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也爱买买买不停?赶集历史了解一下

在如今网购已非常普及的当下

商场里的“大血拼”已演变为手机里的“拼手速”

加之一个又一个的电商购物节

让无数人沉浸在消费狂欢中

那在科技尚不发达的古代

人们又是如何满足自己的购物欲望呢?

他们是否也有类似的“购物节”呢?

本期,我们一起来探个究竟~

雏形:约定俗成的好日子

元 太平风会图(局部)

图源|中华珍宝馆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

这幅画长达7米多,通过十分罕见的全景视角描绘了14世纪元朝的公众生活场景。它包含有四百多个不同职业与阶层的人物,所刻画的各种活动也是节日赶集期间常见的场景。

古人的购物活动大多都是在“集市”上完成的。等到真正的“约定俗成好日子”,才能“人”与“货”集中于一地,是为“集市”。

一般认为,集市大约起源于殷周时期。《周易·系辞》里说:“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这里也是成语“各得其所”的出处,大家你卖我买,各自实现愿望,高高兴兴来交易,心满意足回家去,这算是最早的“逛街”了。

随着社会分工和经济交流的扩大,集市发展起来,到了商周时期已初具规模。《周礼》记载,周时我国集市大概有三种类型:早市,以行商坐贾大生意人为主;日中之市,以百姓为主;晚市,以小商贩为主。战国时,各处则出现定期集市:一日一集,五日一集,或十天半月一集不等。

从文献记载上来看,汉代也有类似的市场出现,如汉代长安城外七里处太学附近的“槐市”。槐市是由太学生们所需的文具用品发展起来的一种集市。其具体形式是,在每月的“朔”“望”之日,即农历初一和十五,来自各地的太学生,各自拿着由本郡带来的土产、经书、笔砚、乐器等,在太学门前的槐树林下进行交换,因此被称为“槐市”。

这种集市,既无市墙和市门,又无专门管理的官吏,属于一种民间自发形成的交换形式。所以,这些集市的形成是由民间自发或约定俗成的,且非每日开放,而以定期设“集”的形式出现。

发展:遍布各地的草市

清 《题扇图》(局部)

图源|故宫博物院

古人卖货也会找名人宣传,一如现在的“明星”代言。上图中所绘为“羲之题扇赠老姥”的故事。东晋书圣王羲之见乡间老妇苦于生计,便为其所卖之扇题字,嘱老妇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老妇哪知其中奥妙,面露迟疑,不想人们竞相购买,一时传为佳话。

东晋时期,在城市商业发展的同时,一些没有市的乡邑或毗邻农村的地方,出现了定期一聚的集市,称为“草市”。它是以客商贩运与乡间小商品生产者交易相结合的一种市集形态,市中以农副产品、手工业品及饮食业等商品的买卖居多。后世遍布于各地农村的集、场、墟等,都属于这种定期一聚的农村集市。魏晋时期的南朝,有关草市的记述明显增多,草市一般设置在城外交通要道和人流密集的地方。

南齐时,建康城外草市的设立已经不是个别现象了,而且朝廷还设置了草市尉以管理草市的日常运作。《资治通鉴·齐纪》记载,永元三年的一场骚乱中,南齐建安王萧宝寅,“逃三日,戎服诣草市尉”。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注释到:“台城六门之外,各有草市,置草市尉司察之。”

这种草市,或设在都市之旁,或立于商旅往来的水陆要道和津渡,最初多为自发形成,随后则由官府委派草市尉一类的官员加以司察。随着草市设置日久,草市内渐有经常进行商贸交易的固定商肆,并开始有商户定居。

于是,有些草市朝着正式的市演变。

繁荣:万街浩闹的黄金时期

北宋 《货郎图》

图源|中华珍宝馆 台北故宫博物院

集市在唐宋时期有了质的改变。

唐宋年间,集市的形式一改以往由官府直接控制、严重束缚商业贸易发展的单一市场形式,而是逐渐在州县所在地以外的地方进行交易,形成越来越多的贸易形式。集市的名称也显得五花八门。

在唐代,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得比较好,集市在规模、管理等方面都有了进步。街市经济发展最高峰就属盛唐时期的“东”“西”市。两市并列在皇宫左右,道路规划整齐有序,对称和谐,正式更名为“坊市”,并形成了史无前例的规模。

唐长安城示意图

图源|贵阳市图书馆

西市相当于国际化的商贸娱乐中心,是平民百姓和西域、中亚、东亚客商的聚集之地,被誉为“金市”,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贸中心。东市因靠近大唐皇宫,整体氛围更为严肃。

当时的坊市设有市令官,主要管理市场交易、店铺规划和商品的正常流通。他们对市的开放时间也有严格的规定,每天的午时击鼓三百下,商人才能入市,日落前三刻再击三百下则是开门散市。

唐代时的城内商业活动仅限于白天,夜间实行宵禁,但到宋代时,这一规则便被打破,集市得到进一步发展。

北宋 《清明上河图》(局部)

图源|故宫博物院

北宋时期,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乡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城市原有的分区被打破。“坊”“市”之间的界限被打破,集市、商铺可以随意开设,不采取集中经营的方式,也不再有开设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谓“万街千巷,尽皆繁盛浩闹”。宋徽宗年间的张择端就在《清明上河图》中将当时的集市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开封、临安等城市,有日夜经营肉、鱼、家禽、时鲜果品、日常百货之类的摊贩,也有为数众多的早晚专营食品小吃的餐饮“个体户”。街道空地上不仅有摊贩、街头艺人表演、说书活动,连东京大相国寺内也是万姓交易,“近佛殿,孟家道院王道人蜜煎”,“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飞禽猫犬,珍奇玩好,无所不有。罢退下来的官员也摆地摊卖带不走的东西……

延续:接地气的赶集古今略同

清 《太平春市图》(局部)

图源|央博 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代时期,集市也是商品交换的重要形式,从都城到州县乡镇都有定期举行的集市。此时的集市数量较之唐宋有大幅增加,有隔日一集、二日一集、三日一集、五日一集,或每逢初一、十五集,逢五、十集,逢三、八集,逢三、六集及每月一集等各种形式的集,成为乡村初级市场的主要形式。

各村镇的集往往交错进行,因而就某一地区整体而言,几乎就是天天有集了。每到赶集之日,回乡农民和商贩云集,赶集的人摩肩接踵,热闹非凡,这种景象古今略同。

到了清代,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小农可供出售的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数量不断增加,粮、棉、丝、茶、烟草、染料等都成为集上的大宗商品。粮食是集市贸易中最主要的商品之一,即使最萧条的集,也会有少量粮食交易。

其他诸如丝、茶、烟草等商品,在各地都设有定期集市。这类以某种商品的集散为主的集,无论数量还是规模都较前代有大幅度增长,这与农业的商品化和家庭手工业的发展密不可分。有些地方仍有以某种商品为集散的集,如米市、菜市、花市、猪市、骡马市等,在今日仍然发挥着作用。

时至今日,我国农村许多地区仍保留着赶集的习俗,它不仅是农民们自产自销的重要场所,还形成了许多独具地域特色的民间习俗。

END

资料来源:中国文化报、贵阳市图书馆、南京日报、厦门晚报、人民论坛网、新快报、《商从商朝来:中国人经商的历史》北京日报出版社、《湮没在历史繁华深处的地摊风景》刘绪义、《我国古代的集市》张演生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中华珍宝馆、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贵阳市图书馆、央博

供稿单位:重庆市九龙坡区文物管理所
审核专家:李小英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3419.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30日 上午10:01
下一篇 2025年4月30日 上午10:01

相关推荐

  • 未来三天,这些地区多阴雨!请查收这份雨天安全出行指南→

    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三天,西南地区东部至江南多阴雨。具体来说,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南、江淮、华南西部和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雨,其中,贵州东部、湖南中西部、广西北部等地局地有大雨。 2月19日08时至20日08时,西藏东南部、西南地区东部、江汉南部、江南大部、华南西部、海南岛东部、台湾岛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雨,其中,贵州东部、湖南中部等地局地有中雨。 图片来源:…

    2025年2月19日
    24800
  • 你以为它是垂头丧气的“摆烂花”?其实它已经美到下一个level!

    阳春三月,正是游园踏青好时节。当你来到公园绿地,是否遇到过柳树开梅花、开桃花或者开樱花的情况: “八重红枝垂”樱 “吴服垂枝”梅 这一根根下垂的枝条,莫非是和柳树的爱情结晶?又或是园艺大师熬夜给花树凹的造型?当然,再看一眼就会发现,它们除了枝条下垂,和柳树可是半点不像。 来看看你能不能分清下面这三种: 左:垂枝梅 中:垂枝桃 右:垂枝樱 TIPS 分辨小技巧…

    2025年4月8日
    6500
  • 如何轻松取消Word自动编号

    在使用Word文档时,许多用户都会遇到自动编号的问题。无论是创建列表还是撰写报告,Word的自动编号功能虽然方便,但有时却会给我们带来困扰。本文将为您介绍几种简便的方法,帮助您轻松取消Word的自动编号,让您的文档更加符合个人需求。 方法一:使用段落设置取消自动编号 打开您的Word文档。 选中您想要取消编号的段落。 在“开始”选项卡中,找到“段落”组。 点…

    2024年12月4日
    22300
  • 观鸟季|你以为的“菜鸟”,可能真的不菜

    在观鸟爱好者的圈子里,通常会用“菜鸟”指代那些十分常见的鸟类。“菜鸟”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而且并不畏人,但似乎很少有人关注它们。大多数情况下,“菜鸟”因为太过常见以至于我们会主动忽略它们的存在。面对人类的习以为常,“菜鸟”们或许并不感到遗憾。 相较于被我们关注,它们更喜欢观察我们:早上八点,一群麻雀已经在地铁站口附近的栏杆上等候多时,快要迟到的上班族大口…

    2025年4月16日
    4900
  • 悉尼“尸花”开放,尸香魔芋到底有多臭?

    最近,悉尼皇家植物园的巨魔芋(Amorphophallus titanum)开放。这是该园时隔15年再次有“尸花”盛开,不仅吸引当地人大排长龙,只为一睹芳容一闻臭味;通过24小时的网络直播,这株被取名为Putricia的魔芋更成为了全球网红。 巨魔芋开放|红星新闻 巨魔芋开花到底是什么味道?人们观赏的其实并非它的花,那又是魔芋的什么呢? 注:本文部分资料整理…

    2025年2月8日
    17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