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廊坊凌晨突发地震,京津冀多地区有震感!如何安全避险?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3月26日1时21分,在河北廊坊市永清县(北纬39.42度,东经116.60度)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

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迅速启动三级应急服务响应。河北石家庄、廊坊、雄安新区,北京和天津部分地区有震感,本次地震暂无人员伤亡情况报告。

震中距北京市55公里

京津冀大部分地区有感

本次地震周边5公里内有多个村镇,此外,震中距永清县城13公里,距廊坊市区15公里,距北京市区55公里。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目录,震中周边200公里内近5年来发生3级以上地震共8次,最大地震是本次地震。

共记录到5次余震

截至3月26日03时00分,共记录到余震5次,其中2.0-2.9级地震1次,1.0-1.9级地震1次,0.0-0.9级地震2次,0.0级以下1次。

近30万人收到预警信息

震后7.5秒中国地震预警网发出预警,近千台终端收到预警信息,全国地震预警微信小程序累计推送近30万人次。

地震来袭,如何应急避险?

第一步:往哪跑?

先应急疏散,往空旷地方跑,要是在高层,就第一时间寻找坚固家具或墙壁作掩护,减少被掉落物砸伤的风险。

第二步:扶稳抓牢

找到相对安全的避难所后,一定要抓住坚固或固定物体,避免因移动造成二次伤害。

第三步:做好保护

躲避时用书本、背包、枕头、靠枕等遮挡物护住头部、后颈等重要部位,减小受伤概率。

版权图库图片,转载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躲避过程中还需要避开以下几个误区,记住几个“不”:

①不要往电梯躲;

②不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下面躲;

③不往大衣柜或其他柜子附近躲,

④不靠近炉灶、燃气管道和家用电器;

⑤不靠近窗户、玻璃幕墙及建筑外墙;

⑥不往树木、电线杆下面躲;

⑦不往悬崖峭壁下面躲;

⑧不往桥上或在桥下躲避;

⑨不贸然往街道、公路躲避;

⑩不在车里躲。

综合来源:科普中国、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微博、央视新闻、应急管理部等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0031.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6日 上午10:01
下一篇 2025年3月26日 上午10:02

相关推荐

  • 6600万年前的“农业革命”:小行星撞出了蚂蚁的“真菌农场”

    图虫创意 6600万年前,一颗直径约10-15千米的小行星以约20千米/秒的速度撞向地球,撞击瞬间释放了相当于100万亿吨TNT的能量,引发了地球历史上最严重的生物大灭绝。然而,有一种生物不仅在大灭绝中幸存下来,还先于人类,发展出一套复杂的农业系统,活到现在。 为什么大灭绝事件催生了“真菌农业”?蚂蚁到底如何驯化真菌?两者如何通过“农场模式”协同进化? 在回…

    2025年4月23日
    3100
  • “刘德华已解冻95%”!《恭喜发财》为什么能成为过年神曲?

    每次一听到《恭喜发财》的前奏,就有种感觉好像快要过年了。今年也是如此,12 月底了,网友又开始集体调侃“刘德华已解冻 95%”...... 图源:某社交平台 除了《恭喜发财》,还有圣诞“钉子户”牛姐牛姐 Mariah Carey 的《All I Want for Christmas Is You》,这首之于美国的地位和我们刘德华的《恭喜发财》之于新年的地位差…

    2024年12月30日
    24600
  • 蓝天上的航迹云:人类编织的 “天空谜团”

    图注:两架飞机在高空交汇,航迹云清晰可见 图源:英国皇家气象学会https://www.rmets.org/metmatters/contrail-clouds-and-climate-change 一、航迹云是什么? 航迹云是飞机高空飞行时留下的细长云带,当飞机在8000米以上高空飞行时,发动机排出的水蒸气在约-40°C的低温环境中迅速凝结成冰晶。这些冰晶…

    2025年4月11日
    5500
  • 警惕!AI开始破坏人类安全训练了……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超级智能的潜力与风险逐渐显现。AI 模型在数学推理、语言生成等复杂任务中展现出超人类水平的能力,但这也带来了安全性与价值观对齐的挑战。 今天,来自 Anthropic、Redwood Research 的研究团队及其合作者,发表了一项关于大语言模型(LLMs)对齐伪造(alignment faking)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

    2025年1月1日
    21700
  • 每逢佳节胖三斤?春节体重飙升,揭秘“鲜味”背后的增肥真相→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总是伴随着阖家团圆、美食盛宴。然而,不少人在节后一上秤,却发现体重悄然飙升,纷纷哀叹 “每逢佳节胖三斤”。你是否想过,这体重增加的背后,或许与我们春节期间吃的 “太鲜”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鲜味的秘密:舌尖上的“魔法” 在中华美食的味觉版图中,鲜味占据着独特的一席。它不像酸、甜、苦、辣那般直白浓烈,却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魔…

    2025年2月7日
    18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