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耳鸮 @花花
用弹弓打鸟、上房揭瓦掏鸟窝、和爷爷去遛鸟……这些事似乎都是“80后”“90后”童年对鸟的记忆。现如今,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手拿图鉴,行走在公园或郊外,静静聆听鸟鸣,用望远镜去寻找鸟儿飞过的踪迹,记录下自己见到的鸟种。
今年的爱鸟周,我们举行了第九届“震旦杯”观鸟大赛,共邀请到了29个小队,共135人,在南京范围内开展为期24小时的鸟类监测。
这些参赛者有的是来自常州、苏州等地区的观鸟爱好者,有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参赛者,有的是全小朋友队,还有的是观鸟小白......在他们的身上,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观鸟故事。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几位观鸟人,在他们的引领下重新认识了“观鸟”那些事,也在他们的讲述中一次次感受到了观鸟的乐趣。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身上所发生的“鸟人鸟事”吧~
Part 01 “珍惜每次和自然的相遇” 南上加南队——猫与薄荷
我与观鸟的故事开始于22年,我发现好像身边有很多鸟友也是在这个时间左右“入坑”的,或许是因为当时大家都比较闲,所以就开始对身边的事物更加留意了一些。
带我“入坑”的鸟应该是白头鹎。白头鹎是我家小区最常见的鸟,虽然说这种鸟在城市里似乎平平无奇,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它长得很可爱,唱歌也很好听。而且很特别的一点就是我家后面的一棵树上有一个白头鹎的窝,所以经常会有白头鹎在那边来回觅食。
我会爱上观鸟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会在b站上看一些关于自然的视频。我有个特别喜欢的up主,每次压力大的时候看她的视频非常的治愈。所以上了大学之后,我决定开始观鸟,感受自然。
黑短脚鹎 @猫与薄荷
观鸟能带给我很多层的快乐,一开始的时候我就是享受看到鸟,因为鸟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可爱、非常灵动的东西。单纯地看鸟飞翔,觅食,筑巢,就会感到很自由。其次辨认它们是很快乐的。能捕捉到鸟类的特征,或者鸟类的声音叫声,再对照图鉴资料把它们认出来,这就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
领雀嘴鹎 @猫与薄荷
此外,和鸟友一起观鸟也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通过这个共同的爱好建立的友谊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可靠与快乐,在观鸟外的事情上,这些友谊也延续着。
很多鸟友都喜欢佩戴一些关于鸟类的小周边,或者穿一些或者穿一些和鸟有关的衣服,所以在野外可以快乐相认。后来慢慢就发现了喜欢去野外的人身上会有一种平和、谦逊的气质。可能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如何正确地和自然相处,关心自然且敬畏自然。至今已经观鸟快三年了,我还是会被小鸟感动到,尤其是看到一些鸟类是多么适应城市的生活。
银喉长尾山雀是南京的一种常见鸟类。虽然我看到过非常多次,但是一直没有见过它的巢。今年春天我在宿舍楼下晾衣服的时候,我突然发现面前是银喉长尾山雀的巢,而宝宝正在从巢中探出头来。巢在一棵非常矮的松树上面,离地面很近。而且那个地方每天人来人往的,我很惊讶鸟家长居然敢在离人这么近的地方筑巢,还可以成功地育雏。
这个季节走在路上,经常一抬头就会发现乌鸫、珠颈斑鸠的巢,每次看到都会感觉它们真的很顽强,在这个城市的角落里面好好的生活着。今年春天我还有一段比较奇妙的经历,就是和斑头鸺鹠的相遇。虽然说它是南京蛮常见的一种猫头鹰,但是我怎么也想象不到它会出现在我们学校里!而且是白天!而且还是两只!我那天刚刚从家里回来到学校,我就想从北门走回宿舍,然后我一抬头就看见两只圆圆的东西站在松树上。当时我就震惊了!因为当时的情形就是路上人来人往,有电动车,也有汽车。那两只猫头鹰就在树上看着我,我也看着它们。这真的是一种很幸福的感觉,其他人不抬头可能就感受不到这个奇妙瞬间,但是当时这一幕真的是震撼到了我。因为这些相遇,我觉得观鸟不止是想去看没看过的物种,想去更远的地方,身边的自然也是非常值得我们留意和喜爱的。除了这些,印象比较深刻的还有我们在野外观鸟的过程中恰好救助到了鸟的故事。
被挂在网上的纵纹腹小鸮 @猫与薄荷
每次看到小鸟受伤受困,都能更深地感受鸟类生存中面临的威胁,也很荣幸能帮到它们。
纵纹腹小鸮救助 @猫与薄荷
但面对更宏观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能做的可能就只有珍惜和好好记录每次和自然的相遇吧。
救助大杓鹬 @猫与薄荷
去年我和同学在南京农业大学成立了观鸟社。我们也会在学校里搞一些活动,里面包含着一些小小的科普。举办活动确实特别累,但活动结束之后,得知有人夸我们说我们举办的活动很好,很可爱,这个时候就感觉很满足、很值得。
Part 02 身边也有很多鸟可以看 龙城飞羽队——豇豆
观鸟是我们日常的兴趣爱好。我们几位常州的鸟友看到了观鸟赛的消息之后,想着正好又比较近,就在本省,所以就来参加了。
我们一开始看鸟,可能都是从外观上觉得鸟很可爱或者怎样,一般大家都是因为这个才开始观鸟的,后面逐渐就会去关注一下鸟生活的环境。
因为这跟我们的生活也息息相关的。如果哪个地方环境不好,我们就会说那个地方“鸟都不拉屎了”。如果你真正到大自然当中去看了环境,你就会有这种比较深的感受,所以我们说其实看鸟也是在看环境变化。
龙城飞羽队在石臼湖合影 @壹筒菲林
这次观鸟大赛对于我们来讲的高光鸟种主要就是长嘴半蹼鹬。因为这种鸟对于我个人来讲有一些特别。
我之前一直在追这个鸟,因为它在中国一直是比较点状的分布,它是旅鸟,虽然出现在很多地方,但是基本没有成片的分布地。
我之前得到鸟讯说江西看到了一只长嘴半蹼鹬,我特意去了江西,但没找到。后来我又去了一次福建闽江口,也没找到。没想到这次就是在家附近找到了。而且我们没有得到任何信息说这边会有这种鸟,正好运气也好,我就看到了,还是非常幸运的。
我们是在石臼湖看到这种鸟的,当时我也是比较意外的。
在鹤鹬群中的长嘴半蹼鹬 @壹筒菲林
我观鸟将近4年,还没有正儿八经地去南京观过鸟,所以对南京观鸟的环境也不是太熟悉。我们一开始做了一些攻略,选了一些观鸟点,也查了一些点位的记录。我们看过记录之后才决定选石臼湖,因为这里湿地鸟种比较多一点。结果大家在群里都发了观鸟路线之后,我一看,只有我们一个队选了石臼湖,我当时就想这是咋回事,南京的鸟友都不选石臼湖的吗?
后来第二天我问了一些鸟友,他们说南京鸟友一般冬天才会去石臼湖,看水鸟的话,其实选择龙袍和绿水湾就行了。
龙袍湿地的绿鹭 @阿惠
我们一开始选择石臼湖完全是因为我们主观判断,但后来我们实际到现场之后,我们的感触还是很深的。石臼湖、绿水湾,包括龙袍,这几个点位南京保留得非常好,是非常值得继续去探索的地方。
草海观察中 @壹筒菲林
那边有一片很大的草滩,我们是在石臼湖东面观鸟,看到远处有一些人在露营,但是我们观鸟的那片区域人还是比较少,是非常适合观鸟的地方。
我们一到堤岸上,就看到前面有一个水塘,然后看到里面有一些鹬,大多数都是鹤鹬,因为鹤鹬体型比较大,一眼就看到了。里面还有少量的绿翅鸭,还有零星的几只斑嘴鸭。
乌灰鸫 @阿惠
我们在堤岸上只能看到比较大的水鸟,我们就想用单筒望远镜扫一下有没有小型的鹬,结果小的还没看到,就看到一大群鹬里有一个红肚子的,我当时就觉得很奇怪。因为我是第一个看到的,我当时第一反应就是先拍。但因为一开始它还是正面对着我,我只拍到了听它的肚子,特征不是太明显,我们只看到了它的喙很长。
后来我又拍了几张,把它身体都拍全之后,我请了一位经验更丰富、观鸟时间更长的鸟友过来看了一下我拍的照片。他一开始看的时候以为是一个斑尾塍鹬,这种鸟一般是在海边迁徙季的时候才会出现,当时我们觉得这肯定是只“好鸟”,我就把几个鸟友全部叫过来,大家一起拍。
长嘴半蹼鹬 @豇豆
之后我们拍到一个纯侧面的照片,我们发现它的喙的基部跟头连接的地方比较细的,喙完全是直的,不像其他的鹬有那种或上或下的弯曲程度,它几乎就是直的。后来这位经验丰富的鸟友判断出来这可能是一只长嘴半蹼鹬。
我们又问了一些我们的后援团鸟友,他们也确认这只就是长嘴半蹼鹬,我们才非常确定地把这个记录提交了。
当时我们拍到长嘴半蹼鹬还是非常兴奋的,因为这种鸟的罕见程度会比一些国一国二的珍稀的鸟类稀有程度更高一点,虽然它的保护等级不是很高,但是它的稀有程度很高。
我知道最近观鸟这件事受到了一些欢迎,当然大家都喜欢观鸟,这本身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因为只要开始观鸟了,肯定就会去关注环境,就会对平时住在城市里的生活节奏有一定的改善,可以说,会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但我觉得观鸟的话还是从自己实际情况出发,也不一定说观鸟一定要像我们这样全国各地去跑。对于一个观鸟新人来讲,我更希望他们能够关注身边的鸟,哪怕是住在城市小区,其实也是有很多鸟可以看的。
很多人会有疑问说,看鸟到底在看什么?包括我遇到很多村民或是镇上的人,他们就会问,你看到什么了?他们可能平时看到比较多的就是常见的喜鹊、麻雀。
但是如果能够稍微投入一点精力去观察的话,其实可以看到很多种不一样的鸟,再去买一些鸟类图鉴对比一下,这样会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地增加认识的鸟种。随着认识的鸟越来越多,慢慢就像收集一样,能够收集到更多的鸟种本身也是一种乐趣,这样就会对观鸟越来越入迷,越来越深入地去研究。
Part 03 下次可能就是孩子们组队了 南京南站队+啊对对队:猛进侠、斑姬啄木鸟大人
这次参加观鸟比赛是因为我们在南京的朋友看到了比赛通知,他们听到比赛以后非常兴奋。听说我们观鸟时间比较久,所以就让我们去带他们去参加比赛。
我们一共是4个家庭,组成了2个小队。
南京南站队+啊对对队观鸟ing @猛进侠
我们这次参加观鸟比赛一方面是因为观鸟赛本身的初衷很好,可以把大家集中起来做一个24小时的鸟类调查。加上我们老友重逢,同时也希望能让小朋友们能有更切身的参与自然观察的体验。
暗绿绣眼鸟 @崔毅
我和我爱人各自带一个队,我们俩分别包揽了比赛的倒数第二和第三。因为我们带着小朋友,所以跑的地方比较少,就去了龙袍和老山这两个点位。
我去年就已经带着我们家的小朋友去了杭州观鸟,但没有正式参赛。后来过年的时候我们又带着他去了一趟白云山体验了一下观鸟。这两次体验之后他自己可能有了一点感觉。这次正好有这个机会,我们家小朋友就正式参赛了。
小朋友观鸟ing @猛进侠
结果我们拿到的名次不是很好,他很伤心。不过这也有点激起了他的斗志。他跟我们说:明年我也要看这么多!
后来我们也有开导他。一方面我还是强调这本身是个做鸟类调查的过程。不同地方鸟况会不一样,大家要去不同的地方,才能了解不同的鸟况。
模仿大人观鸟的3岁半小朋友 @猛进侠
另一方面我们这次观鸟的过程非常愉快。我们这个队里还有一个三岁半的小朋友。我们都拿望远镜观鸟的时候,她也要去看,但她其实经常拿反望远镜。
但是她还是会学我们大喊:“拍到啦!拍到啦!拍到了一只长脚鹬!”这样模仿我们说话。
黑翅长脚鹬 @崔毅
其实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这会让孩子从小就熟悉鸟类词汇。因为我们学校里的教育对物种名称其实不会特别细致,比如说这个是鸟,那个是虫子、蝴蝶、蜻蜓等等。但在自然观察的过程中就会对物种的名称有比较细致的区分,这个是黑翅长脚鹬,那个是鹤鹬,会有这么一种类群细分的概念,这个概念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
父子观鸟 @猛进侠
我们这个队里一共有3个小朋友,一个是四年级,一个是二年级,还有一个在幼儿园,暂时他们还凑不起来一个队。但我估计可能四五年后,这帮小孩自己就能组队来参加观鸟比赛了。
Part 04 年龄8岁,观鸟龄4岁 凤鸣芳菲队——花花
我原来就喜欢玩虫子,然后渐渐发现鸟是虫子的天敌。大概是在我上中班的那年11月份,印象里是冬天,我在植物园找虫子的时候,发现有一位老师带着别的小朋友在看鸟,然后我就跟着走了一段。
当时还发生了一件特别有意思的故事——我和一只远东山雀(现在改为大山雀了)抢碧根果吃。植物园的碧根果树上面有一只远东山雀在啄果子,它先把果子啄下来,再飞到地上来捡啄掉地的果子吃,但每次它啄下来的果子都被树底下的我捡走了,远东山雀一脸懵。
后来我就慢慢开始对观鸟感兴趣了,看到一些比较漂亮可爱的小鸟,就想要画下或者拍下它,我觉得小鸟的样子蛮有趣的,观察鸟的行为也很有意思。
勺嘴鹬 @花花
我最喜欢的鸟是勺嘴鹬,它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球仅剩600多只。它很可爱,我喜欢它非繁殖羽的时候,因为它的繁殖羽是红红的,但非繁殖羽的时候就白白的,毛绒绒的、胖嘟嘟的,可爱极了。
勺嘴鹬画报 @花花
平时看到鸟之后我会拍下来或者画下来,然后再对着书和自己看到的特征去记一些笔记。
我从4岁就开始观鸟,去过很多地方,比如到云南看犀鸟、各种拟啄木鸟;到青海看高山兀鹫、斑头雁等等。到目前为止我已经看到了有400多种鸟了。
观鸟ing @陈逸
我第一次在云南看到犀鸟的时候,当时我因为等得太久了很无聊,所以在玩沙子石头,然后就发现有两只黑色大鸟从我头顶飞过去,看别人都举着相机拍,我还纳闷这帮人拍普通鸬鹚有啥意思?愣完神才反应过来那是花冠皱盔犀鸟,我就这么遗憾地错过了第一次看犀鸟。
第二次,我们坐了一辆别克GL8,它在山路上开总是擦到底盘,所以开不快。乘越野车的小伙伴们就先拍到了双角犀鸟停在树枝上,而在我们这辆车到达前的27秒,双角犀鸟飞走了。第三次是起了个大早,等了好久,犀鸟终于来了。但我个子太矮了,举起相机发现,被前面的树挡得严严实实,于是再次遗憾,犀鸟又飞了。第四次,我终于看到也拍到停在树上的冠斑犀鸟了。那时候应该是它们刚刚才从南边飞到云南,我终于幸运地赶上了。
观鸟ing @陈逸
如果让我推荐一种入门鸟的话,我会选乌鸫。因为乌鸫是很有趣的鸟。它全身是黑着的,嘴巴、眼眶、腿是橙黄色的,但嘴巴上偶尔会沾一点泥,显得灰黑灰黑的。它的叫声很多变,能学各种各样的叫声,能学电动车,还能学猫叫,还能学红隼叫。
有一次一早上我和妈妈赶高铁去福州,凌晨四五点钟起来,在小区外面听到红隼叫了,我们还很奇怪,我们小区怎么会有红隼?找了半天,最后发现是乌鸫站在树上学红隼叫。
乌鸫非常记仇。我们小区有一个爷爷开的一辆白色小轿车,可能是在乌鸫筑巢的时候按喇叭惊扰到它了。后来爷爷的那辆白色的车,无论停在我们小区哪棵树下,都会有一群乌鸫在他车上拉屎。除非爷爷把车停到地下停车场去,只要他停在路面上,乌鸫总能准确地识别出他的车,然后喊上一堆乌鸫去他那儿拉屎。
观鸟对我来说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在学校、出去散步也会注意身边的鸟。这次我就带着我们班4个新手小朋友组成了一支小队。
凤鸣芳菲队:屠仲贤、马嘉言、马泽宁、何筱墨、花崇逍 (从左到右)@屠仲贤妈妈
参赛之后,同行的两个女生对观鸟的兴趣还挺大的,两个男生好像注意力全被虫子吸引走了,哈哈。希望我能多发展观鸟的小伙伴们!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5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