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二十发射,神箭有何新突破?

4月24日17时17分,长征二号F遥二十火箭从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成功将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送入太空。从1999年首飞以来,长征二号F火箭从未停下自我成长的脚步。

航天科普专家钱航与长征二号F火箭合影

相比长二F遥十九火箭,发射神舟二十号飞船的遥二十火箭共进行了30余项技术状态改进,进一步提升全箭可靠性和安全性。

长征二号F遥二十火箭搭载的摄像头传回的高清画面

长二F火箭装上全景“行车记录仪”

此次任务中,长二F火箭首次搭载全国产化高清摄像头,以前只能拍到3个重要地方的画面,现在一下子增加到8个,像火箭外壳、二级发动机尾部、神舟飞船这些关键部位都能拍得清清楚楚。高清画面让地面指挥中心“看得更清”。

长征二号F遥二十火箭搭载的摄像头传回的高清画面

当火箭划破天际时,8台国产高清摄像机如同8双锐利的“眼睛”,紧紧注视着箭体的每一处细节。从二级发动机喷口跃动的橘红色焰流,到神舟飞船与火箭平稳分离的瞬间,这些清晰的画面都能实时呈现在测发大厅的屏幕上。就像给火箭装上了全景“行车记录仪”,这些高清影像数据为地面人员提供了更多视角、更加全面的实时画面,使科研人员能够更清晰地观察火箭飞行状态,并精准判断火箭关键分离动作。

抛整流罩船箭分离瞬间(左侧画面为箭载摄像头传回)

飞行数据全程实时测量与下传

本次任务火箭遥测数据传输速率从2Mbps(兆比特/秒)提升至5Mbps(兆比特/秒),这一改变让沿用24年的回收式存储器退出历史舞台。

以往,火箭正常飞行过程中的部分关键数据需存储于“黑匣子”中,待返回舱落地后回收分析。如今,在5Mbps的传输速率下,每秒可传输约100页A4纸的扫描文档,全面提升了关键数据的可靠传输能力,实现了飞行数据全程实时测量与下传。改进后不仅避免了存储器回收可能带来的数据丢失风险,还能在任务过程中同步开展数据分析。

4月16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组合体准备转运(图片来源:新华网)

与此同时,火箭通过增加环境参数的测点,开展分离环境适应性、环境抗干扰等飞行环境精细化测量,采集飞行中的压力、振动等数据。应该说,每次提升,都在重新定义安全边界。这些改变不仅护航本次任务,更将为未来的发射任务的环境适应性研究积累宝贵数据。

正是凭借着这样精益求精的精神,以及对技术改进的执着追求,长二F火箭研制队伍用一次次的努力,保障着载人航天任务的顺利进行,确保百分百安全地将航天员送入“天宫”,助力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不断迈向新高度。

作者:钱航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航天科普专家

审核:刘颖 李培元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3044.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6日 下午1:01
下一篇 2025年4月26日 下午1:02

相关推荐

  • “全国十大考古”揭晓!“浙”座“超长待机”的遗址入选→

    近日,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乔云飞宣布最终结果:浙江仙居下汤遗址入选“十大”。 此前,下汤遗址已入选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六大考古”)、2024年度浙江考古重大发现。下汤遗址的重要学术价值是什么?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陈星灿对下汤遗址做了现场点评—— “下汤遗址是中国最早的农业聚落,过去4个年度20…

    2025年4月27日
    2600
  • 春节胖三斤?注意,这种“降脂针”可不能用来减肥!

    春节的鞭炮声还在耳边,满桌的美食早已化作小肚腩和体重秤上的数字。于是,有些人开始“动歪脑筋”:听说有种“降血脂针”可以降胆固醇,是不是可以顺便用它试试减肥?答案是——调脂药,尤其是“降血脂针”,不能减肥! 肥胖和血脂异常,简直是“难兄难弟”。 春节一顿猛吃,体重上去了,血脂中的某些指标也跟着飙升,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俗称“坏胆固醇”。它是…

    2025年2月6日
    14800
  • 家里最常见的这5种东西,其实巨脏无比!(第 4 种人人都在用)

    在收拾屋子这件事上,每人都有不同的习惯。但即使每天打扫一遍家里,精确到角角落落,也还是会难免漏掉一些细节。 有些生活中很常见的东西,看起来很干净,实际上却远比想象中脏。 1、刷碗海绵 你一定想不到,刷碗海绵可能是整个家里细菌数量最多的物品,甚至超过了马桶刷。2017年,德国富特旺根应用技术大学的微生物学家马库斯·埃格特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份研究显示,一块…

    2025年3月25日
    9900
  • 人潮汹涌化“群旋”?科学家揭秘大型人群的“集群涡旋”之谜

    摘要: 人潮汹涌时,混乱背后是否隐藏着秩序?最新研究揭示了一个令人惊叹的现象:当人群密度达到临界值,会自发形成有节奏的“集群涡旋”!这项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开创性成果颠覆了我们对密集人群的传统认知。科学家们独辟蹊径,将人群视为“活性连续介质”,创新性地引入“奇异摩擦力”模型,揭示了这种集群旋转现象背后的物理机制。这一发现不仅拓展了复杂系统科学的边界,更为预…

    2025年4月23日
    4100
  • 家里最常见的这5种东西,其实巨脏无比(第4种人人都在用)

    在收拾屋子这件事上,每人都有不同的习惯。但即使每天打扫一遍家里,精确到角角落落,也还是会难免漏掉一些细节。 有些生活中很常见的东西,看起来很干净,实际上却远比想象中脏。 1、刷碗海绵 你一定想不到,刷碗海绵可能是整个家里细菌数量最多的物品,甚至超过了马桶刷。2017年,德国富特旺根应用技术大学的微生物学家马库斯·埃格特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份研究显示,一块…

    2025年3月19日
    10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