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监测血糖,如何才能更准确|联合国糖尿病日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糖尿病常被人们称为“甜蜜的杀手”。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

糖尿病常被人们称为“甜蜜的杀手”。正确居家监测血糖,对于规范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居家监测血糖,如何才能更准确|联合国糖尿病日

稳住血糖有必要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因人而异,依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制定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对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通常建议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毫摩/升,非空腹血糖不高于10毫摩/升。

如果血糖管理不达标,长期慢性高血糖会导致糖尿病相关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提早发生或者加重,组织、器官感染的概率增加,严重时还会发生高血糖危象(酮症酸中毒、高渗透压综合征等);如果血糖管理不达标,患者还可能发生低血糖,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合理控制血糖。

监测血糖有讲究

测量的时间点一般是早晨空腹、早餐后1小时或者2小时、午餐后1小时或者2小时、晚餐后1小时或者2小时。少数患者需要监测餐前及睡前甚至凌晨血糖。居家监测血糖的具体时间应遵医嘱。

此外,某些特殊情况尤其需要注意。比如,晚餐前甚至睡前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血糖波动大的患者,还需要测量临睡前的血糖,通常需要保证睡前血糖在6.0毫摩/升以上,以免出现夜间低血糖。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病程长的患者常表现为无感知的夜间低血糖,这一问题危害很大,可诱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甚至猝死。

如果患者反复出现空腹高血糖的情况,就需要检测凌晨2时和3时的血糖,如果这段时间发生低血糖,就会引起晨起反应性高血糖。一旦出现上述情况,使用基础胰岛素患者需要减少剂量;口服磺脲类促泌剂患者需要及时就诊调整治疗方案。

操作方法要正确

居家监测血糖先要做好测血糖相关物品的准备,包括采血针、血糖仪、血糖试纸、酒精、棉签。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清洁双手

居家监测血糖,如何才能更准确|联合国糖尿病日

洗净双手,并擦干。

安装试纸

居家监测血糖,如何才能更准确|联合国糖尿病日

从试纸瓶中取出试纸,避免接触试纸吸血口和电极区,试纸电极端平行插入血糖仪的试纸接口。

采血部位消毒

居家监测血糖,如何才能更准确|联合国糖尿病日

一般用无菌棉签或者无菌棉球蘸取75%酒精,以采血点为中心,顺时针消毒,勿反复擦拭。

采血

居家监测血糖,如何才能更准确|联合国糖尿病日

待消毒部位完全干燥后进行采血。选择手指指腹两侧为采血部位,避免针刺指端中间部位,因为指腹中间神经丰富,痛感明显。

虹吸

居家监测血糖,如何才能更准确|联合国糖尿病日

第一滴血用棉签擦拭,弃掉第一滴血;吸取第二滴血,轻轻挤压指腹,待第二滴血自然流出时,用已经安装好试纸的血糖仪,在试纸条的采血端,通过“虹吸”效应,把这滴血吸入试纸上面,避免试纸紧贴皮肤,然后把血糖仪平放,等待几秒后读数。

止血

居家监测血糖,如何才能更准确|联合国糖尿病日

用无菌棉签止血,按压采血点1分钟左右。

丢弃废物

居家监测血糖,如何才能更准确|联合国糖尿病日

按照规定,将用过的试纸、酒精棉、棉签丢弃到黄色垃圾桶。采血针建议专门用一个封口的瓶子丢弃,避免扎伤他人。

注意事项要记牢

很多因素会导致居家监测血糖值不准确,包括测量时间、测量方法等细节。

1

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的时间定义。空腹血糖:这里的空腹状态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不吃早饭的状态,而是经过8~12小时禁食过后的状态餐后血糖:是从开始进餐的时间算起,不是用餐结束后的2小时。

2

血糖试纸应密封、干燥、避光保存。注意,血糖试纸自第一次开瓶后的使用有效期是3个月

3

取出试纸时应避免手指直接接触测试区,取出后立即盖紧瓶盖密封,避免试纸氧化或受潮。不能切割、弯曲或以其他任何方式改变试纸。

4

选择手指:中指和无名指侧面最为常用,因为这两根手指日常使用频率较低,表皮厚度较薄,神经感觉不会特别灵敏,有利于减轻疼痛。

5

采血前可揉搓双手并轻轻按摩指腹。给手指采血部位的皮肤消毒的时候,要用酒精,不能用碘伏消毒。

6

要等消毒的酒精干透再采血,如果未干透会稀释血液,导致测量结果偏低。

7

采血时不能用力按压指腹,这可能使组织液被挤出后与血液混在一起,导致测出的血糖值不准确。为了增加出血量,可以使被针刺的手指下垂。

8

测血糖时不要随便移动试纸,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6191.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2月6日 下午7:13
下一篇 2025年2月6日 下午7:14

相关推荐

  • 干货!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护理中,如何用“心跳舞”来降压?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专家介绍,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在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护理中,除传统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外,创新心理干预方法也尤为重要。 其中,“用‘心跳舞’来降压”便是一种值得探讨和实践的方法。本文将详细阐述这一方法的原理、实践方式及在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护理中的应用。 一、用“心跳舞”降压的原理 高…

    2025年3月14日
    3300
  • 一次熬夜就会影响免疫力?研究发现:一夜不睡,免疫在崩溃!

    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一夜不睡,免疫真的很“崩溃”!即使仅经历一次熬夜不睡,也会引起免疫细胞的变化,导致炎症水平升高。 人的一生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优质的睡眠对身体而言,是一种重要的修复过程。你有没有一种体会,熬夜后特别容易生病、感冒?难道是因为熬夜之后,免疫力变差了吗? 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一夜不睡,免疫真的很“崩溃”!即使仅经历一次熬夜不睡…

    2025年2月28日
    5500
  • “舌下取栓”是什么?有什么功效呢?一文带你了解清楚

    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人们不断探寻有效的治疗与预防方法。其实,中医领域中有一种古老而独特的疗法 —— 舌下取栓,或许能为这些健康难题带来新的解决思路。 它究竟有着怎样的神奇之处,又能为哪些人群带来福音?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治未病与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罗运花教授为您解答。 一、什么是舌下取栓? 舌下取栓是一种中医治疗手法,指使用特殊的针…

    2025年2月21日
    6700
  • 全球首例!AI算法赋能医疗,截瘫患者重新站起来了

    脊髓损伤被称为“医学界的珠穆朗玛峰”,每一条受损的神经纤维背后,都牵动着数百万家庭的希望。当脊髓这个连接大脑与身体的“信息高速公路”遭遇事故或疾病时,截瘫患者不仅失去行动能力,更可能面临泌尿系统感染、肌肉萎缩、压疮等多种并发症。传统治疗手段如物理康复、神经修复药物等,往往只能延缓病程进展,却难以实现功能重建。 然而,2025年初复旦大学加福民团队的一项突破性…

    2025年3月12日
    2100
  • AI看病真能“秒懂”病情?有四大诊断依据,但要警惕……

    尽管AI在诊断依据的获取和处理上具有优势,但其局限性也不容忽视。 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 人工智能(AI)正逐渐渗透 生活的方方面面 “AI+医疗”也成为热门应用领域 很多人身体不适就选择AI问诊 不少医院也将AI医疗 落地到医院诊疗场景中 那么问题来了 “AI医生”能给人看病治病吗 自己用AI看病能否安心 “AI+医疗”成趋势 今年新年伊始,“AI+医疗”的应…

    2025年3月8日
    5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