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装上的“零添加”到底是不添加什么?

2023年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新版食品安全标准引发广泛关注。

其中对“零添加”标识的规范管理,犹如一剂清醒针,让人们重新审视食品包装上那些充满诱惑力的“不添加”“零添加”宣传语。“零添加”到底是不添加什么?我们真的需要执着追求“零添加”吗?

01食品添加剂的身世

现代食品工业中,食品添加剂如同隐形的魔术师。从清晨的面包到深夜的零食,从鲜亮的果汁到醇厚的酱油,它们在不经意间影响着食物的方方面面。按照国家标准定义,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色香味,以及防腐保鲜等工艺需求而添加的物质,包含天然和人工合成两大类。

在超市货架上,我们随处可见添加剂的身影:酸奶中的乳酸菌素维持着益生菌活性,酱油里的苯甲酸钠守护着传统风味,冰激凌中的乳化剂塑造着丝滑口感。

这些通过严格安全评估的添加剂,实际上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没有它们,现代食品工业将倒退百年。

但公众对添加剂的误解从未消失。有些消费者认为“食品添加剂都是化学合成的”,还有人相信“零添加食品更安全”。这种认知偏差,为商家的营销炒作提供了温床。

02“不添加”“零添加”真的更健康优质吗?

“不添加”“零添加”背后存在着文字游戏。以某款果汁饮料为例:食品标签上写着“不添加蔗糖”,但其实蔗糖只是“糖”这个大家族中的一种,配料表中可能还含有果糖、果葡糖浆等。

这类产品所声称的“不添加蔗糖”绝不等于产品中不含有糖,但很容易引起消费者误解。

为了避免误导消费者,新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实施后,预包装食品不允许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

此外,根据新标准,食品名称中提及的配料或成分,需在食品标签里标示含量,如燕窝月饼需标示燕窝的含量。

03“零”食品添加剂?可以,但没必要

专家指出,目前从纯技术角度看,确实是可以做到没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但是以酱油为例,现代工业生产制造的酱油,绝大部分其实本身就离不开添加剂的“帮助”。

传统古法酿造需要6个月发酵,而现代工艺通过添加酶制剂可将周期缩短至1个月,同时保证风味稳定。若完全摒弃添加剂,不仅生产成本将翻倍,食品安全风险反而可能增加。

只要是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规定的使用剂量内使用食品添加剂,就基本不用担心。

符合国家标准的食品添加剂,承担食品保鲜、防腐、提升口感、保持或提升营养价值等作用,也是现代食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鲜味物质呈味核苷酸二钠为例,这种物质的主要成分是核苷酸,存在于所有生物体内,并不属于人工合成物质,是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正常食用不会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

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的食品添加剂是合法且安全的,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物,应理性、科学看待食品添加剂。

04盐油糖该如何避免过量摄入?

科学选购食品,最好先了解营养成分。这就需要营养标签的帮助了。

新版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要求,强制标示内容在原来基础上增加饱和脂肪(酸)和糖两项,同时增加标示“儿童青少年应避免过量摄入盐油糖”。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研究员邓陶陶介绍,高盐、高脂、高糖等不合理膳食是引起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危险因素。落实减盐、减油、减糖“三减”健康生活方式,需要完善营养标签,方便消费者根据需要控制能量、脂肪、糖等的摄入。

站在超市货架前,我们不必对“零添加”标签过度追捧。真正需要关注的,是食品的营养构成、生产日期、储存条件等实质性信息。毕竟,食品安全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而是需要科学认知的综合题。当我们撕去对添加剂的偏见标签,或许能发现:现代食品工业的进步,早已为我们的餐桌筑起了一道隐形的安全屏障。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0366.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上午10:01
下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上午10:02

相关推荐

  • 取自“植物界国宝”,代表合成科学“圣杯”,紫杉醇不一般!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Denovo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正值秋季,一些红彤彤的小果子常在园艺和盆景中出现。然而,你或许不知道,它们其实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这种植物不仅外观优雅迷人,更是抗癌药物“紫杉醇”的天然来源,可谓植物界的瑰宝。 红豆杉 (图片来源:pixabay) 紫杉醇因其独特的抗癌机制而备受关注,从发现到临床应用的过程,展现了科学家们对抗…

    2024年12月16日
    24400
  • 春天脸红别硬扛!皮肤科医生教你几招不红脸

    春天来了,绿了柳树,红了桃花,黄了迎春,白了海棠。明明是万物复苏的美好时节,大家都期待着走进大自然欣赏美景,可对过敏星人来说,却意味着防不胜防的皮肤问题,脸痒、红肿、脱皮,甚至眼肿、打喷嚏、流鼻涕。据统计,每3个人里就有1个人会在春天遭遇过敏问题,你是不是也中招了? 别担心!今天我们就来场"春敏皮肤守卫战",一起了解春天可能出现的让人抓狂…

    2025年4月8日
    5400
  • 在还没有导航的古代,人们是如何辨别方向的?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充满智慧的古代人民就已经发现了磁石具有指极性。于是他们利用磁石的指极性发明了司南,《鬼谷子》其中写道:"郑人之取玉也,必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从典籍的记录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司南在古代人出行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而司南被人类不断改进,便出现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指南针的出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

    2025年4月13日
    5200
  • 30年前的麦当劳包装长什么样?鸟巢记得

    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处游船码头,生物学家发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鸟巢。 Auke-Florian Hiemstra 在它层层叠叠的筑巢材料中,隐藏着六百余块人类垃圾。这些垃圾的时间跨度竟然长达30年以上,最早的甚至可以追溯到1991年。 就像挖掘地层中的化石一样,研究者层层翻开了鸟巢中沉睡的垃圾,从中解读出了一段鸟类与人类生活变迁的历史[1]。 翻开“垃圾时间胶…

    2025年4月3日
    8000
  • 打胰岛素会上瘾,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了?别再以讹传讹了

    流言:“打胰岛素会上瘾,一旦开始就不能停” 很多人认为:糖尿病患者一旦开始打胰岛素就会产生依赖,再也停不掉了。于是,很多糖尿病患者在治疗上,很抵触注射胰岛素。 流言分析:这种说法是典型的以讹传讹。 在医学上,“成瘾”指的是对某种物质产生强烈的依赖和渴求,即使明知道会带来伤害,也难以自控地继续使用。成瘾物质之所以让人上瘾,是因为它们能作用于大脑的奖赏回路,尤其…

    2025年4月29日
    2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