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结”5900个晶体管,算力再+1! 中国科学家研制出的“无极”有多顶?

作者:吴苡婷

过5年技术攻关和迭代

复旦大学周鹏、包文中联合团队 突破了二维半导体电子学集成度瓶颈,成功研制全球首款基于二维半导体材料的32位RISC-V架构微处理器“无极(WUJI)”

该处理器通过自主创新的特色集成工艺

通过开源简化指令集计算架构(RISC-V)

在国际上实现了

二维逻辑功能最大规模验证纪录

(集成5900个晶体管)

完成了从材料到架构再到流片的

全链条自主研发

4月2日晚

相关论文发表于国际顶尖期刊《自然》

从数百到5900的跨越

面对摩尔定律逼近物理极限的全球性挑战,具有原子层厚度的二维半导体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破局关键。历经国际学术界与产业界十余年攻关,科学家们已掌握晶圆级二维材料生长技术,并成功制造出只有数百个原子长度、若干个原子厚度的高性能基础器件。但要将这些“原子级精密元件”组装成完整的集成电路系统,却始终受困于工艺精度与规模均匀性的协同良率控制难题。过去最高集成度仅停留在数百晶体管量级,始终未能跨越功能性微处理器的技术门槛。

“之前二维逻辑功能最大规模验证的最高纪录是115个,而且是不带时钟逻辑。可以说,我们创造了一个历史记录。”周鹏说,在5V的低压下,“无极”在32位输入指令的控制下,可以实现最大为42亿的数据间加减运算,支持GB级数据存储和访问,以及最长可达10亿条精简指令集的程序编写。“提高人工智能算力需要极大的能源消耗,我们用微米级的工艺做到纳米级的功耗。而极低功耗的CPU可以助力人工智能更广泛应用。”

提前验证二维材料使用路径

复旦团队在二维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深耕十余年。特别是团队创新开发的AI驱动的一贯式协同工艺优化技术,通过“原子级界面精准调控+全流程AI算法优化”双引擎,实现了从材料生长到集成工艺的精准控制。“无极”的工艺流程非常复杂,参数设置依靠人工很难完成。引入机器学习AI赋能后,可以迅速确定参数优化窗口,提升晶体管良率。

周鹏说,在这些二维半导体集成工艺中,70%左右的工序可直接沿用现有硅基产线成熟技术,而核心的二维特色工艺也已构建包含20余项工艺发明专利、结合专用工艺设备的自主技术体系,为未来的产业化落地铺平道路。

团队解决了二维材料-接触-栅介质-后道工艺的精确耦合调控难题,利用原子级精度的加工和表征技术,验证了规模化的数字电路。其中,反相器良率高达99.77%,具备单级高增益和关态超低漏电等优异性能。通过严格的自动化测试设备测试,验证了在1千赫兹时钟频率下,在千门级电路上可以串行实现37种32位RISC-V指令,满足32位RISC-V整型指令集要求。其集成工艺优化程度和规模化电路验证结果,均达到了国际同期最优水平。

将ENIAC和Intel 4004 以及无极诞生年实现了加法上的运算联系

“大学的作用帮助产业界排除前行的困难,这个成果也让产业界知晓,二维半导体可以做成处理器。我们做了一件正确而困难的事情。”周鹏说,团队还将致力于进一步提升二维电子器件的性能和集成度,突破当前晶体管集成度的瓶颈,使其在更多应用场景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同时,将加强与现有硅基产线技术的结合,推动核心二维特色工艺的产业化应用。

复旦大学集成芯片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包文中和周鹏为论文通讯作者,博士生敖明睿、周秀诚为论文第一作者。研究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市科委等项目的资助,以及教育部创新平台的支持。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1783.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14日 上午10:04
下一篇 2025年4月14日 上午10:04

相关推荐

  • 这种“小短腿”只有7公斤重,却能捕猎300公斤的南美貘?

    佛教有一句话叫“狮子搏兔,犹用全力”,但它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兔子这么小的猎物根本不能满足狮子的能量需求,狮子几乎不吃兔子。 陆生食肉目生态有一条基本原理:大动物吃大猎物,小动物吃小猎物。这很好理解,小型的捕食者可以靠小猎物生存,而大捕食者光吃小猎物就会入不敷出。 这个“大”和“小”的分界线,是体重20多公斤。1999年发表在《自然》上的一篇研究,比较了15…

    2025年2月14日
    19200
  • 第50个!韶关丹霞山发现全新“大菇菇”

    近日,南方+记者从韶关市丹霞山管理委员会获悉,历经5年研究,海南医科大学最终确认和发表了“丹霞丝盖伞”这种全新的大型真菌,这也是在丹霞山发现的第8个大型真菌新物种、在丹霞山发现的第50个新物种。这一发现不仅为中国菌物多样性宝库增添了新成员,也进一步彰显了丹霞山作为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独特价值。 2019年菌物多样性与系统学培训班由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丹…

    2025年4月24日
    2100
  • 中国完成全球首例基因编辑猪肝脏移植人体,我们快用上猪器官了吗

    若干鼓舞人心的初步结果给焦急等待同种器官移植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但最终是否能真正成功应用到临床治疗尚无法完全预测。 撰文 | 郭晓强(河北体育学院) 伦敦时间2025年3月26日,中国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的研究团队在《自然》(Nature)杂志在线发表论文,报告世界首例将基因编辑猪的肝脏移植到脑死亡人体内的成功案例(于2024年3月完成),将有助于解决移植…

    2025年3月29日
    8900
  • 谁没事在海滩上“蹦跶”啊?当然是鱼界“弹跳王子”啦~

    弹涂鱼,又称为跳跳鱼、泥鳅鱼,隶属于虾虎鱼科,是近海潮间带的一种小鱼。全世界共有31种。它们以独特的陆上行走能力和充满活力的性格闻名于世。弹涂鱼两只眼睛凸出体外并且各司其职,一只探索食物,一只勘探敌情。成年弹涂鱼通常体长不超过20厘米,体表覆盖有黏液,有助于在湿润环境下移动时减少摩擦。它们强壮的胸鳍和腹部肌肉允许它们在潮汐退去时,在海滩上“蹦跶”,寻找食物或…

    2024年12月16日
    23400
  • 小白菜是大白菜的宝宝吗?那娃娃菜又是谁的“娃娃”?

    大白菜、小白菜、娃娃菜怎么分? 小白菜是大白菜的宝宝吗,那娃娃菜又是谁的娃娃?它们到底怎么区分?白菜家族比你想的要庞大! 三者同属十字花科 大白菜、小白菜、娃娃菜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它们的近似性不仅是在名字和形状方面,在生物学上也的确是有关联的。 三者同属十字花科,也就是说,属于同一家族的不同类别。 大白菜,是土生土长的中国菜,北方多有栽种,又名“…

    2024年12月15日
    26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