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患者约占全球40%!警惕这一“喂”出来的癌症→

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胃癌的年发病人数超过35万,位列所有恶性肿瘤第5位;死亡人数超过26万人,位列恶性肿瘤第3位。近年来,年轻人患胃癌的概率越来越高,在全球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上升趋势。

01 “食”不知“胃”?胃癌与饮食不健康息息相关

据医生介绍,在自己接诊的胃癌患者中,最年轻的只有18岁。一名患者罹患低分化腺癌,是一种易复发、易转移的恶性肿瘤疾病。这类病人有一个特点,长期吃烧烤类食品、腌制食品和熏烤食品,胃癌发病率就会增加。

医生在诊疗中发现,这名年轻的胃癌患者,通常每周吃三顿烧烤。目前患者在微创手术中切除胃的三分之二,已经出院。

记者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多家医院采访时,很多医生表示,像这样的年轻胃癌患者,在临床中明显增多,有的甚至是十几岁的未成年人。

专家介绍,虽然我国胃癌高发年龄集中在45岁以上,但近年来,屡有年轻人被确诊胃癌,应该引起警惕和重视。据了解,我国胃癌患者大约占全球40%。

02 胃癌的幕后总推手:幽门螺杆菌

胃癌的死亡率,位列所有癌症前三。专家称,胃癌确诊病例中,大部分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且幽门螺杆菌在人群中可以相互传播,因此,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从源头上预防罹患胃癌的风险。

专家强调,80%的胃癌都跟幽门螺杆菌有关平时的一些常见病,比如消化不良的症状、消化性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也都跟细菌密切相关。我国现有接近一半的人群有细菌感染,根除掉幽门螺杆菌,可以从源头上来预防胃癌的发生。从现在的统计数据来看,长期罹患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病人,胃癌发病率是正常人群的6倍

专家表示,目前我国约有接近一半的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是通过“口一口”途径传播的,是一种典型的“病从口入”的可传染的细菌。人们在日常饮食中,同桌吃饭,不采取分餐制,有可能相互传染。而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如果不及时根治,会增加罹患胃癌的风险。

此外,专家指出,胃癌是“喂”出来的癌症,发病率和饮食密切相关。有一些地区比较喜欢吃腌菜、腌鱼,属于胃癌的高发地区。

03 “看”不见的胃癌,筛查才是王道!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很多出现胃部不适的患者,一旦被确诊是胃癌,几乎都是进展期。专家强调,胃癌早期无症状,筛查是关键。

胃癌比较难发现的主要原因,实际上就是早期的时候没有症状。当有症状的时候多数它都是进展期。所以如果想早期发现胃癌,最重要的就是进行筛查。

专家建议,根据国家最新的胃癌早筛的指南要求,具备高危因素,比如说胃癌家族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高危人群,建议胃镜一年一查。

据了解,早期胃癌五年治愈率超过九成。然而,目前我国早期胃癌发现率总体偏低。在一些大城市,随着人们筛查意识提高,早期发现率有所提高。此外,专家还提醒大家,胃部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切勿自行诊断或买药,应及时就诊,排除癌症可能,早诊早治。

04 除了幽门螺杆菌,还有哪些因素会导致胃癌?

遗传因素

胃癌患者中约 10% 与家族遗传相关,如果家族中有胃癌患者,那么后代得胃癌的风险就会高一些。

年龄

一般来说,年龄越大,胃癌的风险越大,中老年人应尤其注意。

情绪

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情绪的人,容易发生胃黏膜的损伤和溃疡,可能会间接促进胃癌的发生。

生活习惯

比如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抽烟喝酒等,都会增加胃癌风险。

05 预防胃癌,应该怎么做

建议大家从这个几个方面做起

1

幽门螺杆菌治疗

前面说了:幽门螺杆菌是非常明确且胃癌独有的高危因素,也是我国胃癌的主要病因。

研究表明,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有效地预防胃癌,可以使人群的胃癌发病率降低 39%,并且对重度癌前病变人群和老年人群也具有预防胃癌的作用。

每年体检时,可以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如果结果呈阳性,建议遵医嘱进行根除治疗。

2

养成健康生活和饮食习惯

长期的不良饮食和生活会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尽量做到“四多三少”:

四多

■食物多样,均衡饮食,保证营养平衡。

■多吃新鲜肉类,尤其是鸡鸭鱼虾肉类,少吃加工肉制品。

■保持健康体重,多运动。

■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三少

■少吃食用腌制的食物

■少吃烧烤、熏制食品。

■戒烟、戒酒。

3

定期体检,发现不适及时治疗

癌症难治,很多时候是因为大家平时忽视了检查,等有症状常常已经有点晚了。

胃癌的发生一般要经历从慢性胃炎到肠上皮化生,再到异型增生和癌变的过程。所以,最好养成定期体检习惯,如果体检发现了胃病的早期症状,要及时检查和治疗。

如果有慢性胃溃疡、胃息肉、萎缩性胃炎,伴随腹痛、消化道出血等症状,一定要规范治疗并定期复查,别把小毛病拖成了大问题。

综合来源:科普中国、人民网科普、中国青年报、央视新闻客户端等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4582.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4年12月14日 上午10:54
下一篇 2024年12月14日 上午10:54

相关推荐

  • 什么?抖腿居然是个好习惯?

    适当通过类似抖腿的动作活动一下肌肉,反而可能缓解久坐带来的伤害。 每一位喜欢抖腿的人,心里都有一台缝纫机,玩手机时抖、开会时抖、吃饭时抖……只要一坐下来,腿部的“小马达”就开始启动,情不自禁地抖动起来。为什么坐下来会抖腿?抖腿是病吗? 01 为什么有些人总爱抖腿? 抖腿常源于腿部的肌肉不自主收缩与放松。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平时会不知不觉地开始抖腿,心理学家认为…

    2024年12月12日
    7300
  • 菠菜不焯水,吃了会肾衰竭?真相是……

    流言:“吃未焯水菠菜会肾衰竭” 近日,“61 岁男子吃未焯水菠菜后肾衰竭”的新闻上了热搜,引发了很多人的担忧。流言认为,菠菜中含有草酸,而且含量相对较高,吃未焯水菠菜危害很大。 流言分析:夸大风险。 对正常人来说,吃未焯水的菠菜不会直接导致肾衰竭,但确实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菠菜中富含草酸,这种物质会在体内与钙结合,形成草酸钙结晶。如果大量摄入未焯水的菠菜,再…

    2024年12月16日
    6500
  • 金针菇、大白菜等都是甲醛菜,不能吃?

    流言:“金针菇、大白菜等都是甲醛菜,不能吃” 近年来,网上金针菇、大白菜等家常蔬菜纷纷被贴上 “甲醛大户” 的标签,有传言称食用这些 “甲醛菜” 会伤肝肾、致癌。 流言分析:其实,并非如此。 我国《食品安全法》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明确规定,甲醛不得作为食品用加工助剂生产经营和使用,以任何方式在食品中添加甲醛的行为都是违法的。合法正规途径购买的蔬菜,都不用…

    2024年12月29日
    4800
  • 口呼吸会导致下巴后缩?儿童尤其需要注意

    审核专家:彭国球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 习惯性用嘴巴呼吸可能会影响颜值?下巴后缩是“腺样体面容”的特征?这些说法想必不少人都有听说过。有人认为这种现象尤其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更为突出,因为他们的面部骨骼和软组织正处于发育阶段。 为什么会出现口呼吸 口呼吸,即睡眠时张口呼吸的简称。通常人体的呼吸是通过鼻腔完成的,然而,儿童上气道疾病高发,会引…

    2025年1月7日
    3200
  • 进来吸吸“大橘猫”!揭秘美洲豹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美洲豹身体侧面有带着多个小黑点的空心环状斑点,豹子的斑点则是没有黑点的空心黑圈。 说到捷豹,很多人或许会想起汽车,也有人会想起现实中真正存在的捷豹,那就是美洲豹。美洲豹(Pantheraonca)名字里面带有豹字,但是它们和我们平时说的豹子(Pantherapardus)是两个不同物种。 两者在外观上也有不一样,美洲豹身体侧面有带着多个小黑点的空心环状斑点,…

    2024年12月30日
    4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