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钱”变“伤身”?这些节约行为竟暗藏致癌风险!你中招了吗?

在生活中

勤俭节约是公认的美德

俗话说

“省到就是赚到”

但有些“节约”行为

看似精打细算

实则暗藏致癌风险

赔了健康 得不偿失!

元元医生

带着“省钱”避雷指南来啦

快看你中招了吗?

危险行为1:

剩菜剩饭反复吃

许多人为了节省开支,习惯将剩菜剩饭冷藏后反复加热食用。然而,这种做法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尤其是对于某些类型的食物。

风险:

1.细菌滋生:

食物在室温下放置时间过长(超过2小时)容易滋生细菌,尤其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肉类、海鲜)和含水量较高的食物(如凉拌菜)。

即使冷藏,部分耐低温的细菌仍可能缓慢繁殖。

2.亚硝酸盐生成:

剩菜,尤其是绿叶蔬菜(如菠菜、油菜),在存放过程中可能产生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本身毒性较低,但在特定条件下(如与胺类物质结合)可能转化为亚硝胺,这是一种强致癌物质。长期摄入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食物,可能增加胃癌、食管癌等消化道癌症的风险

3.营养流失:

反复加热会导致食物中的部分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B族维生素)流失,尤其是蔬菜和水果。

正确做法:

1.按需做饭:

根据家庭成员的实际食量准备饭菜,尽量减少剩菜剩饭的产生。

2.及时冷藏:

如果有剩菜,应在2小时内放入冰箱冷藏,冷藏温度应保持在4°C以下,以抑制细菌繁殖。

3.分类存放:

将剩菜按类别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例如,肉类、海鲜应与蔬菜分开保存。

4.控制存放时间:

剩菜在冰箱中的存放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尤其是绿叶蔬菜、海鲜和凉拌菜。肉类可适当延长至1-2天,但应尽快食用。

5.彻底加热:

食用剩菜前,应彻底加热至75°C以上,确保杀死潜在的细菌。加热时需注意均匀受热,避免部分区域温度不足。

6.避免反复加热:

尽量一次性吃完剩菜,避免多次加热,以减少营养流失和细菌滋生的风险。

危险行为2:

重复使用煎炸油

许多家庭在烹饪后会重复使用煎炸油,认为这样可以节省成本。

风险:

油脂在高温下(200-300℃)会发生氧化聚合反应,产生多环芳烃、丙烯酰胺等致癌物质。长期摄入这类油脂可能增加肝癌、胰腺癌等疾病的风险。

正确做法:

1.限制使用次数:

煎炸油最多使用2次,炸后油色深、杂质多就别用了。

剩油要滤渣,放密闭避光容器存阴凉处。可用剩油做凉拌菜等低温烹饪食物,避免多次高温加热。

2.减少用油量:

日常烹饪多选择煮、蒸、烤等方法,使用空气炸锅或烤箱等设备,减少烹饪过程中的用油量。

危险行为3:

舍不得用抽油烟机

一些朋友为了省电,有抽油烟机却舍不得用,或者炒完菜后随手把抽油烟机关掉。

风险:

厨房油烟中含有醛、酮、酸等有害物质,长期接触可能导致食欲不振、头晕恶心,严重时甚至引发头痛、胸闷、耳鸣。此外,长期吸入油烟中的苯并芘、二硝基苯酚等致癌物,会增加肺癌风险

正确做法:

1.提前开启抽油烟机:

在炒菜前就打开抽油烟机,确保油烟及时排出。

2.延时关闭:

炒完菜后,继续让抽油烟机运行3-5分钟,确保厨房内的油烟完全排出。

3.定期清洗:

保持抽油烟机的清洁,定期清洗滤网和内部,确保其高效运转,避免因油污积累影响排烟效果。

危险行为4:

舍不得买新鲜蔬果

为了省钱,长期以咸菜、腊肉等腌制食品代替新鲜蔬菜水果。

风险:

这种做法会导致维生素、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同时摄入过量亚硝酸盐和盐分,增加胃癌、肠癌风险

正确做法:

1.优先选购当季蔬果:当季蔬果不仅价格更低,而且营养丰富,能够满足身体对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需求。

2. 减少食用腌制食品的频次。

危险行为5:

过期变质霉变食物

舍不得扔掉

家中的豆类、坚果等食物因存放时间过长,超过保质期或储存不当,可能发生变质霉变,滋生霉菌并产生黄曲霉毒素。

风险: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代谢产物,具有极强的毒性和致癌性,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 1 类致癌物,长期摄入会增加肝癌等多种癌症的风险

正确做法:

1.按需采购:

购买食物时按需采购,选择生产日期较近的产品,避免食物积压导致过期。

2.合理储存:

将食物储存在干燥、通风、阴凉处,用密封容器装好,对于易变质的食物可放入冰箱冷藏,但也要注意保质期和储存条件。

3.处理变质食物:

一旦发现豆类、坚果等食物过期、变质或霉变,应立刻扔掉并妥善处理,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即使只看到少量霉点,也不能食用。

危险行为6:

忽略体检“省小钱”

许多人为了省钱,多年不做体检,甚至出现症状也拖延就医。

风险:

癌症早期治愈率高,比如胃癌、肠癌早期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若拖到晚期,不仅治疗费用更高,身体所承受的风险也更大!

正确做法:

1.40岁后定期做胃肠镜、低剂量螺旋CT等癌症筛查。

2.有家族史者,癌症筛查可提前至30岁。

怎么样——

这些坏习惯你都眼熟吗?

只有改掉这些“假省钱”的坏习惯

才是让身体健康“真省心”!

审核专家

熊竹娟临床营养科
门诊三级专家门诊时间:周四上午(武侯院区)

曾瑜临床营养科
主治医师门诊时间:周一下午(武侯院区)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6471.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2月14日 上午10:01
下一篇 2025年2月14日 上午10:01

相关推荐

  • 眼睛不舒服,冷敷or热敷?一篇文章让你摆脱选择困难

    小王接连几个夜晚熬夜刷手机,接着他的眼睛就开始不对劲了,眼皮又肿又疼,竟然是长了麦粒肿。他赶忙向朋友们求助,有的说应该用毛巾热敷,有的则坚持冷敷才是正确的,小王彻底懵了,到底应该冷敷or热敷?让我们来听听长沙爱尔眼科医院综合门诊主任陈娟医生的建议吧 一、什么情况用热敷?如何热敷? 1. 麦粒肿急性期:热敷主要是为了改善眼周血液循环,让眼部毛细血管扩张并加速血…

    2025年4月11日
    4800
  • 距今1.5亿年,这只最古老的鸟改写了鸟类演化史!恐龙和鸟到底是啥关系?

    真鸟类化石成员,葛氏义县鸟 政和八闽鸟的发现:改写鸟类演化史 政和八闽鸟的发现改变了我们对鸟类演化的理解。 最近,福建省发现了一具名为政和八闽鸟(Baminornis zhenghensis)的鸟化石,体重与常见的喜鹊相近。它的骨盆结构和现代鸟类相似,尾巴短小,但翅膀上却保留了类似恐龙的利爪。 这一发现引发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有人认为 它…

    2025年2月22日
    14600
  • 动物肝脏有“毒”吗?

    动物肝脏是否有“毒”,如何食用才健康呢? 提到动物肝脏,爱吃的人和坚决不吃的人总要争执一番。爱吃的人认为动物肝脏营养丰富,口感好;不吃的人则觉得动物肝脏是解毒器官,吃了对身体不好。那么,动物肝脏是否有“毒”,如何食用才健康呢? 动物肝脏有“毒”吗 肝脏是动物重要的代谢器官,进入体内的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兽药、农药等在肝脏中经过代谢、转化后排出…

    2025年3月4日
    13900
  • 养肝护肝!维生素C是苹果的10倍!现在吃正合适→

    槐花是豆科植物槐树的花和花蕾,在花蕾形成或者开花的时候采收,其中未开的花蕾称为“槐米”,开花的称为“槐花”。槐花不仅口感甘甜、鲜嫩清香,营养也相当不错。 四五月份是槐花盛开的时节,一串串槐花像小铃铛一样挂在树上,随风舞动。鲜艳的外表、怡人的清香,关键是还能吃,味道甜滋滋的,真是很难让人不爱! 好吃又好闻的槐花营养咋样?都有啥吃法呢? 1 槐花的营养 槐花是豆…

    2025年4月23日
    1200
  • 科学家重新定义肥胖,你一直在用的“金指标”要变了

    长期以来,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肥胖的最常用指标,BMI可谓尽人皆知。如今,科学家最新达成的共识,撼动了这一金标准的根基。它不再是临床诊断个体肥胖的唯一指标,而是仅用作人群层面的健康风险可选指标。肥胖被正式视为一种慢性疾病,新的分层诊断体系有助于减少体重偏见和污名。 撰文 | 李娟 身体质量指数(BMI),或许是最出圈的医学术语。它的测量和比较都很方便,用体重除…

    2025年2月16日
    17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