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已解冻95%”!《恭喜发财》为什么能成为过年神曲?

每次一听到《恭喜发财》的前奏,就有种感觉好像快要过年了。今年也是如此,12 月底了,网友又开始集体调侃“刘德华已解冻 95%”......

图源:某社交平台

除了《恭喜发财》,还有圣诞“钉子户”牛姐牛姐 Mariah Carey 的《All I Want for Christmas Is You》,这首之于美国的地位和我们刘德华的《恭喜发财》之于新年的地位差不多,每逢平安夜圣诞节,大街小巷到处都会播放这首歌。

另外,还有著名的“尼禄”,来自于日本,因为其一段反差的圣诞歌风靡了全网,被制成转圈小人后,成为了二次元每年圣诞的保留节目。

以上三首歌,也被网友称为“解冻三巨头”。图源:某社交平台

那这种情况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像这样听到一首歌曲就能立马联想到节日,这种记住不相关事物之间关系的能力叫“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

什么是“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人们在后天生活中习得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而像我们通常所说的比如“膝跳反射”,也就是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使得小腿抬起,或者“缩手反射”、“眨眼反射”等,其实属于“无条件反射(unconditioned reflex)”,是人们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不需要大脑皮质的参与,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比如脑干、脊髓等来完成即可。

它们的区别在于,“非条件反射”是外界刺激和有机体反应之间与生俱来就有神经联系,它们也被称为“无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反应”。比如食物能引发唾液分泌,食物就是一种“无条件刺激”,唾液分泌则是“无条件反应”。

想要建立“条件反射”,则需要经历重复性刺激,让一种原本不会引发特定反应的事物,也就是“中性刺激”,也能引发有机体的反应。

那么,大脑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其实,“条件反射”也是建立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的。俄国生理学家伊万·巴甫洛夫(Ivan Pavlov)发现并详细研究了这一过程:在他的实验中,以狗作为实验对象,以“食物”作为“无条件刺激”,“引起唾液分泌”为“无条件反射”,以“铃声”作为“中性刺激”。他让“中性刺激”(铃声)与“无条件刺激”(食物)同时出现,也就是每次在给狗食物之前,先响起铃声,然后立刻提供食物,在这样多次的重复实验后,观察是否仅仅响起铃声,不再提供食物,也会引起狗的唾液分泌。

实验结果是,狗听到铃声后,会自然地分泌唾液。而这时候,铃声就不再只是“中性刺激”,而变成了“条件刺激”,引起唾液分泌则是“条件反应”。

《恭喜发财》

为什么能带来过年的氛围?

回到开头的例子,《恭喜发财》这首歌也是一种原本不会引起特定反应的“中性刺激”,想要它能引起“条件反射”,则需要经过一个反复刺激的学习过程。

回想一下,《恭喜发财》这首歌曲,是不是总是反复在过年逛商场、超市,或者在街头买年货的时候听见?无论是春节的红灯笼、鞭炮声,还是一家人的团聚,其实都可以成为“无条件刺激”,因为它们自然引起愉快或激动的情感反应(也就是“无条件反应”)。

所以《恭喜发财》和“过年”这件事,长期在一起出现之后,每当大家听到这首歌就能立刻联想到过年了,这首歌就变成了“条件刺激”,形成了“条件反应”。

以音乐为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在电影《发条橙》和《这个杀手不太冷》里,凶杀案画面总是在使用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曲,导致每当观众一听到第九交响乐曲,可能都会不禁汗毛竖起。

近几年因为电视剧《隐秘的角落》而大火的《小白船》则原本是一首单纯的儿歌,在人们没有建立和谋杀剧情之间的“条件反射”时,这首歌普通而纯真,但当谋杀剧情和儿歌之间建立联系时,童真的儿歌也能变成恐怖歌谣。

也有的音乐本身就能带来恐怖的感觉。科学家发现,反节奏的非线性的噪音会让人或者其他哺乳动物不安。放在音乐中,可以具体到 A 调到降 E 的区间,或者是降 D 到 G 的区间。反复用这种不和谐的节奏可以带来不快。比如在中世纪,音调当中有一个区间甚至开始被称为“魔鬼的区间”,它指的是间隔三音,或增四音。

所以《恭喜发财》之所以能够带来过年的氛围,不仅是“条件反射”的作用,音乐本身的音程、音阶、节奏、旋律的平滑程度也都很重要。比如 C 到 E(大三度)或 A 到 F(小六度)。这些音程听起来和谐且悦耳,是许多旋律中的关键构成部分。大调(major scale)如 C 大调 (C-D-E-F-G-A-B) 整体听起来积极明亮,有助于带来愉悦感。

2014 年发表于《自然》(Nature)杂志的一项研究成果发现,音乐与大脑的多个区域有着确切的联系。

音乐能作用于我们的情绪,《恭喜发财》作为一首欢快的歌曲,能够激活“中脑边缘通路”(又称奖赏途径,是脑中的多巴胺通路),中脑边缘通路里的伏隔核区域也激活水平也会更高,加强与听觉皮层、腹内前额叶等音乐加工脑区之间的链接

这个区域是我们大脑重要的奖赏系统,早在史前人类觅食成功的时候,这个系统就会激活并释放多巴胺等神经递质,让我们尝到达到目标或获得胜利的“愉悦感”。这也是为什么在晚会上听到《难忘今宵》时,大家已经不会好奇为什么每年都是同一首歌曲了。

那么,还有哪些歌曲可以引起你的条件反射,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参考文献

[1]https://baike.baidu.com/item/%E6%A2%9D%E4%BB%B6%E5%8F%8D%E5%B0%84/107258

[2]孙亚楠,刘源,南云. 音乐对情绪的影响及其脑机制的相关研究 [J]. 自然科学进展, 2009,19 01 47-52.

[3]项爱斋,张云亭,张权,李威. 音乐刺激激活人脑情感系统的fMRI研究 [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6, 02

107-110.

[4]www.ncbi.nlm.nih.gov/pubmed/10204547/

[5] https://www.cdstm.cn/gallery/kxfdj/202011/t20201105_1036811.html

策划制作

作者丨乌穹 科普创作者

审核丨赵伟 天津大学泰达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策划丨一诺

责编丨一诺

审校丨徐来、林林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5470.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4年12月30日 上午10:58
下一篇 2024年12月30日 下午12:40

相关推荐

  • 一出现就是14颗?万“虫”复苏,当心别被“臭屁虫”喷到……

    春暖花开,万“虫”复苏。 最近,有网友在收衣服时发现上面沾有数十粒绿色虫卵,密密麻麻,令人头皮发麻。事实上,很多人都发现,每年3月中旬开始到5月,这些绿色虫卵就会出现。这些绿色的虫卵不仅会出现在衣服上,连被子、毯子、阳台防盗网上也有。 绿色虫卵是什么? 其实,这是荔蝽(臭屁虫)的虫卵,这种虫子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西、广东一带。 成虫产卵期从3月中旬持续至10月…

    2025年3月26日
    7900
  • 37年后,虎鲸又流行把死鲑鱼当帽子丨自然小喇叭

    欢迎收看自然小喇叭栏目的第71期,在过去的半个月里,我们搜罗了以下值得一看的自然新闻和研究: 1)近千只被走私的动物,终于回家了 2)37年后,虎鲸又戴上了鲑鱼帽子 3)螃蟹的大脑,也会感受疼痛 4)肉食动物狼,竟然爱吃花蜜 5)猫猫视频,可以判断它们痛不痛 6)虎鲸密切合作,捕猎世界上最大的鱼 狐猴和陆龟回家 近千只被走私的狐猴和陆龟,终于能重返家园了。 …

    2024年12月14日
    23900
  • 哪吒闹海教你防癌:三头六臂斗癌魔,这些"法宝"要备好!

    龙王掀起惊涛骇浪时,哪吒用混天绫搅得龙宫天翻地覆。我们的身体里也可能潜伏着"癌症风险"这样的"恶龙",掌握这些防癌法宝,你也能像哪吒一样守护健康乾坤。 一、火眼金睛识“癌龙” 哪吒能在惊涛骇浪中直捣龙宫,我们也要学会识别身体的"预警信号": 1. 持续低烧: 像东海持续翻涌的浪花,不明原因低烧超2周…

    2025年2月7日
    13700
  • 科学技术普及法完成首次修订,这些看点值得关注

    12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这是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来首次修订。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有哪些看点?“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盘点。 看点一:首次设立全国科普月 我国现行科学技术普及法自公布施行以来,对促进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推动创新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

    2024年12月26日
    26000
  • 小行星正在“盯紧”地球!人类如何防御“飞来横祸”?

    小行星撞击风险是人类长期面临的重大威胁,关乎全球安危与文明存续,监测预警是行星防御的第一步,使命重大,也是重要技术挑战。 艺术家笔下的小行星碰撞 无法忽视的巨大威胁 太阳系存在众多小行星,尺寸在几米到几百千米不等,形状各异,飞行在环日轨道。大部分小行星分布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和海王星外的柯伊伯带,但也有一些小行星距离太阳和地球更近。 火星和木星之间…

    2024年12月22日
    27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