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鱼尾铜瓦避雷,今有“吸雷神器”:中国防雷技术为何领先世界?

“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当雷暴云袭来的时候,常常伴随着电闪雷鸣,令人不寒而栗。中国在雷电防护领域的探索比西方早了两个世纪,如今更是以创新材料技术引领全球避雷技术。到底是谁给云朵充电的呢?从古至今,我们又是如何化险为夷的呢?跟着科小二一起探索避雷装置的演变过程吧!

雷电形成的原理

云朵带电的原因是水滴和冰晶在气流中碰撞摩擦,产生正负电荷,然后在气流和重力的作用下分布形成不同极性的电荷区,当这些电荷聚集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穿过空气产生放电现象,于是出现了闪电。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下雨天不要在树下躲雨,否则可能会被雷电击中。因为大树顶上的枝叶尖尖细细,容易引来雷电。而作为高压电的雷电以树木为导体向地下传播时,会击伤附近的东西。

古人的避雷智慧

唐代《炙毂子》记载,汉朝时柏梁殿遭雷火后,巫师将一块鱼尾形状的铜瓦放在屋顶上,就可以防止雷电引起的天火。屋顶上设计的鱼尾龙头的瓦饰,实际上还可以避雷,这便是现代避雷针的雏形了。

1688年,法国旅行家卡勃里欧别·戴马甘兰在他所写的《中国新事》中惊叹:中国建筑屋脊的龙头装饰内含玄机:龙口吐出曲折的金属舌头,伸向天空,舌根连结一根细的铁丝,直通地下。

按照这一记载可知,一旦雷电击中房屋,电流就会先接触金属舌头,然后沿着铁丝导入地下,从而避免雷电击毁建筑物。由此可见,我国利用金属针引雷比富兰克林做的雷电实验至少早两个世纪。

避雷针的“引雷”真相

避雷针利用了尖端放电原理。在雷雨天气,云层中的电荷聚集在避雷针上,因为避雷针的尖头会吸引更多电荷。一旦云层的电荷达到临界点,空气就会被击穿,形成导电通道。所以准确地说,避雷针不是在避雷,而是在“引雷上身”,通过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地下,从而起到保护建筑物的作用。如今,避雷针已被更精准地称为“接闪杆”。

开启智能避雷时代

2024年1月,一项突破性实验引发关注。在一间实验室里,出现了一次上万伏电压的瞬间发电。按理说,如此高压的短路放电会产生巨大的火花和爆破声,但当两端电极接触的瞬间,只听到轻轻一响,伴随着细小的火花,模拟的雷电能量瞬间消弥于无形。

这是使用浙大温研院研发的“新型相变材料雷电能量吸收器”的结果。

相变材料的防雷原理基于一种叫“介质极化效应”的物理现象。这种材料受到雷电的高压冲击时会发生相变,将雷电的高频能量转化为冲击波。在这个过程中,电能被转化为机械能并安全释放,从而实现了很好的防雷效果。

自从这款防雷产品在浙江省安吉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运行以来,效果非常显著。受它保护的设备再也没有因雷击受损。这项新技术的成功,消纳、吸收了几十次雷电的能量,防雷效果十分显著。

从古时的鱼尾铜瓦,到现代的避雷针,再到如今的智能避雷系统,避雷针的发展见证了从古代简单装置到现代高科技的演变过程。

避雷针不仅保护了无数建筑物免受雷击的损害,还推动了电学和建筑技术的发展。雷电虽然无法避免,但人们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有效保护自己和家园。相信在未来,我国的科研团队还会继续深耕,为各个行业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本文根据首届“沈括杯”科普短视频创作大赛获奖作品整理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0135.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7日 上午10:02
下一篇 2025年3月27日 上午11:13

相关推荐

  • 为什么现在过敏的人越来越多了?都是因为它们!

    明明原来没有事,怎么突然就开始过敏了?近期,花粉过敏成了热门话题,有网友发出疑问,“我原来不过敏,现在怎么突然就过敏了?”“难道是现在花粉太多了?” 《爱情公寓》剧照 曾经吃虾蟹、闻花香都毫无压力,如今却动不动就皮肤瘙痒、喷嚏不断?到底是什么让我们的免疫系统“叛变”了? 想知道为什么突然过敏,我们得先了解一下过敏。 01过敏是怎么回事? 过敏本质上是人体免疫…

    2025年3月29日
    8100
  • 以为坏了,其实能放心吃的8种食物!扔掉就亏大了

    汪曾祺先生说过,冬天的白菜,经霜之后,味道更甜,炖肉、煮汤,都是绝配。 讲真的,很多人一年四季都爱白菜。白菜炖豆腐、醋溜白菜、清水白菜,就算用微波炉叮几分钟都爽口美味。 只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发现翠绿如玉的白菜上,出现洗不掉的小黑点时。 图片来源:网络 遇到这种情况,不少人都在扔进垃圾桶和视而不见间,选择战战兢兢吃进嘴里。多数人会以为有小黑点是坏了,更会直…

    2025年3月6日
    14100
  • 它的曾曾曾曾曾曾孙又长回了它的模样?这片湖里的生物,一直被困在同一年里

    每年的 2 月 2 日,北美地区都会迎来传统节日——土拨鼠日(Groundhog Day)。人们通过观察土拨鼠是否看到自己的影子,来预测春天何时到来。而在电影《土拨鼠之日》中,男主角菲尔·康纳斯(Phil Connors)陷入了时间循环,无论如何努力,每天醒来都会回到这一天。 这种“鬼打墙”般的经历听起来像是电影中的荒诞设定,然而,大自然中其实也有类似的现象…

    2025年2月14日
    12000
  • 开了吸油烟机还是很呛?选吸油烟机,看4个参数

    如今,智能家电“黑科技”层出不穷,智能感应、语音识别、APP控制……都成了基本操作。 疯狂心动的同时,也不要忘了产品基础参数才是决定使用体验的硬核指标哦。 爆炒小龙虾的季节快到了,要不趁国补买个吸油烟机?市面上的吸油烟机,类型多、功能全……怎么选? 风量决定了排油烟的速度,每分钟的风量越大,油烟排得越快,吸油烟能力越强。但风量越大,能耗、噪音也会相应增加。 …

    2025年4月29日
    1200
  • 为什么有些动物是圆脸?猫头鹰为啥长了个“猫头”?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动物因为拥有类似人类婴儿的圆形头部、圆脸和大眼睛,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关注。 其中,猫科动物和鸮形目 (也就是猫头鹰) 是典型的例子 不过你有没有想到过 它们的圆形的头部是怎么来的? 猫头鹰为什么长了个“猫头”? 首先,猫科动物的圆脸看着短,但是要论长度很可能不算短脸。例如不少狮和虎的头骨长度都超过30厘米,甚至更大。这长度比看着脸长的狐狸长…

    2024年12月20日
    26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