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星的羽翼为何若隐若现?土星环的两次“消失”之谜!

在今年3月24日,土星环曾从地球视角中“消失”。而没过多久,在5月7日,土星环再度“消失”。这接连两次消失是由什么导致的?光彩绚丽却变幻莫测的土星环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PART.01土星环

横看遮天蔽日,侧看薄如蝉翼

土星环由无数大小不一的碎块和颗粒组成,其主要成分是冰晶,此外也有一些岩石与尘埃。这些颗粒有的直径数米,有的则仅微米大小因此细不可见,它们充满间隙地散布在土星的赤道平面上。

由冰晶所组成的无数碎块在阳光下能反射出绚丽的色彩,较高的反射率使得土星环在望远镜下能清晰地为人所见。

但尽管如此,我们依然无法用肉眼观察土星环;甚至在伽利略最早用自制的望远镜发现土星环的存在时,他也未能分辨出其独特的环带形状,而是将它当作土星周围的“耳朵”或“手柄”,当成了两颗卫星。

土星环非常之宽,从内侧的D环到外侧的A环之间的距离约有7万到14万公里,这一宽度足以摆放十几个地球。

如果将土星环外部更为稀薄的环也算入其中,那么星环的整体宽度能达到30万公里以上,约为土星直径的2.5倍或地球直径的24倍。

但与此同时,土星环的厚度却仅为10米到100米。其宽度与厚度的比例如此悬殊,有着百万甚至千万倍的差距——要知道,一张A4纸的宽度也不过是纸张厚度的两千倍。因此,即使用“薄如蝉翼”这种词语,也无法形容土星环表面的宽阔与边缘的纤薄。

PART.02土星角度的变化

与土星环“消失”之谜

01土星环倾斜角的周期性变化

土星环呈现出了诡秘的形状与绚丽的色彩,但我们作为观察者始终立足于地球之上。地球与土星这两颗行星围绕着太阳旋转,前者公转周期为一年,而后者公转周期为29.46年。两者如同永不停歇的华尔兹舞者,始终变幻着其位置和距离。

与地球的黄赤交角类似,土星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之间也存在约为27度的夹角,因此土星并不会始终以同一角度朝向地球,土星环的倾斜角度会随着土星的公转,以约30年为一个周期不断起伏,其变化幅度约为50多度。

与此同时,地球的公转也会导致我们看向土星环的角度发生变化,让土星环倾斜角随着地球的公转周期发生小幅度的起伏。

土星光环对地球的倾斜角度随时间的变化

02

每15年一次,土星环定期“消失”?

当土星的赤道面与地球的视线完全平行,亦即土星环相对于地球的倾斜角变化到0度时,我们在地球上使用望远镜看到的土星环就会变得不易看到,甚至完全消失。

但这一“消失”不是真正的消失,如我们刚才所说,土星环的厚度远远低于其宽度,当我们从侧面观察这种薄如蝉翼的结构,土星环看起来就像是消失不见了,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孤零零的土星。

这种土星环“消失”现象大约每13到15年就会发生一次。上一次“消失”正是发生在今年的3月24日,再上一次则发生在2009年9月4日。

摄影师Alan Friedman在2004-2009年间拍摄的土星照片,记录了土星光环在2009年的“消失”。图源:APOD

根据这一周期性规律,我们可以预知下一次土星环“消失”将发生于2038到2039年。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地球公转所导致的土星环倾斜角小幅度波动,这种“倾斜角减小为零”的现象将在2039年前后反复发生三次,届时我们将在六个月内连续三次目睹土星环的“消失”。

其实土星环的“消失”并非一件坏事。这一明亮光环的消失将为科学家们提供绝佳的观测时机,对土星状况及其周围的卫星分布开展研究。

土星环平面穿越常常被比喻为从侧面观察一张平坦的纸张。 美国宇航局

03

太阳照射角度导致土星环“消失”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土星环还可能在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变得不可见。

例如,当太阳直射土星赤道时,能被光线照亮的就只有土星环薄薄的一层边缘,而土星环广阔的表面因为缺少太阳光的照射而变暗,看起来就像是消失了一样。

土星环于5月7日的那次“消失”,正是由这一原因所导致的。

PART.03土星环会真正消失吗?

土星所处的宇宙环境危险而复杂,与之相比,土星环这一松散、疏离而又纤薄的结构看起来显得格外脆弱。那么,土星环真的能一直存在下去吗?这一奇异和美丽的光环是否会在某一时刻骤然消失?土星是否会失去这一圈光彩的羽翼,只剩下孤零零的球体?

其实,科学家们对于这一问题早就有了研究。在土星磁场的作用之下,土星环的粒子会不断地坠入土星大气层,形成“环雨”,许多探测器的探测结果都表明了“环雨”现象的实际存在。

根据詹姆斯·奥多诺霍(James O'Donoghue)的研究,土星高纬度地区的“环雨”每半小时就能从土星环中抽取走相当于一个游泳池的水量。这意味着土星环的寿命可能不足1亿年。

因此,土星环可能并不是随着土星的出现而一同产生的,它们或许是后来才聚集形成的附属物,因为这一脆弱的结构很难伴随着土星的出现持续存在45亿年之久,相比于土星漫长的生命周期而言,土星环的存在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换句话说,人类足够幸运,出现在了有土星环存在的时刻里,这才没有与它的美丽擦肩而过。

作者:蝌蚪君

审核:刘颖 李培元

审核专家:刘勇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中国航天科普大使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5489.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17日 上午10:02
下一篇 2025年5月17日 上午10:03

相关推荐

  • 孕妇吃鹅蛋可以预防宝宝黄疸,是真的吗?

    流言“孕妇吃鹅蛋能预防新生儿黄疸” 生活中,经常听到一些长辈对刚刚怀孕的妈妈称:怀孕期间,一定要吃鹅蛋,可以祛除胎毒,将来宝宝出生就不容易得黄疸。 流言分析 这种说法并不科学。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婴儿体内胆红素代谢不完善引起的,与孕妇饮食关系不大。鹅蛋虽然营养丰富,但并不能影响胎儿的胆红素水平。预防黄疸的关键在于科学喂养和及时就医,而非依赖某种食物。 孕妇吃鹅…

    2025年3月14日
    18200
  • 天呐!没点航海知识真看不懂《海尔兄弟》

    🚢 《海尔兄弟》高清重置版全网上线 是谁的童年DNA在疯狂跳动? 小时候光看俩兄弟冒险 长大了才发现 动画里面藏着超级硬核的航海知识 而这些“隐藏彩蛋” 都能在中国航海博物馆找到解答 🌊 今天起 中国航海博物馆 将利用馆藏文物和航海科普 为粉丝们献上《海尔兄弟》“深度带看”服务 海上有飓风,雷欧! 动画的开篇,我们的小主人公克鲁德就遇到了“海上飓风”。 说到…

    2025年4月6日
    7200
  • 大众要投资建设覆盖全美的充电站网络,特斯拉也没闲着

    这是传统车企与新兴车企在充电设施上的对决。

    2017年4月17日
    51832
  • 买翡翠必看!听声辨色看光泽,专家教你避雷玉石“陷阱”→

    翡翠,被誉为“玉石之王”,因其温润的质地、绚丽的色彩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备受追捧。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激增,假翡翠层出不穷,染色、注胶、合成等手段让消费者防不胜防。掌握科学的鉴别方法,不仅能避免经济损失,更是对自然瑰宝的尊重。我们邀请到了浙江省地矿科技有限公司下属浙江省珠宝玉石首饰鉴定中心的专家,从外观特征、物理性质到专业检测,系统介绍翡翠真伪的鉴别技巧! 听·…

    2025年5月9日
    2600
  • 最新研究发现“砂糖橘不能再吃了”?真相……

    流言:“‘最新研究发现:砂糖橘不能吃了’” 今天微博一条关于“砂糖橘真的不能再吃了”的消息“炸”了,消息称,《自然》上有研究表明:果糖会促进肿瘤生长,而砂糖橘中含有大量果糖;并且现在种植的砂糖橘是打了脱酸剂增甜,这种物质是含有重金属的致毒性物质。这条消息发出后广泛传播,并引起了不少人对沙糖橘的恐慌。 流言分析:这种说法完全站不住脚。 首先,消息中提到的论文确…

    2024年12月26日
    20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