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每年的4月15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而每年的5月17日则是世界高血压日。这两个日子提醒着我们,癌症和高血压是当今社会的两大健康“劲敌”。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肿瘤患者和高血压之间的“爱恨情仇”。
肿瘤患者为啥容易“招惹”高血压?
肿瘤自己“捣乱”
肿瘤细胞就像一群“熊孩子”,在身体里乱跑乱闹。它们生长代谢的时候,会搞出一些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就像是给血管“下套”,干扰身体正常的血压调节。比如,肿瘤细胞偷偷“放”出血管紧张素Ⅱ这种“坏家伙”,血管一碰到它就赶紧“缩起来”,血压自然就上去了。
肿瘤要是长在不该长的地方,还会“欺负”周围的组织和器官。要是肿瘤压到了肾动脉,肾脏的血液供应就会变差,导致身体里的水分和盐分排不出去,血容量增加,血压也就跟着“水涨船高”了。
治疗“误伤”
化疗药物能把肿瘤细胞“赶尽杀绝”,但它们有时候也会“误伤”正常组织。比如,有些化疗药物就像“莽撞的战士”,在消灭肿瘤细胞的同时,把血管内皮细胞也给“伤”了。血管内皮细胞受伤后,血管就变得“僵硬”,弹性变差,血流阻力增加,血压也就“噌”地上去了。
放疗也是一样,放射线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血管“发脾气”,引起血管壁的炎症反应。血管壁变厚、管腔变窄,血压自然就“抗议”了。
分子靶向药物的影响:分子靶向药物是近年来肿瘤治疗中的“新武器”,它们通过精准打击肿瘤细胞的特定靶点来发挥作用,比如贝伐珠单抗、阿帕替尼、安罗替尼、瑞戈非尼、培唑帕尼、舒尼替尼、索拉非尼等等。然而,这些药物也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因此,使用分子靶向药物后,需要更加注意定期监测血压。发现血压异常,及时和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血压,减少对身体的潜在危害。
抗肿瘤治疗过程中不能血压升高而“因噎废食”,咱们既要治疗肿瘤,又要做好血压管理,提升生命质量。
心理压力“作祟”
肿瘤患者心里的压力,那可不是一点点,焦虑、恐惧、紧张这些情绪就像“小怪兽”,会使得交感神经兴奋起来,身体就会释放出儿茶酚胺等神经递质。这些神经递质就像“小信使”,血管感知到“小信使”就会收缩,心脏的跳动就会加快,血压也就“蹭蹭”往上涨。
而且,心理压力还会“偷走”患者的睡眠。睡不好觉,身体的“修复系统”没办法正常工作,血压也就更难控制了。
高血压对肿瘤患者有哪些“坏心思”?
给心血管“添乱”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老搭档”,对肿瘤患者来说更是“雪上加霜”。肿瘤治疗本身可能就让心血管“受伤”,要是再加上高血压,心脏的负担就更重了。长期高血压会让心脏的压力负荷不断增加,最后可能导致心力衰竭。
高血压还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让血管变得又厚又硬,管腔狭窄。肿瘤患者如果合并动脉疾病,那可就麻烦了,心肌缺血、脑血管意外这些“大麻烦”随时可能找上门。
干扰肿瘤治疗
高血压对肿瘤治疗也是个“大麻烦”。手术的时候,血压太高就像给血管“加压”,手术出血的风险增加。
对于化疗患者,高血压可能会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肾脏血流灌注不足,药物排不出去,就会在身体里“堆积”,毒性反应也会加重,化疗效果自然就大打折扣。
降低生活质量
高血压本身就会让患者难受得不行。头痛、头晕、耳鸣、心悸这些症状,就像“小恶魔”一样缠着患者,让他们吃不好、睡不好。要是血压控制不好,还可能出现脑卒中、肾功能衰竭这些“大麻烦”,生活质量那可就一落千丈了。
肿瘤患者如何把高血压“收拾”了?
定期测血压,做个“侦察兵”
肿瘤患者一定要养成定期测血压的好习惯。家中常备电子血压计,早上起床前和晚上睡觉前各测一次。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血压变化趋势。
选择合适的血压计:目前推荐家庭自测血压,首先需要一个经过认证的电子血压计。操作简单,方便患者在家自行测量。
测量前的准备:环境安静;排空小便;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让身体从活动状态逐渐平静下来;测量前30分钟内请勿吸烟、喝咖啡或浓茶。测量时取座位,双脚平放于地面,放松且身体保持不动。露出上臂或者仅穿一件薄单衣,血压计袖带中心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袖带下缘位于肘窝上方2-3厘米处,大约在肘横纹上方两横指的位置。袖带的松紧度以能插入1-2根手指为宜。
目标血压:对于肿瘤患者,目标血压是≤130/80mmHg。如果收缩压≥140 mmHg或者舒张压≥90 mmHg,那就意味着血压已经“越界”了,需要启动降压治疗啦!要是发现血压“爆表”(收缩压≥180mmHg 或舒张压≥110mmHg),还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这些“危险信号”,那可别犹豫,赶紧去医院,说不定是高血压危象呢!要是血压一直不达标,也要及时和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降压治疗从管住“嘴”开始
饮食要“讲究”:肿瘤患者优质蛋白质不能少,鱼、瘦肉、豆制品都是不错的选择。在血钠离子正常的情况,适当控制盐的摄入,包括少吃咸菜、酱油等。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像“营养小达人”一样合理搭配,血压也能乖乖听话。
控制体重:肥胖是高血压的“好朋友”,肿瘤患者要是体重超标,那可得小心了!过多的脂肪会增加心脏的负担,让血压“居高不下”。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把体重控制在健康范围(BMI 18.5 - 23.9),血压也会“听话”不少。
适度运动,当个“运动达人”
适度运动是控制血压的“好帮手”。肿瘤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散步、瑜伽、太极拳这些温和的运动。每天坚持30分钟,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改善睡眠质量,调节情绪,让血压“稳稳的”。不过,运动前一定要和医生沟通,避免过度劳累。
心理调节,做个“开心果”
心理压力是高血压的“隐形推手”。肿瘤患者要学会放松心情,通过听音乐、冥想、和朋友聊天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乐观的心态,让血压“不再闹腾”。
药物治疗,听医生的“指挥棒”
如果生活方式调整后血压还是“不听话”,那就需要药物“出马”了。肿瘤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降压药,不能自己乱吃药。因为药物的种类、剂量都需要根据病情调整,定期复查也很重要。
肿瘤患者和高血压的“和平共处”
高血压给肿瘤患者带来了不少麻烦,但只要科学管理,肿瘤和高血压也能“和平共处”。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定期监测血压,调整生活方式,按时服药。家人的支持也很重要,多关心患者,理解患者,一起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
朋友们,肿瘤合并高血压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了解它们、科学应对,就能把它们“制服”。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这两个“健康杀手”,让我们一起守护健康,远离疾病。
作者:孙瑞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综合科 主治医生
审核:吴晓明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综合科 主任医师
封面图为版权图库图片,转载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5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