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喝汤补身,你喝对了吗?

在中国悠久的文化传承中,“汤养”被视为一种维护健康的重要途径,人们普遍认为汤富含丰富营养,既能养护胃部,又具滋补功效,深受大众青睐。

事实果真如此吗?研究表明,喝汤可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如果喝汤的方式不正确,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误区1: 汤中的营养成分很高

实际上,汤中的营养成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肉类虽含有丰富多样的蛋白质,但在炖煮时,仅有一小部分会溶入汤里,绝大部分营养仍留存于肉中。

就拿鸡汤来说,其热量及蛋白质含量远低于鸡肉,而铁、锌等矿物质与肉紧密相连,进入汤中的量极少。并且,肉类的营养成分是固定的,煲汤过程并不会产生新的营养成分。再者,肉类本身所含维生素就不多,经过长时间炖煮,相当一部分耐热性差的维生素还遭到了破坏。

627292b545779b1c08941edaf83d1c4.png

误区2:汤喝起来鲜美可口,可以多喝

汤之所以喝起来鲜美可口,原因是在炖煮肉类食物时,脂肪和水溶性维生素相对容易从肉中转移到汤里,而脂溶性香味物质会随着脂肪一同进入汤中,这使得汤具有浓郁的香气。

长时间高温炖煮会使部分蛋白质水解,释放出氨基酸,同时肉和骨头中本身含有的游离氨基酸,一部分会产生鲜味,如谷氨酸,它是味精的主要化学成分。

629f088824dd012cc249c71f14c4608.png

误区3:汤趁热才好喝,喝热汤才能更暖胃暖身

这种观点其实是片面的,因为人的口腔、食道、胃黏膜最高只能承受60℃,超过这个温度可能会对其造成烫伤,增加罹患消化道肿瘤的风险。

误区4:汤泡饭味道鲜美,可以多吃

生活中,很多人喜欢用汤泡饭吃,这种情况在老年人中更为多见。汤和饭混在一起吃,食物在口腔中没有被嚼烂,就随汤一起进了胃里,不仅会增加肠胃负担,而且食物中营养也不易被彻底吸收、利用。此外,汤中的液体还会冲淡胃液,进一步加重胃肠负担。

注:图片源自网络,仅作为科普素材,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8212.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3日 下午1:00
下一篇 2025年3月3日 下午1:00

相关推荐

  • 生活百科 | 放纵饮食上火怎么办?

    美食的诱惑无处不在 无论是麻辣鲜香的火锅 还是香甜可口的甜品 都让我们难以抵挡 然而,毫无节制地放纵饮食 常常会带来一个令人烦恼的后果 那就是上火 ;;;; ;;;; 上火不仅会影响我们的身体状态 还可能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放纵饮食导致上火后 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 多吃清热降火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苦瓜、黄瓜、绿豆、梨等食物。苦瓜具有清热解毒、明目…

    2025年3月24日
    7400
  • 在过去20年里,地球“核心”的形状可能变了…

    作者:段跃初 在浩瀚宇宙中,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它的每一处奥秘都深深吸引着人类的好奇心。而地球内核,这个隐藏在地球深处的神秘区域,一直以来都是科学家们重点研究的对象。最近,一项关于地球内核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引发了广泛关注,它为我们揭示了地球内核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这项研究成果发表于2025的《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期刊上…

    2025年2月14日
    14500
  • 健康小贴士 | 情绪也会影响免疫力?教你如何保持积极心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更关注饮食、运动等对健康的影响,却容易忽略情绪这个关键因素。其实,情绪与我们的免疫力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积极情绪能为健康加分,而消极情绪则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侵蚀我们的免疫系统。 当人处于焦虑、抑郁、愤怒等消极情绪状态时,身体会启动应激反应。大脑会分泌如皮质醇等应激激素,短时间内,皮质醇能帮助身体应对紧急情况,比如提高血糖水平以提供更多能…

    2025年3月11日
    12300
  • 第十届奥秘万千·海南省青少年科普知识大赛主题互动课圆满举行

    12月6日晚,昌江工人文化宫体育馆内灯火辉煌,气氛热烈,第十届奥秘万千·海南省青少年科普知识大赛主题互动课圆满举行。来自全省18个市县入围复赛的33支代表队齐聚昌江,共同开启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科学探索之旅。 ; ; 魅力昌江 展现发展活力 一段大气磅礴的宣传片展示了昌江的壮丽山河、丰富资源以及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蓬勃发展的活力。从广袤的热带雨林到现代化的工…

    2024年12月16日
    23400
  • 2025世界气象日主题: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 如何理解呢?

    2025世界气象日主题:Closing the Early Warning Gap Together,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 其实,背景源于2022年《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倡议》发布。该倡议由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提出,旨在确保到2027年全球每个人都能受到早期预警系统的保护,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和其他环境灾害。《倡议》的四个重点就是放在:灾害风险知识、…

    2025年3月21日
    8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