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白色的石头,能“复刻”传说中“隐身法”?

如果能隐身,你会做什么呢?

网上曾经流传过一个在紧急情况下真实可行的隐身术:取天然方解石,一定要天然的,因为它吸收了千百年天地灵气。选择丁日沐浴更衣,火烧方解石至白色粉末,用细网筛过,保持干燥并保存备用。在被人追赶的紧急时刻,逆风跑动以吸取天地灵气,然后转身面向追赶之人,口中默念“急急如律令,隐身汝不见!”,待追赶之人近身,将白色粉末洒向其面即可瞬间隐身。若足(触)够(发)心(暴)诚(击),还可实现永久对其隐身。看到这相信你已经有些想笑了,这哪是什么隐身术,分明是韦小宝的独门必杀技——撒石灰粉。笑归笑,这种行为即使再不讲武德也不可真做,但方解石和隐身材料确实有关系。

《鹿鼎记》中韦小宝用石灰粉偷袭,被训斥(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2011年,美国与新加坡科学家共同研制了一款成本低廉的“隐形斗篷”,就是以透明方解石晶体为原材料,在特定的角度实现可见光条件下的隐身。它的原理是利用透明方解石晶体的光学性质——双折射。

在继续往下讲之前,先简单地说说方解石吧。方解石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矿物,特别是在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地区,可以说随处可见。它的成分是碳酸钙,因为具有完全解理,摔在地上可碎成一个个小方块而得名,在云南,人们觉得摔碎的小方块很像马的门齿,就称之为马牙石。将方解石高温煅烧后,可生成生石灰(氧化钙),明代政治家于谦托物言志的《石灰吟》,从科学角度其实就体现了这一过程。

明·于谦——《石灰吟》(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馆藏方解石晶体标本

常见的方解石为白色,含有铁、铜等致色元素时可带有黄、红、蓝等色,还有无色透明的品种,这种方解石最早发现于冰岛,因此也叫冰洲石,具有已知矿物中最大的双折射率。双折射即一条入射光线产生两条折射光线的现象,观察冰洲石的双折射现象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把它平放到一张写着字的纸上,透过它看字,会看到字产生了重影。

冰洲石的双折射现象(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对于冰洲石双折射现象的运用,可以追溯到维京时期,在维京海盗的传说中,有一种被称为太阳石的矿物,可以帮助他们在阴天辨别太阳的位置。因为无论是在阴天还是晴天,天空中都会有一组以太阳为圆心,由不同偏振光组成的同心光环,当天空的光线穿过矿物晶体时,会分为两束光,并投射出亮度不同的影像,这时慢慢改变晶体的方向,直到把亮度调整到完全一致,再加上亿点点航海经验,就能得知同心光环的位置,并以此确定太阳的位置。所谓“太阳石”就是冰洲石。

以冰洲石的双折射现象定位太阳(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如今,我们依靠科技可以实现更加精准便捷的海上定位,而前面所说的隐身材料尚未到投入实际使用的阶段,但凭借双折射率大、性质稳定、成本低廉等优势,冰洲石在现代光学工业中依然大展身手,可运用在多个领域,如天文领域的微距仪、光通信的偏振分束器、鉴定宝石的二色镜等。

鉴定宝石的二色镜构造图(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二色镜下红宝石的多色性表现,左右红色深浅不一(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6863.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2月20日 上午10:01
下一篇 2025年2月20日 上午11:09

相关推荐

  • “科研界的郑渊洁”?他把科学当童话讲给孩子听

    “传说,在大山的深处,住着一条长尾龙,它喜欢在狂风暴雨的夜晚从山里冲出来,如果人们离得太近,就会被它吃掉……”这是科普童书《大山里的长尾龙》的第一句话,出自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铁永波笔下。 铁永波 或许这二者的联系有些“反差萌”。但铁永波就是这样一个人,富有童心、热爱文学,凭一己之力一扫大众眼中类似“科学…

    2024年12月22日
    20500
  • 这种“小短腿”只有7公斤重,却能捕猎300公斤的南美貘?

    佛教有一句话叫“狮子搏兔,犹用全力”,但它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兔子这么小的猎物根本不能满足狮子的能量需求,狮子几乎不吃兔子。 陆生食肉目生态有一条基本原理:大动物吃大猎物,小动物吃小猎物。这很好理解,小型的捕食者可以靠小猎物生存,而大捕食者光吃小猎物就会入不敷出。 这个“大”和“小”的分界线,是体重20多公斤。1999年发表在《自然》上的一篇研究,比较了15…

    2025年2月14日
    9300
  • 这些动物冬眠时,咋不口渴呢?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苏澄宇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编者按:为了解前沿科技动态,科普中国前沿科技项目推出“带你读懂科学顶刊”系列文章,精选权威期刊的优秀论文,第一时间用通俗语言进行解读。让我们透过顶刊之窗,拓宽科学视野,享受科学乐趣。 北美的草原上,十三条纹地松鼠正沉睡在地下。 沉睡的十三条纹地松鼠 (图片来源:Courtesy of the Gracheva…

    2024年12月18日
    20500
  • 在太空“乱丢垃圾”?罚款!罚款!

    2023年10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首次对空间碎片案例开出罚单,美国一家企业被要求支付15万美元,只因它没有将一颗到寿卫星移入墓地轨道。随着人类航天活动蓬勃发展,空间碎片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国际监管逐渐严格,但也创造了新的航天市场需求。为此,各国航天力量正在摸索空间碎片清理和减缓方面的各种招数。 地球周边密集分布的航天器与空间碎片效果图 空间碎片威胁不容忽视 …

    2024年12月18日
    13800
  • 瘦的人也会得脂肪肝,比你想象中更危险丨全国爱肝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呈年轻化趋势。 我们常说的脂肪肝,在医学上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由于这种疾病常与全身性的代谢紊乱密切相关,因此,最新的指南将其称为“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为了方便阅读,在本文我们就统一简称“脂肪肝”。 《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显示,过去20年我…

    2025年3月18日
    2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