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艾滋,终结艾滋 | 世界艾滋病日

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

认识艾滋,终结艾滋 | 世界艾滋病日

认识艾滋,终结艾滋 | 世界艾滋病日

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

“三个95%”是追求目标

截至2023年底,全世界约有3990万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2023年,HIV新感染者人数为130万,63万人死于HIV相关疾病。

为了遏制艾滋病的流行,联合国提出“到2030年终结艾滋病流行”,承诺2025年前实现“三个95%”目标:

95%的HIV感染者能得到确诊

95%的确诊者能获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

95%的接受治疗者体内病毒得到抑制

同时,2025年之前消除HIV母婴传播;到2025年,将每年新增的HIV感染病例控制在37万例以下,将每年艾滋病死亡病例控制在25万例以下,并消除与HIV相关的一切形式的污名化与歧视;到2030年,终结艾滋病流行。

然而,到目前为止,在全世界范围内尚未实现这个目标。终结艾滋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认识艾滋,终结艾滋 | 世界艾滋病日

“治疗即预防”应深入认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终结艾滋病,我们先要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认识HIV感染的危险因素。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是传染

HIV主要存在于传染源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胸腔积液、腹水、脑脊液、羊水和乳汁等体液中,可以经性接触(包括不安全的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传播、血液及血制品(包括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不规范的介入性医疗操作、文身等)传播,以及母婴(包括宫内感染、分娩时和哺乳)传播。

病毒载量越高,传播风险越大

病毒载量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该患者是否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以及HIV疾病的分期。病毒得到稳定抑制的感染者没有传播HIV的风险。急性感染阶段,HIV传播风险较高,尤其是尚未发现的感染者,对于HIV传播影响很大。此外,晚期未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通常也很高,具有很高的传播风险。因而,尽可能发现HIV感染者,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达到“治疗即预防”的目的。

“治疗即预防”

是指采用ART降低血浆HIV病毒载量,从而将HIV传播风险降到最低。数项研究表明,当HIV感染者采用ART获得了持久的病毒抑制后,其传播HIV给未感染性伴侣的风险可忽略不计。多项观察性研究分析了异性恋单阳配偶,结果也表明ART能有效降低将HIV传播给未感染方的风险,表明ART作为预防措施具有重要作用。

认识艾滋,终结艾滋 | 世界艾滋病日

预防HIV感染须积极应对

HIV感染高危人群,主要包括男男同性性行为者、静脉注射毒品者、与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有性接触者、多性伴者、性传播疾病感染者(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梅毒感染会增加HIV的感染风险)。

有研究显示,女性合并淋病奈瑟菌感染时,HIV感染风险的增加幅度要高于合并其他感染,如沙眼衣原体、生殖支原体、阴道毛滴虫。由于大部分有性传播感染(STI)的女性可无症状,因此面临更高的HIV感染风险。

及早发现HIV感染并正确治疗,抑制HIV病毒,才能终结艾滋病的流行。

认识艾滋,终结艾滋 | 世界艾滋病日

认识艾滋,终结艾滋 | 世界艾滋病日

要终结艾滋病传播,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HIV感染者及HIV阴性人群都应熟知HIV相关知识。全社会应关爱HIV感染者,对其一视同仁,消除感染者的病耻感,鼓励其积极治疗。这样才能最终终结HIV传播。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4587.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4年12月14日 上午10:54
下一篇 2024年12月14日 上午10:54

相关推荐

  • 卫生巾pH标准引争议,只看pH不靠谱!

    近日 “卫生巾pH标准”的话题 引起广泛关注 当前卫生巾(护垫)的国家标准中 对于pH指标,规定为4.0~9.0 这与《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中 对于非直接接触皮肤的 C类纺织产品的pH要求相同 卫生巾(护垫)的国家标准中,对于pH指标,规定为4.0~9.0 这一标准引起诸多争议 卫生巾是否安全只看pH? 并不靠谱 很多网友在看到热搜话题时,纷纷表示…

    2024年12月4日
    10600
  • 体检发现“缺血灶”“腔梗灶”,是脑梗死吗?|世界卒中日

    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 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 时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已成为患者在体检或出现头晕、头痛时的常规检查。拿到影像报告,有些人看到“缺血灶”“腔梗灶”和“多发、散在梗死灶”等字样时,便如临大敌。事实上,“腔梗灶”“缺血灶”只是影像学上的表现,并不等同于脑梗死, 它们被统称为无症状性脑血管病,是头颅影像学上最常见的…

    2024年12月12日
    8000
  • 为什么有些动物是圆脸?猫头鹰为啥长了个“猫头”?

    猫科动物的圆脸看着短,但是要论长度很可能不算短脸。例如不少狮和虎的头骨长度都超过30厘米,甚至更大。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动物因为拥有类似人类婴儿的圆形头部、圆脸和大眼睛,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关注。 其中,猫科动物和鸮形目 (也就是猫头鹰) 是典型的例子 不过你有没有想到过 它们的圆形的头部是怎么来的? 猫头鹰为什么长了个“猫头”? 首先,猫科动物的圆脸看着短,…

    2024年12月28日
    4100
  • 这几类人容易患糖尿病,尽快预防

    糖尿病常被人们称为“甜蜜的杀手”,这是因为它作为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是其主要特征。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是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伴有胰岛素作用缺陷(即胰岛素抵抗)。 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会对身体多个系统造成损害,甚至导致心肌梗死、卒中、失明等严重后果。提高公众对糖尿病的了解,迫在眉睫。 糖尿病有哪些…

    2024年12月12日
    7200
  • 冬天多久洗一次澡最好?这些人,建议“懒”一点更健康

    冬天洗澡现状↓ 一拖再拖就是不想去 冲着热水一直不想出来 每天不洗就觉得浑身难受 三四天洗一次被吐槽“不爱干净” 洗澡水烫一点才舒服 身上“过一下”水就完事 冬天洗澡也是一门学问 洗澡的频率、水温、方式等 真的关乎健康! 首先,不爱洗澡和洗得太勤,都容易影响皮肤健康! 如果长时间不洗澡,不光身上有种“臭烘烘”的味道,还可能让皮肤角质大量堆积,堵塞毛孔,给细菌…

    2024年12月16日
    6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