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让无数原子“齐声歌唱”(上)

在量子论建立之前,人们通常认为:常温下,原子气体总是处于无规律的高速热运动状态。这就好像一群横冲直撞的台球,不停地发生相互碰撞,并且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遵循经典力学的各种运动规律。

然而,当这些原子经过激光冷却后,自身的温度便会接近绝对零度(uK(微开尔文)量级)。原子运动速度便会急剧降低,量子效应将变得十分显著,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可以简单采用“德布罗意波(De Broglie wave)”进行描述。

01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奇妙的第五种物质形态

早在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就提出一个大胆的猜想——既然光具有波粒二象性,那么一切实物粒子(如原子和电子等)也应具有自身的波动性。换句话说,实物粒子其实也是一种“物质波”,并且具有与自身能量相对应的波长:

具体而言,原子对应的物质波波长满足:

的物理关系,其中普朗克常数

而参数m和v分别为原子的质量和运动速度。

不难发现,随着原子速度的降低,原子对应的德布罗意波便会随之增大。例如,在室温条件下(约300 K)氦原子对应的德布罗意波约为0.09 nm(纳米),这个波长远小于氦原子间的平均间隔,因而无法体现出宏观的量子特性;而当氦原子接近绝对零度时(μK量级),德布罗意波将会增大至大约1600 nm,从而接近于原子的平均间隔。因此,低温条件下的原子气体将会出现物质波“相干叠加”的情况,从而形成一种不同于经典世界中的宏观量子叠加态,即为“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BEC)”。

此时,单个原子不再独立地运动,而是与大量原子共同行动从而表现出集体的宏观量子特征。所有的原子整齐划一如同一个“超级原子”,这种奇妙的物质形态也被称为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之外的第五种物质形态。

那么,这种让无数原子“齐声歌唱”的奇妙物态,又是如何被百年前的爱因斯坦(A·Einstein)所预言的呢?它的发现又与物理学家玻色(S·N·Bose)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呢?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拆开那封百年前的科学来信吧。

02 百年前的科学猜想——玻色的来信

1924年,印度物理学家玻色利用全新的统计学方法,重新推导出了描述光子的普朗克分布规律(即,黑体辐射公式)。然而,玻色的这份研究成果却被多家物理学期刊拒稿。于是,不甘失败的玻色直接将该份研究成果寄给远在德国的爱因斯坦,希望对方能够科学地评判这份研究成果。

1924年,爱因斯坦收到来自玻色的学术稿件(译成德文形式)

(图片来源:Springer Nature)参考文献[1]

爱因斯坦在阅读完玻色的来信后,便意识到这份研究成果的重要价值,亲自将其译成德文并且提交到德国学术期刊《物理学杂志》进行发表。随后在1925年,爱因斯坦还将玻色的理论推广至有质量的单原子气体的理想情况,从而进一步支持玻色的理论。

1925年,爱因斯坦发表题为《单原子理想气体的量子理论》的学术论文

(图片来源:Wiley Online Library)参考文献[2]

在爱因斯坦的推导过程中,他敏锐地意识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假如原子气体的总数目保持恒定,即使原子之间完全没有相互作用,但在足够低的温度下,这些原子仍然会发生物质形态的转变,使得所有的原子都会凝聚到能量最低的同一个量子态上。

在这种奇妙的物态中,原子气体之间的德布罗意波会相互叠加,并且各自的运动状态也会完全同步。此时,所有原子具有完全一致的物理性质,并且可以用单个波函数来描述整个原子气体的宏观量子特性。因此,所有原子就像凝聚成为一个“超级原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

处于“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的原子状态示意图,

相应的特征温度依次为400nK,200nK和50nK

(图片来源:JILA, 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参考文献[3]

结语

那么,是否所有种类的原子只要达到足够低的温度,都可以实现这种奇妙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呢?物理学家们是否已经在实验上实现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呢?

就让我们带着好奇心和问题,一起在接下来的旅程中揭秘更多有关“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的有趣故事吧!

作者:

栾春阳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量子硬件研究员,清华大学物理系博士

王雨桐 清华大学物理系博士

审核:罗会仟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策划:翟国庆

出品:科普中国

参考文献

[1] Bose. Plancks gesetz und lichtquantenhypothese[J]. Zeitschrift für Physik, 1924, 26(1): 178-181.

[2] Einstein A. Quantentheorie des einatomigen idealen Gases. Zweite Abhandlung (Quantum theory of monatomic ideal gases, part two)[J]. SBd Preuss. Akad. Wiss. Ber, 1925, 1(3).

[3] JILA - 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 URL https://jila.colorado.edu/.

注意:封面图为版权图库图片,转载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0616.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1日 上午10:08
下一篇 2025年4月1日 上午10:08

相关推荐

  • “挖到宝”了!“卡脖子”矿产资源,成我国新矿种!

    《新发现矿种公告》近日发布,其中确定了一个新矿种——高纯石英矿,这也是我国第174号矿种。 高纯石英矿矿石 01 稀有的超级“硅”族 自然界中,高纯石英矿非常稀有,堪称超级“硅”族。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景文介绍,高纯石英矿具有耐高温、耐腐蚀、低热膨胀性、高绝缘性和透光性等特点。这一新矿种是指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二氧化硅纯度不低于99.995%,可以满足半导体…

    2025年4月11日
    5500
  • 生活百科丨冰箱塞得满满当当,真的好吗?

    冰箱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吃不完的饭菜、切一半的水果、忘记“入驻时间”的海鲜……如果单纯把冰箱当成“保鲜柜”,将其塞得满满当当,不仅容易加速食物腐坏,还可能成为细菌的温床。 如今,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冰箱也越来越“高大上”,各类功能分区应有尽有。那么,该如何科学合理地摆放食物呢?下面教你几招“锁”住食物营养。 Tip1:用对冰箱,先要“科学分区” 食物摆放杂乱,…

    2025年3月7日
    11100
  • 抗生素耐药,真就无计可施吗?未来的“超级细菌”解药→

    使人致病的病原微生物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无时无刻暴露在细菌感染的风险中。是否有一种生物同样让细菌感到恐慌,在自然界中扮演着与细菌相克的角色呢? 今天,我们就来为您分享一个生态界神奇的病毒——噬菌体。 1 什么是噬菌体? 噬菌体(Bacteriaophage)是可以感染侵袭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的病毒,它的名字来源于希腊文意为**“吞噬”**的单…

    2024年12月25日
    20400
  • 乘客在飞机看到邻座有一个“外星人”,惊呼:这到底是什么鬼?

    故事开始于一次普通的航班。乘客随手拍下了一张照片,却发现画面里出现了一个奇怪的“乘客”:穿着黑色连帽衫,眼睛大得离奇,仿佛在“窥探”拍摄者。 图源:twitter 最初看到这张照片的人纷纷惊呼:“这是外星人吗?”甚至有人开玩笑说:“这到底是什么鬼东西,吓得我差点自己降落飞机。” 这位“天外怪客”被一些网友形容为电影《ET》中那位躲在毯子下的外星人形象。 确实…

    2024年12月31日
    22400
  • 瘙痒人人都有,但这位华人学者做出了世界级的科学发现

    初夏时节,杨花柳絮与蚊虫侵扰交织,皮肤瘙痒成为挥之不去的痛苦。这种看似普通的生理反应,实则是生命进化镌刻的生存密码。一个常见的痒,在华人科学家陈宙峰关注之前只是个冷门领域,但随着陈宙峰的开创性研究,世人开始发现,痒觉里蕴含着丰富的学问,比如痒觉到底是不是痛觉?为何看别人挠痒自己也痒?挠痒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挠破了还想挠?…… 现任职于深圳湾实验室暨深圳医学…

    2025年4月29日
    1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