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静电喷雾是不是“智商税”?专家说……

你潇洒地伸手开门,指尖却和门把手“火花四溅”;

你优雅地脱下毛衣,周围都笑了——头发炸成海胆同款……

静电——随时随地,给你一记“针灸”

静电困扰多多,市面上也有不少商家推出了**“防静电喷雾”**。喷一喷,静电就消失了?该不会是智商税吧?

浙江省科普联合会推出的科普公益系列短视频《靠谱》第十八期带你揭秘!

本期特邀专家——杭州学军中学教育集团文渊实验学校互动式科学实验室负责人刘振奎,带我们一起解惑!

为何会有静电?

静电本质是物体间摩擦导致的电荷分离现象,其危害程度与电荷积累量呈正相关。当电位差达到临界值时,放电现象可产生显著电火花。

除瞬时刺痛感外,静电对人体及环境存在以下实质性威胁:

生理影响:干燥环境中,静电电荷积聚易引发皮肤瘙痒、红斑等过敏反应,干扰正常睡眠节律。

工业安全隐患:矿井等密闭空间内,作业工具与矿物摩擦产生的静电放电,可能引燃悬浮可燃粉尘,造成爆燃事故。加油站操作中,人体与车辆摩擦形成的静电荷在接触油枪时释放,存在引燃油蒸汽的火灾风险。

医疗设备干扰:心脏起搏器等植入式医疗装置依赖精密电生理机制,强静电环境可能干扰其正常工作状态,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构成潜在威胁。

防静电喷雾真的有效吗?

基于证据的自圆其说皆为真理

我们把橡胶棒与织物摩擦产生静电后,可观察到带电体吸附微小物体的现象,验电器指针偏转角度与电荷量也呈正相关。但是喷了防静电喷雾后,物体表面电荷分布显著减弱。

实验证明,防静电喷雾确实有用,但……也确实没必要购买。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这几个就可以防好静电啦!

出门前在身上喷水;

穿全棉、全麻、丝绸等材质的衣服;

室内放空气加温器及植物;

涂抹护肤品,保持皮肤湿润;

多喝水,保持体内的水分。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上部分防静电产品虽宣称附加功能,但其核心机理仍遵循电荷传导物理规律。针对民间流传的饮食调节法等非物理性方案,科学界尚未发现充分证据表明维生素摄入与体表电荷量存在直接相关性!

除此之外,生活中还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生活小百科呢?欢迎继续关注《靠谱》!

科普专家:

刘振奎,杭州学军中学教育集团文渊实验学校互动式科学实验室负责人

靠谱出品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1329.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9日 上午10:05
下一篇 2025年4月9日 上午10:05

相关推荐

  • 云南发现“尼人”遗迹!智人与尼安德特人到底有没有生殖隔离?

    最近,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该所联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通过对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云南大理鹤庆县龙潭遗址的多学科综合研究,首次在东亚地区发现特征明确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基纳技术体系。基纳技术体系与尼安德特人紧密相连,因此这一发现也意味着尼安德特人可能曾扩散到我国西南地区。相关成果4月1日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周刊。 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诗中,智人与…

    2025年4月14日
    4300
  • 家里最常见的这5种东西,其实巨脏无比!(第 4 种人人都在用)

    在收拾屋子这件事上,每人都有不同的习惯。但即使每天打扫一遍家里,精确到角角落落,也还是会难免漏掉一些细节。 有些生活中很常见的东西,看起来很干净,实际上却远比想象中脏。 1、刷碗海绵 你一定想不到,刷碗海绵可能是整个家里细菌数量最多的物品,甚至超过了马桶刷。2017年,德国富特旺根应用技术大学的微生物学家马库斯·埃格特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份研究显示,一块…

    2025年3月25日
    9900
  • “碎片化睡眠”冲上热搜,医生提醒:睡了可能等于没睡

    你的睡眠还好吗? 连日来,有关“碎片化睡眠” 相关话题持续引发关注 “碎片化睡眠”的危害不容小觑 严重性等同于熬夜 它容易导致代谢综合征 使机体代谢发生紊乱 包括糖代谢的异常 进而可能引发高血糖或高血脂等问题 同时“碎片化睡眠”还会给心血管系统 带来巨大压力 长期熬夜或碎片化睡眠更是增加了 罹患老年痴呆等 老年退行性疾病的风险因素 医生:对放松、代谢、记忆都…

    2024年12月23日
    21100
  • 中国疝气日丨勿以“疝”小而不为!聊聊关于“疝气”的那些事儿

    每年的3月7日是“中国疝气日”。这一日期取自“疝”字的谐音(3.7),旨在呼吁公众关注疝气这一常见却易被忽视的疾病,普及科学防治知识,推动早诊早治,助力全民健康。 认识疝气:隐匿的健康威胁 疝气,俗称“小肠气”,是人体组织或器官通过薄弱点或孔隙移位至异常位置的疾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微创外科中心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周小兵介绍,疝气的常见类型包括腹股…

    2025年3月7日
    14300
  • 说真的,这家伙到底是鱼还是龙啊?

    今天我们采访的“嘉宾”是蛇颈龙化石标本,TA位于我馆龙的时代展厅内,此件展品产自摩洛哥东部的古勒米迈(Goulmima)晚白垩世,学名叫作Libonectes morgani,中文译名为摩根里伯龙,属于蛇颈龙亚目(Plesiosauria)薄板龙科(Elasmosauridae)。 此件藏品为一件保存相当完整的化石骨架,总长约5.3米,颈椎数54枚,颈长约3…

    2024年12月29日
    20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