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37年前的今天,“冶钢1号”开创中国工业机器人领域先河

37年前的今天(1987年12月18日)由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前身)研发的我国第一部完全国产化机器人“冶钢1号”诞生开创了中国工业机器人领域先河一起来了解它的故事

“冶钢1号”诞生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多个研究所开始涉足机器人研发领域。当时,中国的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自主研发大型工业机器人面临重重挑战。

1983年,从国外机器人专业进修归来的余达太,对中国机器人研究现状进行了广泛调研。从东北到上海,再到安徽,余达太基本上把国内的研究机构都跑了一遍。他发现,国内机器人研发多由机械专业主导,但一直未能成功研发机器人的关键在于控制系统。

余达太认为,控制系统是机器人的“大脑”,主要涉及软件技术,无法通过解剖样机来掌握。因此,他建议在北京钢铁学院成立机器人研究所,由自动化系和机械系牵头,并邀请力学、数学、物理学等多领域专家组成联合攻关小组,共同攻克控制系统难题。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努力,他们最终研发出了完全自主设计的机器人控制系统——智能系统。这一系统从操作系统到应用软件,再到编译系统,完全摆脱了国外技术限制和封锁,使中国机器人拥有了“中国大脑”,能够理解汉语并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工作。

1987年12月18日,中国第一部完全国产化的机器人——“冶钢1号”诞生,引起国内广泛关注。经过严格测试,专家们确认“冶钢1号”在硬件、软件、防振控制等方面均实现了国产化,技术指标达到80年代世界同类产品水平,填补了中国在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技术空白。

传承报国之志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但科技工作者们依然坚定地开展攻关,并最终研发出“冶钢1号”机器人。这背后,是爱国热情的驱动和创新精神的支撑。

为了传承报国之志,北京科技大学于2019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机器人工程”专业。同年9月,从本科2018级机械类学生中选拔30人组建了第一届机器人班

2022年,这个班级的毕业生加权平均成绩达到85.8分,深造率高达86.7%,人均省部级以上竞赛获奖2.5次,奖学金覆盖率83%,总金额21万元,19名同学参加了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班级志愿总工时超过5000小时。他们继承创新精神,将青春奋斗书写在制造强国的建设之路上。

未来无限精彩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象征着一个国家在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的先进水平。近年来,中国机器人产业迎来了迅猛发展,它们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珠海航展等重大活动中。

机器人主要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等类别,其中我国市场以工业机器人为主。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过50%,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名工人470台。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持续进步,“机器人+”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扩展。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了十大应用场景,涵盖了经济发展领域的制造业、农业、建筑、能源、商贸物流等五大领域,以及社会民生领域的医疗健康、养老服务、教育、商业社区服务、安全应急和极限环境应用等五大领域。

同时,拥有聪明“头脑”和灵活“四肢”的人形机器人正成为机器人领域最具未来感的新赛道。中国也在积极布局,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抢占先机并稳步发展。

作为人类的得力助手,机器人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来的无限精彩。

参考资料:

1.“北京科技大学”公众号.北科,请你来听!

2.“中国大学生网”公众号.【信仰行】厉害了,我们的“冶钢1号”!

3.北京科技大学“行思慎思笃行实践团”公众号.聆听教诲 学以致用|余达太教授采访内容精彩选段

4.“北京科技大学”公众号.30人中26人深造!74项省部级以上奖励!这是什么神仙班级?

5.“央视新闻”公众号.中国机器人,正在总动员!

6.《人民日报》.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二〇二四年中国经济观察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4887.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4年12月18日 下午9:14
下一篇 2024年12月19日 上午9:16

相关推荐

  • 小行星正在“盯紧”地球!人类如何防御“飞来横祸”?

    小行星撞击风险是人类长期面临的重大威胁,关乎全球安危与文明存续,监测预警是行星防御的第一步,使命重大,也是重要技术挑战。 艺术家笔下的小行星碰撞 无法忽视的巨大威胁 太阳系存在众多小行星,尺寸在几米到几百千米不等,形状各异,飞行在环日轨道。大部分小行星分布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和海王星外的柯伊伯带,但也有一些小行星距离太阳和地球更近。 火星和木星之间…

    2024年12月22日
    5100
  • 植物界也有“社恐”,轻轻一碰就“害羞”→

    轻轻一碰,它的叶片就立即闭合。你“欺负”过含羞草吗?相信绝大多数人干过这事。 含羞草又被称为感应草、知羞草、怕丑草。这一物种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受到外界刺激后,它的叶子会立即合拢,外界触动的力量越大,合得越快,整个叶子都会垂下。过一段时间,它又会恢复原状。 听起来,含羞草就像是一种患有“社交恐惧症”的植物。 含羞草之所以会产生“害羞”的反应,首先与它的原产地气…

    2024年12月22日
    6100
  • 悄悄告诉你,宝石为什么那么好看

    早在距今1.8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的遗址中,人们就发现了用动物的牙齿和骨骼串成的项链装饰,这恐怕是人类最早期的“宝石制品”。宝石具有美丽、稀少、耐久的特点,自然界中发现的矿物超过3000种,但可以做宝石原料的仅230多种,国际珠宝市场上的中高档宝石不过20多种,可见矿物岩石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成为宝石,宝石是众多矿物岩石的精华,钻石、蓝宝石、翡翠是宝…

    2024年12月15日
    7300
  • 《诗经》中的“熠耀”是啥?先秦人:萤火虫,你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在漆黑的森林中,远处突然出现了一道银色的光芒,那是一个守护神,带来了希望和指引。” 这是小说《哈利·波特》中的一个情节,但其实也是我们人类的写照。在蜡烛和电灯发明之前,太阳落山,夜幕降临之后,就意味着黑暗的到来。但是渴望光明的我们,又总是能在黑夜中找到一些会发光的物体。围绕着这样的夜光现象,也就出现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01 萤火虫和“蓝眼泪” 萤火虫会发出…

    2024年12月18日
    5800
  • 一直到3000年前,人类的大脑都处于“精分”状态?

    利维坦按: 文中提到的“二分心智假说”很有意思,按照朱利安·杰恩斯的观点,人类一直到3000年前,大脑都一直处于这种分裂的状态,其体验外部世界的方式,与其说他们在遇到新奇或意外状况下能够有意识地做出评估,不如说会产生幻听,或是幻想“神”给出了建议或命令,然后无条件服从这些幻觉。 换言之,他们根本不会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本身。这种“指令性幻觉”经常会指挥患有精…

    2024年12月14日
    6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