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吃不对,心血管遭罪!多项研究揭示:低钠盐是“救星”?

盐,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为食物增添风味,也是人体生理功能的必需品。然而,过量摄入食盐,尤其是其中的钠成分,却成为心血管健康的隐形杀手。中国人的饮食口味普遍偏重,食盐摄入量长期超标。据统计,我国居民每日食盐摄入量普遍超过6 g,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5 g以下。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而钠是导致血压升高的关键因素。过量摄入钠会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增加心脏负担,进而引发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损害血管壁,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事实上,中国约1/7的心血管死亡可归因于钠摄入过量。因此,减盐势在必行!

低钠盐的研究与实践

早在10年前,我国就开展了中国食盐替代与中风研究,探索25%氯化钾替代氯化钠的低钠盐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影响。这项大规模集群随机试验在中国北方的多个省份进行,共纳入了15 249名中风患者,中位随访61.2个月,研究结果显示,低钠盐组的中风复发率显著低于普通盐组,风险降低14%,其中出血性中风风险降幅达到30%;参与者的死亡风险也显著降低了12%,中风相关死亡风险降低21%。这些数据为低钠盐的健康益处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此外,该项研究揭示,对于有中风病史或60岁及以上高血压控制欠佳的心血管病高危群体而言,食用低钠盐可以使中风事件的发生率降低14%,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13%,全因死亡事件发生率降低12%,且不增加高血钾所致严重不良事件的风险。另一项分析则指出,如果在中国使用含25%氯化钾的低钠盐替代食盐,将能每年减少45万例心血管死亡。

低钠盐对中风复发和死亡风险的影响在不同类型的中风中也表现出差异。出血性中风风险降低30%;不明原因中风风险降低21%;缺血性中风风险则无显著差异。此外,低钠盐组全因死亡风险也降低了12%,其中中风相关死亡风险降低21%。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低钠盐的效果在最开始的几个月就已经显现,且在随后的研究过程中持续存在。这些数据表明,低钠盐不仅能够降低中风复发风险,还能显著减少中风相关死亡,为中风患者的康复和生存提供了新的希望

《JAMA·心脏病学》同期发表于南非的研究也显示了减盐政策的效果。南非立法限制了13类加工食品中的钠水平,从政策层面上减少了人群钠摄入。研究结果显示,减少钠摄入后,中老年群体钠摄入显著减少,达到理想摄入量(<2 g/d)的人群比例从7%增加到了17%。研究人群平均血压显著下降,摄入每减少1g钠与收缩压降低1.3 mm/Hg有关。这两项研究分别提供了饮食钠减少对心血管疾病预防和复发的有益证据,并强调了个人生活习惯改变与政策支持的重要性。

低钠盐的挑战与建议

低钠盐的成分与普通盐有所不同,通过部分替代氯化钠,减少了钠的含量,同时增加了钾的含量。钾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电解质,能够帮助维持正常的血压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低钠盐的推广和使用,不仅有助于个体健康,也能从公共卫生层面减少心血管疾病的负担。然而,低钠盐的普及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公众对低钠盐的认知不足、市场推广力度不够等。

个人生活习惯的改变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环节。除了选择低钠盐外,还应注意饮食的多样性和均衡性,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减少高盐、高脂肪食物的摄入。此外,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也是维护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措施。不仅如此,政策支持在减盐行动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公共卫生宣传,提高公众对减盐重要性的认识,是政策支持的重要内容。

总之,低钠盐作为一种健康的调味品,在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中风复发和死亡风险方面展现了显著的效果。科学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个人生活习惯的改变和政策的支持则是实现这些健康目标的关键。未来,随着低钠盐的普及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推广,我们有望看到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进一步下降,为公众健康带来更多的福祉。让我们从每一餐开始,选择低钠盐,守护心血管健康,共享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

[1]Ding X,Zhang X,Huang L,etal.Salt Substitution and Recurrent Stroke and Death: A Randomized ClinicalTrial.JAMA Cardiol.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05,2025.doi:10.1001/jamacardio.2024.5417

[2]Gaziano T,Kapaon D,du Toit JD,et al.Sodium Reduction Legislation and Urinary Sodium and BloodPressure in South Africa.JAMA Cardiol.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05,2025.doi:10.1001/jamacardio.2024.5410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8272.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4日 下午1:00
下一篇 2025年3月4日 下午1:00

相关推荐

  • 春节吃太多,积食不消化怎么办?三招轻松化解!

    审核专家:彭国球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 在这个春节假期,你是不是一直在吃吃吃……喝喝喝……顿顿都吃大鱼大肉,餐餐都喝“小甜水儿”,肚子上出现“游泳圈”就罢了,还常常吃到撑,肠胃逐渐产生不适感,甚至出现了恶心、呕吐等症状。 这都是积食惹的祸! Part.01为什么过年期间,更容易积食? 食量的失控 平日里,我们对食量有着相对稳定的把控,一…

    2025年2月8日
    11600
  • 三八节特辑|糖尿病为何找上女性?女神都该知道的健康秘密!

    三八妇女节的鲜花与掌声渐次落幕 那些穿梭在职场与家庭间的女性 仍在默默承载着双重角色的重担 体检报告上悄然攀升的血糖值 孕期查出的糖耐量异常 更年期后顽固的腰腹脂肪 正编织成一个无情事实—— 中国女性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1.5%! 其中每7名育龄女性就有1人受妊娠糖尿病威胁! 一、藏在基因里的危机 45岁的张女士最近总是饿得快、渴得急,想起母亲因糖尿病并发症离…

    2025年3月8日
    4600
  • 狐狸不是狸,扬子鳄不是鳄?古人是怎么给动物起名字的?

    汉代的《淮南子》中曾记载,长江里的鼍不会害人,而南海的鳄却是吃人的恶兽。 如果问大家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有的人会回答小猫、小狗,也有的人会回答狮子、老虎这样威风凛凛的猛兽,还有的人会回答矫健的鹰隼或是灵巧的蛇。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报出几个朗朗上口的动物名字不在话下。 虽然这些动物名字朗朗上口,但在现代汉语的语境下,一个名字也许并不是一种动物的名字,而是…

    2025年2月27日
    5900
  • 一个刷牙时容易漏掉的细节,可能导致口臭!99% 的人都“中枪”了

    3 月 20 日是世界口腔健康日,今年的主题为“口腔健康 身心健康”。 刷牙,一件早晚最平常不过的小事,其中的门道可不少。比如,刷牙需要采用“水平颤动拂刷法”,不能大力横刷,否则可能引起牙龈萎缩、牙面磨损,刷完牙要使用牙线来清洁一些牙刷刷不到的位置…… 不过,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刷牙时有一个部位一定不能漏掉,那就是舌头,刷牙刷舌头,不仅能让口腔清洁更彻底…

    2025年3月20日
    3200
  • 不能混吃!正大量上市,医生提醒→

    山楂、黑枣等食物也含有大量鞣酸和果胶,过量食用同样存在风险。 柿子应该怎么吃? 服饰混搭、叠穿 可以让着装更具层次感 但有些食物 却不能“混搭”食用 近日 武汉的代先生 将柿子、牛奶混着吃 结果催生了胃结石 腹痛不止 01 空腹吃柿子喝牛奶 胃里长出鸡蛋大小的结石 “以后再也不敢一次性吃这么多柿子了。”4日,63岁的代先生回想起刚做的碎石微创手术,…

    2025年2月7日
    9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