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高血压日|你的血压正常吗?关于高血压的“十问十答”

导语:

2025年5月17日是第21个世界高血压日。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很多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科普中国联合新华网、中华医学会,邀请权威领域医学专家,为您解答高血压的认知误区和预防控制。

01 为何血压会呈现明显的昼夜节律?

正常人24小时血压呈“两峰一谷”的昼夜节律变化,即早晨6-8点、下午4-6点左右为两个血压值高峰,夜间血压开始下降,凌晨2-3点血压降到最低谷。

血压昼夜节律是人体生物钟与自主神经系统精密调控的结果,就像身体里的“作息表”。早晨醒来后,皮质醇、肾上腺素等“清醒激素”分泌增加,血压随之升高,白天工作运动或走路也都会促进血液循环,让血压保持在一定的水平;晚上这类激素减少,血压跟着回落。

——罗太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 副主任医师

02 如果父母有高血压,子女一定会得高血压?

不会绝对遗传,但风险会增加,遗传与环境存在复杂交互作用。父母单方患病子女风险约28%,双方患病风险升至40%,但非必然遗传。有家族史的人,建议25岁后每年量血压,重点看两个数——早上起床血压(<135/85mmHg)、上下压差值(>55mmHg要警惕血管硬化)。

即使有遗传风险,做到以下三点,能降低一半以上高血压风险:

✓ 少吃咸(每天盐不超过1啤酒瓶盖)

✓ 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

✓ 每周运动5天,每次快走30分钟

——罗太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 副主任医师

03 高血压是“胖人”的专利,瘦人不必担心?

高血压与遗传、精神压力、饮食结构、年龄等多种因素有关,肥胖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生风险,减重可以一定程度降低血压水平,但高血压并不是“胖人”的专利,瘦人也同样需要警惕。

——邢云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老年医学科 主任医师

04 明明没有相关症状,为何却被确诊了高血压?

高血压的诊断是根据血压的测量值,而不是主观症状来决定的,高血压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但同样会引起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因此即使血压正常,也需要定期检查,以便及早发现问题。

——邢云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老年医学科 主任医师

05 得了高血压,就要少吃盐、少吃肉吗?

减少盐的摄入有助于控制血压,但非完全禁盐。每日盐摄入量应逐步降至5克以下 ,相当于一平啤酒瓶盖的量。这包括烹调用盐、调味品(如酱油、腐乳)及加工食品中的隐形盐 。肉类富含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等,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可以优先选择深海鱼、去皮禽类、瘦牛肉等,减少动物内脏、肥肉、腌制肉类等荤食。且长期不吃肉容易造成贫血,进而可能影响血压稳定。

——杨旭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特需医疗中心 主任医师

06 高血压患者运动有危险,最好避免运动?

高血压患者并非必须避免运动,但需根据病情分级、血压控制情况及并发症风险选择科学合理的运动方式。合理运动不仅有助于降压,还能改善心血管健康。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并长期坚持。

建议首选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太极拳等。但血压显著升高(如>180/110mmHg)或波动大时应暂停运动。

——党爱民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特需医疗中心 主任医师

07 高血压患者必须终身服药吗?血压正常后停药行不行?

是否需要终身服用降压药,需要根据类型、年龄、血压水平、服药效果以及个体差异等综合决定,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多数高血压患者为原发性高血压,需要长期服药控制血压。少部分早期高血压患者可以通过改善生活习惯控制血压,如果血压稳定,医生会建议尝试减少甚至停止服药。还有部分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原发病痊愈后,血压恢复正常,可能停用降压药。患者应遵医嘱定期监测调整治疗方案。

——唐芹 中华医学会科普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资深研究员、国家健康科普专家

08 降压药有副作用,能不吃就不吃?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高血压被称为“隐形杀手”,很多患者并无明显症状,但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持续损害血管和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导致心脏病、脑卒中、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通常情况下,多数患者对降压药的耐受良好,部分降压药确实可能出现一定的副作用或不良反应,需要遵医嘱进行药物更换或调整。规范用药,科学控压,是守护健康的关键。

——唐芹 中华医学会科普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资深研究员、国家健康科普专家

09 高血压目前都不能彻底根治?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高血压就是由遗传和多种环境因素,比如吃得太咸、不爱运动、失眠、精神压力大、肥胖等一起共同导致的血压增高,一般来说这种高血压是不可以根治的,要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上,长期服用适当的降压药物把血压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继发性高血压就是其他疾病导致的血压增高,如果这个疾病治疗了,一部分人的高血压可以得到根治。

——王鸿懿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高血压专业 心内科 主任医师

10 如何正确监测血压?

正确的监测血压要注意几个方面:

✓ 选择经过验证的上臂式的电子血压计,上臂太粗或太细,要选择相应的大号或小号袖带;

✓ 测量血压时,捆绑袖带上臂的中点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要选择有靠背的椅子,坐直,双腿放松、落地。

✓ 每次血压测量都要连着测量2-3次,间隔1分钟,记录后两次血压和心率的平均值。通常,早上测量要在服药和早餐之前,晚上在晚饭后或上床睡觉前。不论早上,还是晚上,测量血压前均应注意排空膀胱。

✓ 初诊和调药阶段,每次看医生前一周每天早、晚测量,血压稳定后可以每周测量一天。

✓ 如果有头晕等不适,当时测量血压。

——王鸿懿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高血压专业 心内科 主任医师

养成平衡膳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定期监测血压

对于保持身体健康尤为重要

希望大家都能血压正常,健康生活!

策划:阎冬

联合出品:科普中国×新华网×中华医学会

本文图片及封面图片来自版权图库,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5539.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17日 下午1:00
下一篇 2025年5月17日 下午1:01

相关推荐

  • 小虫子成环保“大功臣”?它们竟然能“吃”塑料

    我们平时的外卖盒子、奶茶杯子、生活用品离不开塑料。这种材料方便了生活,却给地球留下了百年难题——一个普通塑料袋自然降解需上百年,大量废塑料堆积不仅侵占土地,还威胁农业和生态。如何破解这一困境?自然界的“帮手”或许就在我们身边。 近日,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唐娅媛的一项研究发现,两种常见农业害虫——斜纹夜蛾和草地贪夜蛾的幼虫,竟能“吃”掉塑料…

    2025年4月25日
    3700
  • 庐山多名游客摔倒!@“上春山”的你:不可不知的安全提示→

    下周随着冷空气的到来 不少地方的气温 又会快速跌落至个位数 暴跌20℃ 九江气温将从29℃降到9℃ 也就是说未来几天 你能体验春夏冬三个季节 而预报显示庐山又有雪! 未来气温大起大落 大家要注意及时调整着装 谨防感冒和心脑血管疾病 另外,3月2至4日 在冷暖空气的剧烈碰撞下 我们还将迎来降水过程并伴有 雷暴大风、强雷电、冰雹 和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 请及时…

    2025年3月3日
    13200
  • 食物熟没熟,为啥能用颜色判断?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在烟火升腾的厨房里,烹饪宛如一场神奇的魔法秀。一把面粉、几棵蔬菜,在高温与巧手的雕琢下,从原本生涩的模样,摇身一变成为令人垂涎欲滴的佳肴。我们总能在恰当的时刻,精准判断出锅中的面食和蔬菜是否已经成熟,但你是否曾好奇,这看似简单的判断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科学奥秘与感官密码?让我们一同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深入探寻面食与蔬菜在烹饪中从生到…

    2025年5月12日
    2400
  • 一看书就犯困?真不怪你!这可能是大脑发出的“警告信号”

    请问大家一个问题:“睡不着的时候,什么东西看一眼就会犯困?” 相信很多人看到这个问题,脑海里首先想到的就是“书”,尤其是教科书,催眠效果简直就是立竿见影,只要翻开一本专业书,就像陷入了某种催眠术一样,要不了多久就呼呼大睡。 奇怪的是,好像也不是所有的书都很催眠,比如很多人看网络小说,甚至都能通宵达旦地看,不但毫无睡意,反而越看越精神。 为什么有的人一看书就困…

    2025年2月22日
    12900
  • 世界,您好!

    欢迎使用WPCOM。这是您的第一篇文章。编辑或删除它,然后开始您的博客!

    2017年4月14日
    28422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