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多年前古人的“记事本”都画了啥?

的生产生活,走近它们如同翻开了5000多年前古人的“记事本”。
良渚文化考古集中在长江下游的上海、江苏苏州、浙江杭州等地,其中在杭州余杭区发现的古城遗址面积为故宫博物院面积的8倍多,组建的水利系统则用了近30座水坝。在这个过程中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资源需要严谨地计算和记录,并且将命令分毫不差地传递下去,这些记录的载体很有可能是有机物质(易腐),我们很想找到它们。

现代社会电子设备发达,人们利用各种媒介储存和传递信息。当我们把时针拨回5000多年前,在那个没有文字的年代,先民们是如何进行信息沟通和记录事情的呢?良渚文化考古告诉我们其中一个答案:刻画符号。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石器、陶器刻画符号已近千个,有六七百种。

图片杭州市余杭区南湖遗址出土的陶罐上,形似奔跑的“老虎”刻符,像极了甲骨文中的虎字。科普时报记者 季春红 摄

部分成串的符号像叙事一样描述着当时的生产生活,走近它们如同翻开了5000多年前古人的“记事本”。

良渚文化考古集中在长江下游的上海、江苏苏州、浙江杭州等地,其中在杭州余杭区发现的古城遗址面积为故宫博物院面积的8倍多,组建的水利系统则用了近30座水坝。在这个过程中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资源需要严谨地计算和记录,并且将命令分毫不差地传递下去,这些记录的载体很有可能是有机物质(易腐),我们很想找到它们。然而5000多年的岁月抹去了它们大部分的痕迹,只留下一大堆谜团——刻画符号。

在众多的刻画符号中,有一些单个的符号比较写实,可能是对于当时风物的记录。它们大多以碎片形式出现,例如在杭州市余杭区庙前遗址出土的“刻符狗狗”,余杭区马家坟遗址出土的“石镰”、余杭区卞家山遗址出土的“石犁”,以及在嘉兴海盐仙坛庙遗址出土的“房屋”。

图片杭州市余杭区茅庵里遗址出土的陶片上,刻画了一只小狗。科普时报记者 季春红 摄

比较完整的器皿,如在杭州市余杭区葡萄畈(fàn)遗址发掘出土,刻着“扬子鳄”的陶刻纹宽把杯,其功能与“匜(yí)”相似,是用来倒水洗手的。如此来看,餐前洗手的习惯可能也延续了5000多年!

图片杭州市余杭区葡萄畈遗址出土的陶刻纹宽把杯上,扬子鳄的爪牙清晰可见。科普时报记者 季春红 摄

出土于杭州市余杭区南湖遗址的刻符陶罐,虽然用料工艺都很简单,却胜在完整。在它表面刻有十二个意义非凡的符号,古文字学家找到了和甲骨文中“钺(yuè)”和“虎”字造字逻辑几乎相同的符号,其中“钺”的形象,还同样出现在上海松江广富林遗址出土的陶尊上,以及同时期苏州澄湖遗址出土的贯耳壶上——简略版的“石钺”,两者之间的关系就犹如汉字繁体与简体一般,一体两面。虽然这些刻符与甲骨文的逻辑甚至少量字体都很“形似”,但如果用甲骨文的解读逻辑去生搬硬套它们内在含义,显然不具备说服力。

解读这些刻画符号,就像是对良渚文明这个巨大的压缩包进行解压的过程。现阶段对良渚刻符的解读仅仅只是个开始,未来或许会有更多新发现。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3704.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2日 上午10:01
下一篇 2025年5月2日 上午10:01

相关推荐

  • 划重点!中国载人航天大事记|中国航天日

    1970 年 4 月 24 日,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 2016 年起,每年 4 月 24 日正式成为“中国航天日”。 1970 年 4 月 24 日,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

    2025年4月25日
    3000
  • 都是谁在用 DeepSeek “算命”啊?劝你真的不要……

    如果你用 DeepSeek 多次“算”同一件事,就会发现……它每次给的答案都不一样。 你用 DeepSeek “算过命”吗? 从开年到现在一直十分火热的 DeepSeek ,被人们开发出了“ AI 的 100 种使用方式”。不过,其中最“刷屏”的,大概要属“DeepSeek 算命”。随手在网上搜索 “DeepSeek”,下拉推荐的选项中“ Deep…

    2025年3月28日
    8100
  • 我乃哪吒三太子,“乾坤圈”护我小牙齿

    时隔5年,哪吒2终于上映,大家因为“你若前方无路,我就踏出一条路!”而泪流满面时,可曾发现“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也有牙齿的问题,例如乳牙过早缺失。虽然这个形象较可爱,但危害也是存在的。乳牙过早缺失不仅对恒牙萌出空间、顺序有影响,还会造成咬合紊乱,咀嚼效率降低,导致颌骨发育不良和心理影响等问题。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小朋友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乳牙过早缺失,…

    2025年2月19日
    14900
  • 气得“肝疼”,到底是哪里疼?

    很多人生气的时候,常常会脱口而出:“气得我肝疼!”传统医学里也有所谓“生气伤肝”的说法。但这种“肝疼”究竟是真实的身体不适,还是一种心理上的错觉?肝真的会因为生气而感到疼痛吗? 很多人生气的时候,常常会脱口而出:“气得我肝疼!”传统医学里也有所谓“生气伤肝”的说法。但这种“肝疼”究竟是真实的身体不适,还是一种心理上的错觉?肝真的会因为生气而感到疼痛吗?今天,…

    2025年4月27日
    2500
  • 想施工?先铲雪!在南极盖房子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4月8日,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的“雪龙”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返回上海,此次考察的主要任务顺利完成。考察队首次开展秦岭站越冬考察任务,中国南极考察进入“三站越冬”时代。这次,科普中国特别邀请到了秦岭站的驻场设计师尹晓斌工程师,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秦岭站的建设工作和科研意义。 笔者有幸参加了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并参与了秦岭站的建设,今天就和大家聊聊秦岭站有什么特…

    2025年4月23日
    3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