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护士!我拔完智齿疼得睡不着!”近日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急诊室,捂着半边脸的张女士怎么也没想到,两天前那杯让她快乐的珍珠奶茶,竟成了术后噩梦的元凶。
一杯奶茶引发的“牙窝惨案”
原本普通的拔智齿手术,却因张女士术后立即用吸管嘬奶茶的操作彻底翻车——吸吮产生的“洪荒之力”直接掀翻了伤口凝血块,珍珠咀嚼时的咬合力更是让牙槽窝雪上加霜。48小时后,她的牙床开始散发腐臭味,夜间剧痛堪比“牙神经蹦迪”。
根据张女士的症状,护士立即意识到:张女士这是引发了干槽症。
干槽症又称牙槽骨骨炎,是牙槽窝内血凝块脱落或溶解导致的骨壁暴露并继发感染的病理状态。这并非细菌感染,而是拔牙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这种剧痛不是普通发炎。当拔牙后2天-3天,血凝块不慎脱落,暴露的牙槽骨就像失去保护的伤口,将会遭遇:
1.引发剧烈疼痛,疼痛程度远超普通术后疼痛。同时向耳颞部及四周区域放射,可放射至太阳穴或同侧头部,可伴有腐臭味道或其他全身症状。
2.疼痛的性质:疼痛呈持续性,搏动性剧痛,个别患者可有“夜间痛”,止痛药效果不佳。
3.与普通疼痛区别:正常术后疼痛逐渐减轻,干槽症疼痛反而越来越重。
发生干槽症的伤口和正常术后伤口相比,会有什么不一样的表现呢?
拔牙窝空虚:由于牙槽窝内无血凝块覆盖,伤口表现暴露灰白色骨面,正常术后拔牙窝为暗红色血凝块。
腐败气味:干槽症的拔牙创口会散发腐臭味,在继发感染时可能伴有黄白色脓性分泌物。
创口周围炎症:创口周围牙龈轻微红肿,但一般无显著化脓(严重感染时除外)。
不良行为排行榜
根据数据统计,这些行为最易引爆干槽症:
吸管刺客:嘬奶茶、抽烟产生的负压=凝血块杀手。
舌头拆家:舔伤口会让凝血块提前“下岗”。
高温暴击:火锅热汤让血管扩张引发出血。
硬核进食:啃鸡爪产生的咬合力=伤口二次创伤。
清洁过度:24小时内刷牙漱口=冲走天然“保护膜”。
面对疼到怀疑人生的张女士,外科团队立即献出三大法宝:
精准麻醉:“即刻封印”下牙槽神经痛觉。
高科技冲洗:生理盐水+双氧水反复冲洗,双联灭菌,连牙槽窝缝隙都不放过。
治愈BUFF:注入含碘仿的“明胶海绵”,持续杀菌。
治疗后彩蛋:
1.当天疼痛值从9分降到3分。
2.3天后复诊牙窝长出粉嫩新肉芽。
3.1个月后牙窝表面基本愈合。
术后避坑指南
1.拔牙后应该咬紧棉球45分钟-60分钟后吐出,期间不必更换粘球,注意唾液应往下咽,不可吐出,更不可含在嘴里。
2.拔牙术后2小时可进温凉软食,不宜过热、过硬,一周内禁烟酒。
3.拔牙术后24小时内不可漱口刷牙,不宜做剧烈运动。
4.吐出棉球后勿用舌头舔触伤口,更不宜反复吸吮,以免出血。
5.吐出棉球后,唾液中会混有少许淡红色的血丝,可能延续2天-3天,属于正常现象,不必太紧张。
6.对于困难拔牙的患者,出现的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及进食困难症状会延续1个星期左右,若症状时间过长或加重,应及时就诊。
7.拔牙后24小时内可以冰敷拔牙区,48小时后,用40摄氏度-60摄氏度的温水热敷拔牙或肿胀区域。
8.如创口有缝线,请于拔牙后7天-10天复诊拆线,如需再次拔牙一般在5天-7天后即可再次拔牙。
高危警报信号(中一条请速挂急诊)
1.术后2天-3天突然剧痛升级。
2.牙窝出现灰白色“空洞”。
3.止痛药吃了个寂寞。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护师徐慧茹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5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