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肠道比你想象的更“易碎”!48小时高脂饮食=21天免疫损伤?

现代人的餐桌上,高油高脂的美食无处不在——炸鸡、烧烤、火锅、奶油蛋糕……这些食物带来的短暂快乐,可能正在以我们意想不到的速度摧毁肠道健康。一项发表在《细胞》子刊上最新的研究揭示,48 h的高脂饮食,竟能破坏肠道免疫稳态,并且这种影响可能持续长达21 d!

肠道不仅是消化吸收的场所,更是人体最大的免疫战场之一。它的健康直接影响全身的代谢、免疫甚至心理健康。这项研究告诉我们,肠道对高脂饮食的反应比我们想象得更敏感、更迅速。那么,高脂饮食是如何在短短两天内“攻陷”肠道防线的?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肠道里的“维和部队”:3型固有淋巴细胞(ILC3)与白细胞介素-22(IL-22)

肠道黏膜表面驻扎着一支特殊的免疫部队——ILC3,它们是肠道免疫系统的“哨兵”,主要负责分泌一种关键的细胞因子:IL-22。

IL-22的作用类似于肠道里的“维修工”和“秩序维护者”:

·加固肠道屏障:促进黏液分泌,增强肠道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防止有害物质“漏”进血液。

·调节肠道菌群:帮助有益菌定植,抑制有害菌过度繁殖。

·促进损伤修复:在肠道受损时加速组织愈合。

如果ILC3细胞功能受损,那么IL-22会分泌减少,肠道就会菌群失调、黏膜屏障破损、炎症风险飙升。该项研究发现,高脂饮食能在短短48小时内让ILC3细胞“罢工”,导致IL-22水平骤降。

48小时的高脂饮食,肠道发生了什么?

研究人员通过给小鼠喂食不同比例的高脂饮食(脂肪含量分别为36%和60%)进行实验,发现肠道灾难的“元凶”藏在油脂的类型里。

1.肠道屏障迅速受损

食用仅7 d的高脂饮食后,小鼠肠道的跨上皮电阻发生下降。这意味着肠道通透性增加,就像墙壁出现裂缝,细菌和毒素更容易穿透肠壁进入血液。

并且,饮食中脂肪含量越高,破坏情况越严重,60%高脂饮食的小鼠肠道渗漏现象更明显。

2.ILC3****细胞功能被抑制

单细胞测序显示,高脂饮食后,小鼠ILC3细胞的IL-22分泌能力下降高达50%,并且这种抑制效应持续了21 d。

这些细胞的STAT3信号通路(调控IL-22生产的关键路径)被显著抑制,导致它们无法正常执行保护肠道的任务。

3.肠道菌群失衡,炎症风险飙升

由于IL-22减少,肠道内的有益菌(如乳酸杆菌)减少,导致潜在致病菌增多。

当研究人员用化学物质诱导肠炎时,高脂饮食的小鼠炎症更严重、愈合更慢,说明它们的肠道防御系统已经崩溃。

研究还发现,不同类型的脂肪对ILC3细胞的影响截然不同。

·饱和脂肪(猪油、黄油、棕榈油等)会直接毒害ILC3。这些脂肪会促进脂肪酸氧化,导致ILC3细胞的线粒体功能紊乱,使其能量供应不足,最终无法正常分泌IL-22。它们还会改变肠道菌群,减少短链脂肪酸(一种有益代谢物)的生成,进一步削弱免疫细胞的活力。

·不饱和脂肪(橄榄油、鱼油、坚果等)可以保护肠道。这些脂肪能帮助ILC3细胞形成脂滴,作为能量储备,减少线粒体压力,维持细胞功能。例如,Omega-3脂肪酸(三文鱼、亚麻籽中富含)已被证明能减轻肠道炎症,帮助修复黏膜屏障。

这意味着,脂肪本身不是敌人,关键在于选择哪种脂肪!

肠道受损引发连锁反应

ILC3功能受损和IL-22减少,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

1.“肠漏症”(肠道通透性增加)

肠道屏障出现漏洞后,细菌毒素、未消化的食物颗粒可能进入血液,触发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导致慢性低度炎症。这与肥胖、糖尿病、自身免疫疾病(如炎症性肠病、类风湿关节炎)甚至抑郁症都有关联。

2.菌群失调,代谢紊乱

有益菌减少,机会致病菌(如大肠杆菌、艰难梭菌)增多,可能引发腹泻、腹胀、便秘等问题。菌群失衡还会影响能量代谢,促进脂肪堆积,增加肥胖风险。

3.对肠道损伤更敏感

研究发现,高脂饮食后的小鼠,在受到化学或感染性刺激时,肠道炎症更严重,愈合更慢。这意味着,长期高脂饮食的人,可能更容易患上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等疾病。

肠道修复计划

好消息是,这种伤害是可逆的!研究发现,只要及时调整饮食结构,ILC3细胞的功能可以逐渐恢复。

建议大餐后立即启动“肠道修复计划”:接下来几天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杂粮、蔬菜(帮助生成短链脂肪酸),补充富含omega-3的三文鱼或亚麻籽(对抗炎症),同时避免连续高脂饮食。要知道,肠道免疫细胞有21 d的“记忆期”,别让偶尔的放纵变成持久的伤害。毕竟,我们吃下去的每一口油腻,都是肠道里的免疫细胞在买单。

参考文献:Xiong et al.Acute exposure tohigh-fat diet impairs ILC3 functions and gut homeostasis,Immunity(2025).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2994.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6日 上午10:01
下一篇 2025年4月26日 上午10:02

相关推荐

  • 这种病一发现往往是中晚期!身体出现这些信号要警惕→

    胰腺癌称为“癌中之王”,让很多人闻之色变。为什么胰腺癌一发现往往就是中晚期?身体出现哪些异常信号要警惕胰癌? 11月16日是世界胰腺癌日。 胰腺癌称为“癌中之王”, 让很多人闻之色变。 为什么胰腺癌一发现往往就是中晚期? 身体出现哪些异常信号要警惕胰腺癌? 在平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2025年2月6日
    17900
  • 现实版“灵珠”?海洋里的蓝血“贵”族竟是它→

    在奇幻的神话世界之外,红色与蓝色的“命运齿轮”也在人类与一种古老生物——鲎(hòu)之间悄然转动。 “色彩是电影语言的一部分”,这句话在大热电影《哪吒 2》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其中,魔丸哪吒的炽热红与灵珠敖丙的深邃蓝,不仅是角色色彩的巧妙设定,更象征着他们截然不同的性格与命运。 而在奇幻的神话世界之外,红色与蓝色的“命运齿轮”也在人类与一种古老生物——鲎(hò…

    2025年3月12日
    10600
  • 和轮胎一样大的鱿鱼圈,吃起来是什么味道?

    据估计,大王酸浆鱿可长到10米,体重可达500千克,是地球上最重的无脊椎动物。另外,它们也是眼睛最大的动物,眼球直径可达27厘米,比一个标准篮球还大。 整整100年前(1925年),在一头被商业捕捞的抹香鲸胃中,人们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长有钩子的巨型鱿鱼触手。 这个奇怪的新物种被叫作大王酸浆鱿(英语:Colossal squid,学名:Mesonychot…

    2025年4月25日
    2300
  • 跨院协作,生死时速:1岁女童气道进异物成功获救!

    2月18日下午17点30分,益阳市中心医院儿科接到资阳区妇幼保健院儿科的紧急转诊电话,一名1岁女童甜甜因气道异物导致严重呼吸困难,情况危急,需立即转至益阳市中心医院进行抢救。 1岁女孩甜甜,在家中食用南瓜子后,家属准备给宝宝洗头发,将其头部后仰后,甜甜即刻出现呼吸困难、面色发绀、无法呼喊等症状。家属尝试抠喉但未见缓解,立即就近送医。 经初步诊断,甜甜为“气道…

    2025年2月25日
    11200
  • 你说什么?我没戴眼镜听不清

    近视的人往往会有一种感觉 摘下眼镜之后 看不清眼前事物的同时 似乎也听不清别人讲话了 这是为什么呢? 视觉确实会影响我们的听力 这种效应被称为 “麦格克效应” 麦格克效应是一种感性的认知现象,表现出在语音感知过程中听觉和视觉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的感官不是各自孤立的存在。对于一个事物,不同器官获得的信息会传入大脑中各自对应的中枢,不管是视觉中枢,还是听觉中枢,…

    2024年12月23日
    19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