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一口脖子伸出二里地”,干噎酸奶到底是什么?

近期,一种可以嚼着吃的“干噎酸奶”引起大家关注。不少网友发布品尝视频,展示其干噎程度,并调侃“咽的时候脖子要伸得很长”“吃完这款酸奶脖子能长出八块腹肌”。

视频截图 来源:网络社交平台

随着这款酸奶的流行,许多人开始尝试自制,但有人吃完自制的干噎酸奶后呕吐不止,被诊断为因干噎酸奶细菌超标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这令很多人好奇,干噎酸奶到底是什么,有何魔力?我们在食用时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什么是“干噎酸奶”?

“干噎酸奶”其实就是希腊冷萃酸奶,它和普通酸奶的区别就是不含乳清,将普通酸奶中大部分乳清通过静置过滤去掉,使酸奶质地变得十分浓稠厚实,形态酷似石膏,口感类似于冰淇淋或奶油,可以理解为一种“浓缩”酸奶。

干噎酸奶 来源:央视新闻

起初,很多健身达人为了既能降糖减脂,又能补充蛋白质,纷纷选择用无糖或低糖酸奶做为底料,加上燕麦、新鲜水果、坚果等健康食物,这样一碗富含优质蛋白、钙、维生素且低脂低糖还能饱腹的营养餐就做好了。随着大家对“无糖”“健康”的追求不断极致化,碗底的普通酸奶也逐渐被去掉了乳清的“干噎酸奶”所替代。

不过医生表示,干噎酸奶跟普通的酸奶比起来,丢失了一部分营养成分。酸奶经过浓缩,蛋白含量相对来讲高一些,但是也并不是像网上说的低脂食品。

自制干噎酸奶导致细菌性食物中毒

近日,一女生在家自制干噎酸奶,结果吃完后呕吐不止:被诊断为细菌性胃肠炎。究其原因,该女生说,昨天买了很好吃的干噎酸奶,吃完后不过瘾,还想吃,就自己做一点,制作过程中,用洗脸巾将酸奶包裹好,放进了冰箱,之所以用洗脸巾,是因为洗脸巾有一定的吸水效果,符合做干噎酸奶的要求。当然,冰箱里还放置了其他的生、熟食物。吃完自制的干噎奶后,很快出现肚子疼,恶心呕吐,到医院就诊后,被诊断为“细菌性胃肠炎”。

酸奶过滤看似简单,其实自制时非常容易被污染,尤其是需要放置在冰箱内,更是增加了被细菌污染的风险,尤其是被李斯特菌污染。

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菌株,是引起食源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菌,其致死率可达20%~50%。李斯特菌在0~4℃冷藏环境下仍能生长繁殖,在-20℃的低温环境下也能存活1年!

冰箱冷藏室的低温环境很适合李斯特菌生存和繁殖,生奶源及其制品、冰激凌、生食的水果蔬菜、肉及肉制品、冷的熟食生食类、烟熏类海产等,都是容易被李斯特菌污染的食品。

李斯特菌感染途径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

一般免疫力正常的成人并不容易感染李斯特菌,但是新生儿、孕妇、老年人,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以及细胞免疫缺陷的人群很容易被感染。一旦食用被它污染的食物,可能会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泻、关节痛、头痛及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对孕妇来说还有可能引起流产、早产等严重后果,一般潜伏期是8至24个小时。

为了避免出现食品安全风险,建议大家尽量购买干噎奶的成品。如果一定要自制,要注意:

① 选择新鲜、优质酸奶,确保原料安全。

② 确保制作过程卫生。如彻底清洁双手和可能接触食材的所有容器、工具等。

③ 选择一次性的、食品可用的过滤布或直接用彻底清洗消毒的过滤器来过滤。

④ 注意密封、冷藏储存。最好与生肉、生海鲜、沙拉等易被李斯特菌污染的食物分开存放。做好的自制干噎酸奶最好尽快吃完,不超过三天为宜。

干噎酸奶可能导致窒息

最近网络上不少人跟风发布自己大口吞咽干噎酸奶的视频,酸奶在口中难以咀嚼,堆积在上颚,吞咽困难,让人光是看上去就感觉到了满满的窒息感。

干噎酸奶,顾名思义,酸奶的水分很少,质地粘稠,如果是很大口吞咽的话,非常容易引起窒息,尽量不要给小朋友和老人尝试,如果想要品尝,建议一口的量不要太大,避免在品尝和吞咽过程中存在的窒息风险。

本文封面图片来自版权图库,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5632.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1月1日 上午10:58
下一篇 2025年1月1日 上午10:58

相关推荐

  • “新研究:牛奶致癌还导致心脏病”?别信!

    流言:“常喝牛奶会增加中国人癌症风险,还可能增加女性心脏病风险” 最近有个说法传播的非常广,“国外有最新的研究发现喝牛奶会增加心脏病和癌症风险”,内容分别引用2024年一项瑞典的研究——“与每天喝 0.5 杯( 100 毫升)相比,每天喝 2 杯( 400 毫升)牛奶,患缺血性心脏病风险增加 5% ,每天喝 3 杯(600毫升)风险增加 12% ,每天喝 4…

    2024年12月15日
    5700
  • @孕妈:极不友好!警惕“喵星人”身上的弓形虫

    弓形虫是一种胞内寄生虫,与布鲁氏菌病一样,凡是进入了细胞内,治疗起来就非常麻烦,而且关系到胎儿的健康,因此准备怀孕的年轻的姑娘们,在怀孕前后均不推荐喂养宠物猫,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种极易造成流产和死胎的胞寄生虫吧! 一、什么是弓形虫? 弓形虫是一种单细胞的寄生虫,它的学名为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这种寄生虫可以感染包括鸟类、哺…

    2024年12月20日
    5700
  • 又是哪部剧的主人公得了“失忆症”!这种“症”真的存在吗?

    图虫创意 在许多影视和文学作品中,“失忆”常常作为一种极具戏剧化的情节出现。然而,随着失忆梗的频繁出现,人们开始好奇,“失忆症”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存在吗?记忆是否能够像电视剧中那样,丢失后又奇迹般地恢复呢?在本期的科普探索中,让我们来一起揭开失忆症的神秘面纱,探索记忆的奥秘。 1.记忆是如何产生和消失的? (1)记忆的形成: 基于目前对记忆形成机制的认识,我们…

    2024年12月31日
    2600
  • 取自“植物界国宝”,代表合成科学“圣杯”,紫杉醇不一般!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Denovo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正值秋季,一些红彤彤的小果子常在园艺和盆景中出现。然而,你或许不知道,它们其实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这种植物不仅外观优雅迷人,更是抗癌药物“紫杉醇”的天然来源,可谓植物界的瑰宝。 红豆杉 (图片来源:pixabay) 紫杉醇因其独特的抗癌机制而备受关注,从发现到临床应用的过程,展现了科学家们对抗…

    2024年12月16日
    6800
  • 北京近日出现“三日凌空”?现在脱水还来得及吗!

    近日,#北京天空出现三个太阳#的消息冲上热搜 网友们也纷纷晒出自己拍到的神奇景象 图源:小红书 看到这一现象 不少人想到了《三体》中写到的“三日凌空” 怎么没人通知我脱水?! 那么,天空中为什么会出现三个太阳? 这一复杂晕相景观其实包括了大晕圈(46°)、小晕圈(22°)、幻日、幻日环和环天顶弧。 环绕太阳的小晕圈(22°)以及两侧的幻日较为清晰,太阳被泛棕…

    2024年12月14日
    7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