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怎么在方框中打√符号

  • 最简单的方法是直接插入符号:将光标定位到所需位置,选择“插入”→“符号”→“其他符号”,在“字体”中选择“windings2”,即可找到 √ 符号。其他方法包括使用输入法(如搜狗拼音输入法输入“xuanzhong”)、带圈输入法(选择增大圈号,输入“dui”)、自定义形状法(插入矩形或圆形,右键添加文本为“√”)和快捷键法(输入2611,按下键盘上的alt+x组合键)即可。

    word怎么在方框中打√符号

    在Word中方框中打√符号有多种方法,以下是其中几种常见的方式:

    方法一:直接插入符号

    1. 将光标定位于需要打钩的地方,选择【插入】→【符号】→【其他符号】。
    2. 在弹出的符号栏里,字体一定要改成【Windings2】。
    3. 在符号栏便可以找到现成的打钩样式,点击插入,再关闭即可。

    方法二:输入法

    使用拼音输入法(如搜狗拼音输入法),直接输入“xuanzhong”就会出现方框打对钩的符号。

    方法三:带圈输入法

    1. 将光标定位在要放置的文件位置中。
    2. 在“开始”选项卡中点击“字体”。
    3. 通过带圈字符完成这个功能。在打开的界面中选择增大圈号,在字体中输入“dui”,然后选中方框的圈号样式即可。

    方法四:自定义形状法

    1. 点击“插入”选项卡,然后在“形状”区域选择一个矩形或圆形等自定义形状。
    2. 将其拖动到文档中并调整大小。
    3. 单击右键,选择“添加文本”并将其设置为√即可。

    方法五:快捷键法

    直接在文档中输入“2611”,然后使用按下键盘上的ALT+X组合键,数字会变成☑符号。

    这些方法都可以实现在Word中方框中打√符号,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习惯选择合适的方法。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4056.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4年12月4日 上午10:04
下一篇 2024年12月4日 上午10:07

相关推荐

  • “网红菜”曾是滞销菜?羽衣甘蓝真的种在花坛里?

    审核专家:董文攀 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近期,羽衣甘蓝摇身一变成了“网红菜”。部分商家宣称这种“纯天然”蔬菜具有显著的纤体效果,使得羽衣甘蓝饮品短期内风靡各大茶饮店。 那么,羽衣甘蓝是什么植物?真的那么有营养吗?只要吃了它就能瘦身? 羽衣甘蓝和甘蓝的区别 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capitata)是十字花科芸薹属二年生草本植物,因可以…

    2025年4月14日
    5300
  • 5G辐射真的比4G大?基站辐射会致癌?这些误解该澄清了

    最近,小编的家族群里又双叒叕被「5G辐射」的相关文章刷屏了!有人认为“5G基站比4G多,辐射肯定更大”,还有一些“科普博主”说得更玄乎,声称“5G信号能让仙人掌三天枯萎”。5G辐射真的那么大吗?会给人体带来很大危害吗?近日,央视新闻对此进行了报道,回应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1、通信基站会有辐射吗? 通信基站通过发射和接收无线电信号来实现手机等设备的通信功能,在…

    2025年3月6日
    14200
  • 科学时光机 | 18年前的今天,中国铁路开启新纪元

    2007年4月18日,中国铁路迎来新纪元——我国第一列火车动车组正式投入运营 2007年4月18日5时38分,中国第一列正式开行的动车组列车——“和谐号”D460次列车,从上海站缓缓驶出,向着苏州进发。这列动车组的开通,不仅标志着中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的开始,更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中国正式迈入高速铁路时代。从引进消化到自主创新,中国高铁在短短几年内实…

    2025年4月18日
    5200
  • 今年的风怎么这么大?是要把人人吹成哪吒同款发型吗?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陈德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上上周,北京遭遇极端性大风上了热搜,局地区域甚至出现了陆地上罕见的13级大风。万万没想到,打工人蛇年春节假期结束后收到的第一个快递是北风特快。甚至有人(本人)调侃道:“这风一吹,轻松get大吒同款造型”。 今天,我们就用科学拆解这场“极寒快递”背后的秘密,看这13级大风是如何被送到…

    2025年2月18日
    18800
  • 粗细不及头发十分之一,但它们的缺陷科学家“一照便知”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张昊(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在爱迪生的故事中,我们熟知他通过千百次的实验,终于发现了耐用的灯丝,为近代工业文明带来了第一束“光”。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他的实验中使用绵竹纤维烧成的碳丝,在无意中揭开了近代新材料——碳纤维的篇章。 爱迪生与灯泡 (图片来源:veer图库) 碳纤维是什么? 碳纤维是由有机纤…

    2024年12月17日
    22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