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睡眠”冲上热搜,医生提醒:睡了可能等于没睡

你的睡眠还好吗?

连日来,有关“碎片化睡眠”

相关话题持续引发关注

“碎片化睡眠”的危害不容小觑

严重性等同于熬夜

它容易导致代谢综合征

使机体代谢发生紊乱

包括糖代谢的异常

进而可能引发高血糖或高血脂等问题

同时“碎片化睡眠”还会给心血管系统

带来巨大压力

长期熬夜或碎片化睡眠更是增加了

罹患老年痴呆等

老年退行性疾病的风险因素

医生:对放松、代谢、记忆都有影响

“碎片化睡眠”,顾名思义指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晚上睡觉途中中断或醒来好多次。与只持续几秒,自己可能并不记得的短暂“微唤醒”相比,“碎片化睡眠”的特点是自己能非常明确地意识到“醒了”,且醒来后都要再次费劲地入睡。

对于有些人来说,“碎片化睡眠”还出现在重要的、令其激动的大活动前夜,很多人很容易“激动得睡不着”,每次醒来一看,怎么才过了一两小时。

同时,一些照料新生儿的家长或者值夜班的“打工人”,也更易出现长期的碎片化睡眠。

碎片化睡眠中不能进入深睡眠期,而是处于思睡期和浅睡期,因此此时一直醒来确实不够达到解除疲劳的目的,不利于大脑清理垃圾,也会对身体代谢造成影响。

专家解释,这也是为何长期“碎片化睡眠”的人群容易在白天出现嗜睡、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甚至进一步诱发代谢、认知、心血管和免疫等系统毛病的原因。

对于睡眠出现问题的人来说,主要分为药物干预和非药物干预两种主要途径。如果没有器质性疾病,是家族遗传性或散发的基因变异疾病,能够确诊的先天睡眠障碍,只能用药物保证必要的睡眠。

此外,一些顽固性睡眠障碍或特殊时期的睡眠障碍,都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物干预。但对于其他患者而言,通常建议首先尝试非药物干预。专家表示,日常生活中营造必要的睡眠环境很重要,重点在于要避免强光刺激、避免噪音刺激。“比如白噪声的原理是形成反复同样节律的刺激,单调重复,对于大脑来说枯燥的东西确实有利于刺激睡眠反应,辅助睡眠。”

你经历过睡眠碎片化吗?

你是否有经历过,晚上睡觉会莫名其妙中途醒来好多次,每次醒来后都难以再次入眠,这种况呢?这就是“睡眠碎片化”。那怎么判断自己睡眠碎片化严重度呢?

可以记录下睡眠数据,然后套上这个公式:睡眠效率=睡时长/躺床上的时间。举个例子:你晚上11点上床,12点睡着,间反复清醒的时间加起来1小时,第二天早上7点醒的,那么一般来说,睡眠效率分为三档:高效率:90%-100%;正常效率:85%-90%;低效率:85%以下,睡眠效率越低,代表睡眠碎片化程度越严重!

如何改善睡眠碎片化?

据生命时报报道,最近《英国医学杂志》子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提出了一个改善睡眠的有效方法:

在晚上进行碎片化、短时间的“轻量型”阻力训练——深蹲、提踵、提膝展髋,可以使当晚的睡眠时间延长近30分钟。

体重抗阻锻炼包括3个动作,无需器械,仅靠自身体重完成:

1、站立提膝展髋,站立时抬高一条腿的膝盖,把抬起的腿向外侧打开(右腿向右,左腿向左),然后收回来放下;

2、深蹲,模仿坐椅子的动作,但不要真的坐上去,注意膝盖不超过脚尖;

3、提踵,即踮脚。

每个动作20秒,3个动作做完是1分钟,循环3轮,一次只需3分钟,每隔30分钟进行一次。

最后祝大家可以一觉睡到天亮!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5030.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4年12月23日 上午10:55
下一篇 2024年12月24日 上午10:55

相关推荐

  • 身体不舒服,就喝板蓝根?当心喝到中毒昏迷!

    审核专家:彭国球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 进入冬季,各种呼吸系统疾病频发 感冒、咳嗽、流鼻涕轮番上阵 板蓝根成了不少人的必备药品 时不时就喝一包 美其名曰“预防感冒” 不过,它真的能“无脑”喝吗? 01板蓝根喝到昏迷入院 板蓝根真的能随便喝吗?这不,张先生就因为喝板蓝根而进了医院! 张先生本身就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但他不仅没有遵医嘱进行…

    2024年12月14日
    5500
  • 2023年“药学科普作品”征文展示 | 了解幽门螺杆菌,看这些问题!

    在医院门诊药房的窗口,经常会听到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患者这样抱怨—— “这是啥子黑心医生哦,又开一大包药搞提成,赚的都是黑心钱……” “这么多药,药都吃饱了,不用吃饭了……” “天呀,太多药了嘛,早说我背个背兜来背嘛……” “这医生是不是搞拐了哦,我就胃有丢丢不舒服,吃这么多药,吃了更不舒服….” 这些患者为什么会有这样抱怨呢?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或者不完…

    2024年12月25日
    4500
  • 高温与衰老:隐藏在分子层面的秘密关联

    作者:黄湘红 黄艳红 段跃初 在当今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高温天气日益频繁,其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逐渐成为科学界关注的焦点。近日,美国老年学学会年度科学会议上公布的一项研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与深思。这项研究通过对 3000 多人的 DNA 标记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了长期暴露于高温环境与分子变化之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联系,而这种分子变化极有可能是加速衰老的一种…

    2024年12月12日
    6800
  • 注意!如果鼻腔流出这种液体,可能是大脑“漏水”了

    日常生活中,不小心出错时,我们经常会调侃自己或朋友“脑子进水了”。实际上,正因为“进水了”,脑子才能更好地运转。 有研究表明,人脑中约有150ml的“脑脊液”,这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人的大脑就悬浮浸泡在这些脑脊液中,既能确保大脑不轻易受到外界有毒物质的入侵,也限制了体外一些激素对大脑的影响。 脑脊液在人脑中进行有方向性的流动,从脑室流向中脑导水管,供大脑正…

    2024年12月4日
    8400
  • 急性胰腺炎防治

    急性胰腺炎 张晓娟 丁显飞 孙同文 33岁余某聚会饱餐饮酒后出现持续性左上腹痛,伴心慌、胸闷症状,无恶心、呕吐等症状,至医院检查为急性胰腺炎,治疗2天症状持续加重,因氧合差、尿少转至我院,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经禁食、胃肠减压、药物、机械通气、CRRT、ECMO支持、穿刺引流等努力治疗31天后转危为安,顺利出院。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

    2024年12月17日
    6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