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亿光年!科学家发现最近的爱因斯坦环,背后藏着什么秘密?

爱因斯坦环

前不久看到新闻说“科学家发现了最近的爱因斯坦环”。什么是“爱因斯坦环”?发现它有啥用呢?

简单来说,爱因斯坦环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当年,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刚刚提出后不久,很快他便预言:如果一个大质量天体(比如星系或星系团),当它位于地球和另一个发光天体(比如一个更加遥远的星系)之间,并且三者几乎精确对齐时,那么大质量的天体的引力场将会使遥远光源发出的光线发生弯曲,该效应被称为“引力透镜(gravitational lensing)”效应。

根据尺度和效果不同,引力透镜可以分为微引力透镜、弱引力透镜以及强引力透镜。微引力透镜一般是由恒星级天体引发,光线偏转非常微弱,通常情况下无法直接观测到透镜所成的像,只能看到天体的光度有瞬间增强现象。而弱引力透镜就会明显一些,因为它的规模更大,通常由一整个星系引起。要说最为明显的,那还得是强引力透镜,它的前景天体一般是庞大的星系团(至少也得是个大个头的椭圆星系)。这些天体质量巨大,足以严重扭曲路过的光线,甚至能让背景光源产生多个像。

比如著名的“爱因斯坦十字(Einstein Cross)”,它就是背景光源在前景天体周围产生的上下左右四个像,连起来就像个“十”字,因此被称为“爱因斯坦十字”。假如前景天体的质量分布比较均匀且高度对称,而背景光源也相对较大(不是那种小光点,而是大一些的光斑),那么这时候强引力透镜甚至能让背景光源从光斑直接变成一个圆环,这便是“爱因斯坦环(Einstein ring)”。

虽然这些现象早在百年前就被预言,但受限于技术,当时的人们还没办法通过观测去验证。直到后来,随着射电天文学的发展,1988年天文学家通过甚大天线阵列(VLA)才发现了第一个爱因斯坦环(MG1131+0456)。不过因为是通过射电方式,所以当时并未完全确认其真实性。后来,随着光学望远镜的进步,人们终于在光学波段也发现了爱因斯坦环。比如1998年哈勃望远镜发现的B1938+666,它被认为是爱因斯坦环的首次明确发现。借助哈勃望远镜,后来天文学家又发现了多个爱因斯坦环。

现如今,其实我们有更加善于发现引力透镜的望远镜,比如2023年刚刚发射的欧几里得望远镜。就在前不久,天文学家在欧几里得的数据中,意外发现了个特殊的爱因斯坦环。特殊的地方在于,先前发现的那些环几乎都在几十亿光年以上,但新发现的这个环距离我们仅有6亿光年(z=0.042),是迄今为止距离我们最近的。

注意:“6亿光年”这个距离实际指的是前景天体的距离(也就是NGC 6505这个椭圆星系到我们的距离),而那个被扭曲图像的真实天体,其实是椭圆星系后方的一个更加遥远的星系,距离我们44.2亿光年(z=0.406)。可以看出,要不是前面这个“放大镜”(NGC 6505),我们可能永远发现不了它背后的那个星系。这也是爱因斯坦环以及引力透镜效应在天文学上的一个用途——它可以放大那些非常遥远的天体,使我们看到和看清更多的细节,这为我们研究宇宙早期的恒星形成以及星系的演化至关重要。

本文为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扶持作品

作者:Linvo说宇宙

审核:苟利军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研究员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8191.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日 上午10:01
下一篇 2025年3月2日 上午10:01

相关推荐

  • 中国“沙漠之王”白雪皑皑,网友炸锅求真相……

    近日,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迎来入冬以来的首场雪。放眼望去,白雪覆盖在连绵的沙丘上,壮美如画,并形成沙漠雾凇奇观,引发网友热议。 那么,极度干旱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下雪,究竟稀不稀奇?又是怎样形成的?12月16日,本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气象专家来答疑解惑。 大漠落雪其实并不稀奇 据新疆气象台发布的气象预报显示,12月9日至10日,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巴音郭楞蒙古自…

    2024年12月20日
    23200
  • 宋朝人爱赏玩植物“化石”?模树石:我是“赝品”呐!

    “蜀中有石屏,自然有小松形,成三五十株,行则成径,描画所不及......”,这是一段出自宋代赵希鹄所著《洞天清录》中的记载,文中描述的石屏上有松林般的图案,自然天成,颇有观赏性。单看这段文字,你是否觉得所描述的这种石屏是一种植物化石呢?如果看到实物或图片,恐怕很多人会更加确信了吧! 松屏石 实际上,这种岩石叫做模树石,由于其优美清雅的图案,在古代也叫做松风石…

    2024年12月24日
    29900
  • 蜜蜂:路边的野花,我最爱采最甜的那一朵

    我是咚咚喵 爱说话的动物实在是太好玩了! 本期动物科普 我们60秒走近会说话的蜜蜂! 咚咚喵蹲在田边,一只忙碌的蜜蜂正飞舞在花丛间。 咚咚喵:“你们这么爱忙活,难道没个休息日?” 蜜蜂停在花上抖了抖翅膀:“不忙活,谁来授粉?” 咚咚喵张大嘴巴:“授粉?你们这么厉害的嘛?” 蜜蜂:“当然了,没有我们,果子都结不起来。” 咚咚喵歪了歪头:“真没看出来,你们是田里…

    2025年3月27日
    8800
  • 一起“森”呼吸,探索高黎贡山的自然宝藏

    认识高黎贡山 高黎贡山起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呈东西走向的伯舒拉岭作为其山系一脉,在西藏与云南交界的横断山区因地壳运动的影响而转向,进入云南后被称为高黎贡山,并随之形成了南北走向,与我国众多东西走向的山脉形成鲜明对比。高黎贡山海拔高度差异显著,最高处达到5,128米,而在我国境内的最低点则为210米。高黎贡山地理位置独特,其东侧紧邻怒江,西侧则是伊洛瓦底江支…

    2024年12月30日
    22400
  • 生产1辆新能源重卡需要多久?“不到5分钟!”

    编者按:千万IP创科普,共筑科技强国梦。为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科协科普部与人民网联合策划推出“见证科技之路”主题报道,聚焦国家科技战略政策、重要科技奖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等,深入基层一线开展采访调研,推出一批生动鲜活的科普精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为建设科技强国汇聚磅礴力量。 100多年前,…

    2024年12月30日
    20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