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专家:陈明昕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恋爱时,不少人可能都有过疯狂想查对象手机的念头,心里总像有只小猫在挠,对方的聊天记录、社交动态仿佛有着致命吸引力,让人在好奇与纠结间反复拉扯。
为什么恋爱满是甜蜜,却又让人患得患失,想要依靠查手机来获得安全感?失恋的痛又为何如此刻骨铭心,连心都在抽痛?答案就藏在身体的激素里。
版权图库图片,转载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恋爱为什么让人感到快乐?
恋爱时,那种满心欢喜、看世界都自带滤镜的快乐感觉,主要是由于大脑中的一些“爱情激素”的分泌。
什么是“爱情激素”呢?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当某个特定之人的外表、声音、气味以及行为等元素,作用于人的大脑时,会刺激大脑分泌出一系列化学物质,让我们沉浸在浪漫、幸福、快乐与轻松之中,进而激发出早期强烈的情感冲动,这便是爱情。科学家把这些化学物质命名为“爱情激素”,它们作为人体分泌的神经递质,在爱情中各司其职。
苯基乙胺:爱情开场“急先锋”
从一见钟情到坠入爱河,苯基乙胺(PEA)一路相伴。这种人体自产的神经兴奋剂,能让人瞬间进入极度兴奋的状态,使恋人双方产生来电的感觉,让人在爱情里勇往直前、不知疲倦。不过,它也会让恋爱中的人眼里只有彼此,暂时忘记爱情之外的事物,PEA带来的激情高峰通常能持续6个月到4年,平均不到30个月。
多巴胺:甜蜜上瘾“催化剂”
多巴胺作为人体分泌的重要神经递质,不仅参与人体多种功能的调节,还会影响我们的记忆系统。当脑内的多巴胺分泌增多时,人就会感到非常开心。恋爱时。拥抱产生的安全感和满足感,就是多巴胺带来的甜蜜馈赠。
去甲肾上腺素:怦然心动“点燃器”
去甲肾上腺素有强大的血管收缩作用和神经传导作用,能够让恋爱的人心跳加速,产生怦然心动的感觉。它通过升高血压、心率和血糖,为爱情增添了一份紧张又刺激的氛围。
内啡肽:爱情长跑“保安”
内啡肽一般在热恋过后的时期分泌较多,可以让恋人的情绪趋于平静,稳固感情,把激情转化为细水长流的陪伴。如果能在激情褪去后及时分泌内啡肽,爱情便能历久弥新,很多人也因此走进婚姻殿堂,所以它又被称为“婚姻激素”。
恋爱时为什么总想查对象手机?
恋爱时,不少人会忍不住想要查看对象的手机,这一行为的背后,催产素“功不可没”。催产素被称为“拥抱荷尔蒙”,它在增进恋人间的亲密关系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当我们恋爱时,催产素的分泌会增加,让我们更加信任对方,在交往中也会表现得更加主动。
不过,催产素也有“副作用”,它会使恋人间的边界感逐渐模糊。在催产素作用下,我们会不自觉地认为和恋人之间应该毫无保留,也不应该有秘密,对方的所有事情都与自己息息相关。这种想法一旦产生,查看对象手机、了解其所有动态的欲望便会不断攀升。于是,原本美好的恋爱关系,可能会因为这种纠结的心态出现一些不必要的矛盾与困扰。
失恋真的会让人生理性疼痛
大脑岛叶的“应激反应”
谈了恋爱,就可能要面对失恋。很多朋友可能体会过,失恋可不只是心里难过,身体也会真切地感受到心痛、头痛、失眠、呕吐等不适感。这是因为大脑岛叶的过度反应。大脑岛叶位于大脑皮层的深部,分为前岛叶和后岛叶。前岛叶主要负责处理与情绪和认知相关的信息,而后岛叶则更多地参与身体感觉的处理,如痛觉、触觉。失恋时,大脑岛叶会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变得过度活跃,从而增强对身体信号的敏感性,引发身体疼痛。
失恋后回忆为何更伤人
除了身体疼痛,失恋后,我们还容易陷入回忆,而且记住的大多是恋爱里的美好瞬间。这是什么原因呢?峰终定律表明,人们对一件事的记忆,主要取决于高峰和结束时的体验。恋爱中的甜蜜约会、深情表白等高光时刻,以及分手前彼此相处的温馨画面,都深深印刻在脑海中。所以,即便分手了,我们记住的往往都是对方的好,以及那些快乐的时光,无形之中加剧了失恋后的痛苦。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8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