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智能手表粘在高铁车窗上”,到底是为什么?

审核专家:周洪直 北京工业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高级实验师 硕士生导师

“别把智能手表粘在高铁车窗上”已经成为当下最火的“别吞灯泡事件”。虽然不少人以亲身经历告诫大家不要尝试,但架不住人们的好奇,还是陆续有人尝试验证,结果就是手表粘在车窗上,耗费不少工夫才能完好无损地取下。那么,为什么手表会被吸住呢?

图片来源:小红书

是因为“光胶现象”吗?

有网友指出,二者吸在一起是因为“光胶现象”。

光胶现象,是一种物理学现象。当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超过一定限度时,越光滑,则摩擦力反而会越大。

因为高度光滑的两个表面的分子会紧紧相邻,两者间距足够小时,两个表面之间不仅仅存在大气压力,两者表面的分子,还会由于电磁作用力(洛伦兹力)而相互吸引。

这时若再想分开两个物体,或使它们相互移动,都会很困难。这是因为两个物体接触面的许多分子相互吸引的合力比强力胶的粘结力还要大。

用来做显微镜或望远镜的光学镜片一般都要求特别光滑,科学家经常需要把两个不同倍数的镜片结合到一起。当镜片表面特别光滑、接触面足够大时,光学镜片相互接触后,就像中间接触面涂上了强力胶一样,紧紧贴在一起,难以把它们分开,就像成了一个镜片,故得名“光胶现象”。

后来,这个技术成为制作光学仪器的一道制作过程,称为“光胶”工艺,这道工艺过程,其实并没有用到任何实际的胶。

但是,智能手表由于经常佩戴使用,表面达不到可以吸附的镜面,高铁的玻璃也同样如此。二者表面的光滑程度很难达到“光胶现象”的标准。显然,智能表的吸附不是光胶现象。

因此,如果出现了吸附的情况,需要考虑是否贴了保护膜。

是因为手表贴的膜吗?

一些网友经过观察大家发布的帖子发现,能牢牢吸在玻璃上的,只有贴了水凝膜的手表,不贴膜的手表或者其他膜就没这个功力。

如今大部分戴表的人,都习惯给表盘贴膜,而水凝膜,则是不少人的首选。之所以会吸住且拿不下来,是不是水凝膜给粘住了?

水凝膜是以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为基材,与水凝胶相结合而成。它具备超强的延展性和回缩性,具有自修复功能,抗冲击、经久耐用、韧性更好,对尖锐物品碰撞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依托这样的特性,水凝膜和玻璃贴合的时候,可以排出间隔的空气,达到真空吸附的效果。

真空的含义是在给定的空间内低于一个大气压力的气体状态。人们通常把这种稀薄的气体状态称为真空。

真空状态下的气体压力低于一个大气压。因此,处于地球表面上的各种真空容器中,必将受到大气压力的作用,其压强差的大小由容器内外的压差值而定。

家中常用的真空挂钩便是利用了真空原理,不留痕,不伤墙面,适用于各种平滑表面。

如果你的手表也牢牢吸附在玻璃上取不下来,用力拽容易把表盘拽下来造成损坏。可以尝试左右旋转,或者找一根细线,来回“切割”,把手表“刮下来”。

总的来说,用智能手表贴近高铁玻璃,虽然是一次带有科学求知探索精神的试验,但还是非常不推荐大家尝试的~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4723.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4年12月16日 上午10:59
下一篇 2024年12月16日 上午10:59

相关推荐

  • 一颗被开除的“行星”:冥王星到底“招谁惹谁”啦?

    冥王星,作为首个被探测到的柯伊伯带天体,同时也是太阳系内已知的最大矮行星(按体积计),其质量位居第二。其运行轨道大多处于海王星之外,构成物质主要为岩石与冰,质量较轻,仅为月球质量的六分之一,体积为月球的三分之一。 1915年3月19日,美国科研人员利用巡天望远镜捕捉到了冥王星的模糊影像,但当时并未得到准确识别。直至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克莱德·汤博成功发现…

    2025年3月19日
    9700
  • 齁甜粘牙还糊嘴,这种“科技青团”到底谁在吃啊?

    又到了一年中青团上市的日子! 世界上的人大抵可以分为两种:爱吃青团的和不爱吃青团的。前者对青团的皮、馅儿、店家、品牌如数家珍,后者嗤之以鼻,“买过买过,就是一盒齁甜团子,腻到喉咙失水”。 青团爱好者惊呼:这不是真青团!这是“科技青团”!当然非常难吃! 图丨小红书 看了看社交媒体,网友们说的“科技青团”,大概是工厂生产、常温储存、保质期较长(专门用来骗北方人)…

    2025年4月9日
    5700
  • 超市买到的口蘑并非蒙古口蘑,真正的蒙古口蘑快被人类采灭绝了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饶固(南京师范大学)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汪曾祺是中国当代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在他笔下描绘过许多美食,其中,口蘑是他笔下着墨颇多的一种食材。汪曾祺在作品《菌小谱》中提到口蘑种类繁多,有黑蘑、白蘑、鸡腿子、青腿子等等,对白蘑的赞美之词尤多。 汪曾祺曾在张家口生活过四年,这个地方位于河北省北部,地处河北省向内蒙古过渡地带,拥有大片的草原…

    2025年4月29日
    900
  • 这些白色的石头,能“复刻”传说中“隐身法”?

    如果能隐身,你会做什么呢? 网上曾经流传过一个在紧急情况下真实可行的隐身术:取天然方解石,一定要天然的,因为它吸收了千百年天地灵气。选择丁日沐浴更衣,火烧方解石至白色粉末,用细网筛过,保持干燥并保存备用。在被人追赶的紧急时刻,逆风跑动以吸取天地灵气,然后转身面向追赶之人,口中默念“急急如律令,隐身汝不见!”,待追赶之人近身,将白色粉末洒向其面即可瞬间隐身。若…

    2025年2月20日
    14100
  • 百名“智愿者”上岗了!人形机器人成了会务“扛把子”?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于3月27日正式拉开了帷幕。 今年的中关村论坛年会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共设置了论坛会议、技术交易、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等5大板块、128场活动,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会嘉宾将共议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全球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新启示。 本届论坛年会围绕AI大模型、具身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医药、6G、…

    2025年3月28日
    54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