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家:陈志云
单位:普宁市人民医院
髋部骨折是困扰老年人健康的一大“杀手”,因为随着年龄增长,他们的骨量不断减少,变得越来越脆弱,就像一棵老树干,虽然还挺立着,但内部已经开始慢慢腐朽。骨质疏松则会让骨骼的密度降低,不小心摔一跤,就可能导致骨折。再加上老年人运动机能下降,反应变得迟缓,平衡能力也大不如前,这就使得他们跌倒的风险大大增加。
老人发生髋部骨折后,如果不及时治疗,后续可能会因长期卧床导致肺部的痰液难以排出,进而引发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也受到影响,容易出现感染问题。有研究显示,只有约50%的患者能回到骨折前的功能水平,所以髋部骨折也被人们称作“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不过只要做好术后的康复护理,老人就能慢慢恢复,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介绍需要注意的问题。
了解髋部骨折
髋部骨折就是大腿骨(股骨)靠近髋关节的部位发生的骨折,髋部骨折主要包括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以及股骨粗隆下骨折这几种类型。股骨颈骨折比较特殊,由于它的血液供应不太好,往往需要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而后两种既可以选择非手术治疗,也能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
术后早期康复训练(1周之内)
(一)踝泵运动
这个运动很简单,条件的情况下允许最好把老人的患肢抬高一点再做。就是让老人尽可能地把踝关节屈伸到最大范围,形象一点讲就是踮脚尖3-5秒,然后把脚尖往下踩3-5秒,一上一下,动作不用太快,保持在10-15次/分就行,。频率可以是每日三到四次,每次20~30组。这一运动不仅能促进下肢血液回流,把腿部的血液“赶”回心脏,进而消除肿胀、减轻疼痛,还能有效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让老人平躺在床上,将患肢伸直,然后将大腿绷紧,膝盖做向下压的动作,感觉在用力把大腿肌肉往骨头里按。可以在其腘窝处垫上毛巾或者纸卷,能诱发肌肉收缩,快速找到用力方法。频率可以是一次10秒,10-20次一组,每天3-5组,或者感觉肌肉出现明显酸胀不适为止。这个训练好比给大腿肌肉做了一场“紧致操”,让大腿的肌肉不至于因为长时间不活动而萎缩。
(三)屈髋屈膝训练
要在髋关节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刚开始让老人的足后跟在床上慢慢滑动,适应之后慢慢过渡到屈髋屈膝,注意角度不能超过90°,最后把足跟抬起来保持一会儿。这个训练过程能让髋关节和膝关节逐渐恢复活动能力,但又不会因为过度用力而受伤。
(四)髋外展训练
简单来说,就是让老人把患侧的腿慢慢向外打开,就像做广播体操里的“打开双腿”动作一样,训练时一定要有人从旁辅助。每次打开的幅度不用太大,重复做几次,可以锻炼髋关节周围的肌肉,增强髋关节的稳定性。
(五)桥式运动
也叫“搭桥”,先平躺,屈膝让双脚踩在床上,然后慢慢把臀部抬起来,从侧面看像是搭了一座小拱桥。抬的过程中,注意让老人的腰部和背部保持挺直,不要塌下去,可以锻炼臀部、腰部和大腿的肌肉,提高老人的身体平衡能力和核心力量。刚开始老人做起来会有点困难,护理人员可以先辅助抬一下。
(六)负重和行走训练
如果老人没有过分疼痛、疲劳和头晕的情况,术后1—2天可以开始负重和行走训练(这里指股骨头置换术后骨水泥固定假体的情况)。年龄较大的老人,建议使用可调节高度的助行器,使用前按身高进行调节,使老人站立时体态处于直立位,这样更安全。刚开始取站立位时,把身体的重量从左边移到右边,再从前边移到后边,慢慢地适应这种感觉后,可让老人尝试向前移动助行器一步,接着先迈出患侧下肢,再迈出健侧下肢,之后重复循环下一步。行走过程中要注意重心的转移,让患侧有足够的支撑,这样才不会摔倒。
术后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一)髋关节角度的“警戒线”
术后3个月内,一定不要让髋关节屈曲超过90°。老人躺在床上时,要在其两腿间放一个枕头,可以维持双下肢外展的体位,避免髋关节过度屈曲。而6个月内,禁止髋关节内收、内旋。髋关节十分精密,如果在还没彻底康复时过度弯曲、内收或者内旋,可能会让它再度出现故障。
(二)正确的坐姿很重要
平时不要让老人坐太低的座椅或软沙发,深陷进去的感觉虽然舒服,但对髋关节可不太友好。正确的坐姿是让身体保持直立,既不能前倾,也不要弯腰,这样才能让髋关节处于一个舒适又安全的状态。还有,无论坐在哪里,都不要把膝关节靠近对侧膝关节,不要交叉双腿,也不能让患腿穿过身体的中线,更不能跷二郎腿。这些看似平常的动作,很可能会影响髋关节的术后恢复。
(三)选对椅子很关键
有扶手的椅子可以在老人站起来时提供支撑,帮助他们保持身体平衡,不会向前倾斜,这样就能避免髋关节屈曲超过90°。大家可以观察一下,很多公共场所的椅子都有扶手,这就是为了方便大家起身,对于髋部骨折术后的老人来说,扶手十分重要。
(四)避免下蹲和弯腰
下蹲这个动作会让髋关节承受很大的压力,不利于恢复。如果东西掉在地上了,可以让老人借助一些工具,比如长柄的夹子,把东西捡起来。同样的道理,也不要让老人使身体前倾去穿鞋袜、剪脚指甲,这些也是很危险的动作。要是自己不方便穿,就请家人或者朋友帮忙,或者借助一些特别的工具,像长工具手之类的进行日常协助。
(五)运动要适度
千万不要让老人在短时间内进行超强度的训练,像慢跑、打球这些需要髋关节承受反复冲击性负荷的运动,或者达到极限位置的运动,都不适合。要知道,康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像小树苗慢慢长成大树一样,需要时间和耐心。如果一下子给老人太大的运动量,不仅不利于恢复,还可能会造成二次损伤。
(六)心理关怀
骨折后行动不方便,部分老人会低落、焦虑,甚至产生自卑心理。这个时候,家人和护理人员一定要多陪陪他们,可以讲讲最近发生的一些新鲜事,或者一起看喜欢的电视节目。
(七)饮食调理
补充足够的营养,才能让骨头更快愈合。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像鸡蛋、牛奶、鱼肉等,就像建筑工人,能修复身体受损的组织;钙是骨头的“主要材料”,多吃富含钙的食物,比如豆制品、虾皮、海带等,能让骨头长得更结实。还有蔬菜水果,其中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提高老人的免疫力。
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但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就能帮助老人再次迈出稳健的步伐。希望大家都能把这些知识记在心里,当身边有老人遇到髋部骨折的情况时,就能用这些方法去帮助他们。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1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