Jian-qiang,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in regulation of tannins on intestinal microbiota of animals." (2023): 772-781.

[5]Waghorn, Garry C., and Warren C. McNabb. "Consequences of plant phenolic compounds for productivity and health of ruminants." Proceedings of the Nutrition Society 62.2 (2003): 383-392.

[6]Animut, G., et al. "Methane emission by goats consuming diets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condensed tannins from lespedeza." 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44.3-4 (2008): 212-227.

[7]https://science.nasa.gov/climate-change/causes/

[8]https://www.fao.org/

[9]https://openknowledge.fao.org/handle/20.500.14283/cc9029en

策划制作

作者丨Denovo团队

审核丨史文清 北京市畜牧总站 正高级畜牧师

策划丨丁崝

责编丨丁崝

审校丨徐来、林林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4702.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4年12月15日 上午9:16
下一篇 2024年12月15日 上午9:16

相关推荐

  • 保护这些“豹豹”,为什么要从种地开始?

    大家好,我是来自猫盟 CFCA 的施奇静,负责豹乡田项目。 猫盟自2008年以志愿者身份开启保护工作,并于2017年注册成立重庆江北飞地猫盟生态科普保护中心。11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中国本土12种野生猫科动物,荒漠猫、豹猫、豹、丛林猫、亚洲金猫、虎、兔狲、雪豹、亚洲野猫、欧亚猞猁、云猫和云豹的研究和保护工作。 我所负责的豹乡田位于山西晋中市和顺县,主要保护华…

    2025年3月5日
    11500
  • 自然界的十大演化“,一个比一个离谱(上)

    Ailsa Harvey 在浩瀚的生物进化长河中,有许多生物以其独特而奇异的演化路径,成为了自然界中的佼佼者。这些生物不仅让我们惊叹于生命的多样性,也让我们对进化论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探索动物进化史上的十大演化怪咖。 隐形蛙 全球约有 150 种玻璃蛙 隐形蛙的奥秘 在生物界中,内脏作为生命的核心,无疑是身体最为脆弱且需要严密保护的部分之一。为…

    2025年4月1日
    5600
  • 刷手机又“快放”了吧!长期倍速看视频竟对大脑有伤害?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倍速播放视频已经成为许多人观看视频时的常见习惯。然而,近期有研究指出,长期倍速看视频可能会对大脑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那么,这种说法是否科学?倍速看视频究竟会对大脑产生哪些影响呢? 一、倍速看视频对大脑的影响 理解能力下降 倍速播放视频会显著降低观众的理解能力。当视频以2-3倍的速度播放时,观众往往无法捕捉到每一个细节,尤其是低频声音和对…

    2025年3月28日
    7600
  • “橄榄油是最好的油”“橄榄油是智商税”?答案是……

    流言 “橄榄油是最好的食用油” / “买橄榄油是智商税” 关于橄榄油,有人说它是“最好的食用油”,但又有人说它是“智商税”。 流言分析 这两种说法都不准确。 总的来说,橄榄油是一种富含油酸、饱和脂肪酸很少的植物油,它是一种比较好的食用油,但并没有比其他植物油明显更高的营养价值。至于橄榄油是不是智商税,关键还是看自己的消费水平。 橄榄油,在西方被誉为“液体黄金…

    2025年2月22日
    14200
  • 很多人都错了!蒜薹VS蒜苔,到底哪个对?

    植物的中文名称,犹如精炼的密码,蕴含其原产地、形态特征等丰富信息,省去冗长的生物学术语描述。然而,鉴于中国文字的深厚底蕴与悠久历史,植物名称在漫长的岁月变迁中经历诸多演变。 为此,蝌蚪五线谱特别邀请深圳市作家协会的魏德勇先生,针对那些常见却易于误读或错读的植物名称,从它们的命名由来、生物特性、历史演变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 日常生活,无论是踏入超市、菜市场…

    2024年12月22日
    25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