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Ta们绝不只是在跑步!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

“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

持续火爆

昨天举行的上海半程马拉松赛,浦东产的两款人形机器人亮相赛场,并与运动员热身互动。

再前一天,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开跑,“上海代表队”共有4家公司5支队伍参赛,其中3支成功完赛。

从实验室到马拉松,人形机器人绝不只是在跑步。

客场作战上海卓益得机器人有限公司表现出色

两架“行者二号”双足机器人

一架代表“行者二号”战队摘得季军

一架代表“EAI”战队

未更换电池完赛

续航能力全场第一

卓益得机器人创始人、上理工机器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李清都惊喜地表示,这个成绩直接验证了全新的肌腱仿生驱动技术路线的可靠性,“意义重大”。

李清都:我们做这个机器人,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园区、社区、楼宇、校园、码头甚至边境的巡逻,包括电力巡检这种危险的场景。它是按照长续航走路去做的设计,不是为了跑马拉松设计的,所以抖动之类的问题没有考虑太多。我们接到邀请大概也就提前了一个月,没有时间改结构了,只能把螺丝拧紧一点,别跑着跑着散架了。

“肌腱仿生驱动”是全新的技术路线,学术界一直比较担心它的疲劳性、寿命等问题,所以我们就在这个马拉松实打实让它跑一跑。跑下来的话,至少证明这条技术路线是没有问题的。

在这场机器人半马中可以看到

传统机器人受制于电池能量密度电机功率密度的瓶颈

要么续航时间短

如跑出冠军的天工Ultra机器人

2小时40分钟换了三次电

要么个头不能****高

如亚军松延动力N2小顽童

身高仅有1.2米

相比之下

身高1.7米的“行者二号”

仅重28公斤

轻量化“耐力王”当之无愧

**全球少数能实现“拟人直膝”行走的机器人之一、来自徐汇的Orca I**也完成了比赛。这是它公开亮相以来,第一次在实地上成功完成较长距离的奔跑,整个过程没有故障、没有摔倒,仅用2分钟完成过一次快速换电。

负责研发的“青心意创”结构设计负责人毕备说,团队在一个月内对机器人进行针对性训练奔跑算法的稳定性与续航能力都有了大幅度提升

毕备:硬件结构侧,我们主要对机器人本体进行减重设计,提高续航能力,降低能耗,并升级结构连接处,电路板等的防松防震措施。在算法侧,我们优化运动控制算法,迭代了很多版本,让机器人能在跑步的状态保持长时间的稳定,并实现灵活的转向和变速。

在可控实验环境下测试出的机器人终要应对复杂的现实世界才能更好地落地实现量产 21.0975公里的路程机器人仅精密关节运动就要完成约25万次本次赛道包含6个左转道、8个右转道有平坦柏油路、坑洼裂缝路又有长缓坡、短陡坡路段以及石板路、草地、石子路等区域最大坡度≤9°堪称一次“针对关节精度、热管理、电源系统、控制算法、通信干扰等问题的极限测试

观众们看着高矮不一形态各异、步态万千的人形机器人图个热闹和谈资

“机器人翻车合集”成了快乐源泉但对科学家们来说成功完赛就是一场“技术成人礼” 有了这场成功的公开验证,李清都教授表示,实验室下一步将聚焦“多模态大模型+肌腱驱动”技术,除了工业场景,也会集成国产AI大模型,进军教育、康养等领域。

李清都:已经走进家庭的机器人,轮式的居多。现在AI大模型已经到了平民化的水准,人形机器人简单照顾一下老人的话是可以的。如果是用人形机器人帮你洗衣做饭,我觉得至少得5年;应用场景比较复杂的话,10年之内应该能解决;20年之内,甚至能超过人的水平。

当前国内外人形机器人技术正处于“你追我赶”阶段

参加本次半马比赛的20支队伍就是一个缩影

上海也在不断优化产业生态

推动相关技术研究跻身领先阵营

比如位于漕河泾AI公园的上海市人形机器人创新孵化器

青心意创创立伊始就入驻此地

规模得以大幅扩展并迅速实现技术突破

上海市人形机器人创新孵化器运营总监艾倩雯介绍:孵化器聚焦人形机器人本体,也关注全产业链的技术协同,为企业提供从人才、技术到市场、资本的全链条服务支撑。人形机器人这样的高速成长型企业,可以与孵化器内其他上下游企业,如灵巧手、仿生眼等开展紧密合作,加快产品迭代和应用落地。

人形机器人产业的“马拉松”远比想象得更长“路况”更复杂

但有了孵化器这样的坚实支持

有了更多社会资源的关注

快速迭代、开花结果

应该就在不远处

图片来源:采访对象供图、央视新闻、北京日报、北京亦庄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3119.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7日 下午1:02
下一篇 2025年4月27日 下午1:02

相关推荐

  • 不吃不喝40天!这条鱼爹的带娃方式太让人震惊了…

    身份档案:大泷六线鱼是谁? 学名:Hexagrammos otakii 家族:六线鱼科,俗称“六线鱼”“花斑鱼” 分布:西北太平洋海域,中国、日本、韩国沿海常见 体长:通常20-40厘米,最大可达60厘米 特征:体侧有6条纵向褐色条纹(这也是“六线鱼”名字的由来),擅长随环境变色,堪称海底“伪装大师”。 每年秋冬繁殖季,雄性大泷六线鱼会变身“房产中介”,在礁…

    2025年3月27日
    7500
  • AI有多会一本正经地瞎编?超出你的想象!

    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问AI一个问题,它给了你一个特别详细、丰富,看上去好有逻辑的答案。但当我们去核实时,却发现这些信息完全是虚构的? 这就是著名的“AI幻觉”现象。 图源:河森堡新浪微博 为什么会出现AI幻觉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谜题。 为什么会出现AI幻觉? AI幻觉指的是AI会生成看似合理但实际确实错误的信息,最常见的表现就是会编造一些不…

    2025年3月1日
    10200
  • 天气预报里的“今日多云”,多的是哪种云?

    云朵是天空的常客,当我们仰望天空时会发现各式各样的云,它们时而像棉花糖般蓬松可爱,时而如泼墨画般气势磅礴,有的温柔似絮,有的暗藏危机。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下这群"天空艺术家",解码云朵的奇妙物语。 01 云从哪里来 云的形成主要依赖于地表水分的蒸发。太阳辐射使地表水分蒸发为水蒸气,这些水蒸气随上升气流进入大气层。在对流层中,气温通常随高度增加…

    2025年4月16日
    4200
  • 春游被蛇咬伤咋办?避坑常见应对误区→

    春意正浓 踏青、登山、野餐等户外活动 成为不少人假期休闲的选择 但大家出门游玩时可得小心它! 近日话题#杭州大伯被蛇咬用嘴吸毒液紧急入院#冲上社交平台热搜 引发网友广泛热议 原来杭州的许大伯(化名)趁天气好到田间翻土准备播种 刚翻开石头 右手中指就被一条半米长、两指宽灰色带花纹的蛇咬了 许大伯当即用棍子打死了蛇 随后用嘴把伤口处毒液吸了出来并反复了三次 接着…

    2025年4月8日
    6200
  • 冰箱里冷冻的食物能存好几年?冰箱使用常见误区要注意→

    这次315消费者权益日,很多网民纷纷在短视频平台以“315应该曝光我奶奶(妈妈)”等标题,晒出老年人在冰箱里存放若干年前的食物,并表示还能吃,部分大V还将这一现象拍成了段子,在网上引起热传。那么“冰箱里存食物存好几年”得的做法合适吗? 先说结论,这些段子,当做开玩笑乐一乐就可以了,生活中,咱们还是要妥善使用冰箱,别吃过期食物。同时我们还要提醒家里的长辈,并定…

    2025年3月26日
    7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